跑到《知乎》上,你可以见到不同的探索问题,诸如“美国是对和平和稳定的国际关系的威胁吗?为什么?”,这类的问题在美国也问,也许你觉得这都很正常,但两者间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在美国你可以问“美国是对和平和稳定的国际关系的威胁吗”,在中国你是不能问“中国是对和平和稳定的国际关系的威胁吗”的,充斥中国的,是诸如“厉害了中国”的无知“正能量”。
这是基本的言论自由。同样,西方媒体能,也监视、质问政府的政策和行为,但中国媒体基本没有自己的声音,不久前美国就中美贸易战升级,几天之内中国媒体连一句话都不敢说。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西方媒体怀疑、反政府的声音不多,而中国媒体对(适度)廉政、环保、健康、安居之类的问题还是能问的,这方面数量不少。
自由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所以要求西方既然自由就得绝对自由,有点过分,所以自由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思想观念总是由少数人占领、控制的,不会代表所有人的利益,什么时候代表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也是个历史过程,一般来说,近代西方代表多数人(就是过半)的利益是多数(时间过半)。
即使中国这般专制,说所有政府在大多数时候都不代表大部分人的利益也属极端,因为不是所有人觉得当了皇帝自己利益才被代表了,不过,这不是今天的话题。
自由如果是好,那就得有所体现,最关键的,莫过于提高生活水平,对此,西方的成就是公认的,很辉煌。提高生活水平依赖于很多因素,其中一个是提高效率。
效率本来是一个因素,但在今天社会的运作像是成了最温和却无处不用的衡量尺度,有时你忙了半天没结果,也怪自己没效率。当然效率还有一个好处,在其他一切变化都会遇到抵触的时候,说提高效率让人难以推辞。在哈佛商学院之类的精英治国阵营你听到的,也是如何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是件好事,但有时只做一种好事,不停地做,后果难以预料,打个比方,基因工程时代的物种改良,打了针的进化,谁也不知道后果如何。此类难以预料的进化,在媒体自由演化的又是一个例子。
西方的媒体从君主专制下挣脱出来,获得相当的自由权,但这自由既不是绝对的,也是乱哄哄的,美国没有欧洲的包袱,但也是乱哄哄,不过西方不乏几个为真相抱不平的作家记者,时间长了,还真的越来越好,了不起。过去近百年的发展,媒体已经从寻求事实演变到专业职位,大家作家记者既是报道社会现实,也是上班过日子,能为他人的喜乐忧愁分心,是好事,否则,写几个字,把稿子交上去回家,也不差。
西方媒体今天还是令人赞赏,不过其媒体的性质还是大家想象的媒体吗?媒体的演变,还保持着媒体寻求真相的初次动机吗?
大家大概听说了近日“我怀孕了”八卦,也许觉得好笑,也许摇头,不过你仔细想想,那是因为世界已经变了。
(点击放大)
现在全世界的媒体,如果不是工具(如中国),就是企业。
这是个难题,也许是个死结,媒体人也是人,也要活,一百年提高效率,媒体成了企业,企业既要媒体,也要利润,结果,“自由媒体人”死了。
估计你不知道采访的人物和平台,主持人Chris Hedges是个极左的记者、作家,左到主流排挤他,他只好跑到“RT”台开个节目,你得不时关注阴谋论才会知道“RT”台是俄国政府在美国的电视台,里面大多是美国发牢骚的不同政见者,整天骂美国,应当说这只有在美国这么自由的国家才可能,中国俄国是不会允许美国政府在自己国家开个电视台的。被采访的是《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大牌记者塔依笔(Matt Taibbi )。
《滚石》虽然也算主流,塔依笔在《滚石》也过得滋润,但主流媒体鲜有搭理他的,因为他常常有深度调查报道,谁都骂,比如他一直大骂民主党拿着通俄门不放,是抓巫婆(witch hunt),这次采访是关于塔依笔的近作Hate Inc.: Why Today's Media Makes Us Despise One Another。
媒体成了企业,媒体人成了行业,不是报道,而是推销。不仅仅推销生活娱乐,还推销思维观念,对现实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态度;不是推销观念态度,而是推销消费者想要的观念态度。事实和责任已经见不到了,不需要通篇读整本书,只需看看下面的节选。
《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16 Years Later, How the Press That Sold the Iraq War Got Away With It
西方媒体现在演变成两个界面,主流媒体是娱乐,大众媒体是吵架。
结果是什么?思考的停滞。阿伦特说“万罪源于懒于思考”,懒惰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全世界的问题。懒惰不是真的懒惰,大家干活拼命得很,而是在面对艰难的选择士,选了容易的。舒适的生活,随风逐浪,远远比找麻烦容易;不加思考地嚷嚷,远比静静地思考容易,这就是我不久前说的没有自由和放弃自由。
如果你觉得企业媒体很阴,是阴(通俄门为何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美国已经开始寡头媒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