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从九里到南太平洋,终于停止流浪,栖息于白云的故乡Auckland, 小孩的故乡由此确定。边走边唱,不想遗忘,或被遗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微信我只喜欢朋友圈。
 
说起用微信,也就是2015年的事。刚开始学用只因被笑话落伍守旧,确也是这家伙太好使唤,功能齐全。犹记得刚安装微信时,一下子把那么多陈年往事和亲朋好友老同学拉到自己跟前聊天时的喜悦。特别是初中的那帮同学为此放下日常事务,大家站着躺着趴着聊了一下午。也害得我大学的同学默默无闻地爬了不少楼梯,就因为我那时还不习惯中文打字,尽用语音贪图方便了。不曾想现在的我也知道惯用语音原来这是一种时尚的不礼貌。渐渐地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微信开始烦人,而且没完没了,简直人没有清静的时刻。大浪淘沙现在就剩下喜欢朋友圈了。
 
朋友本来就是个闹心但不可以没有的东西。它不是家人,不是同学战友同事,更不是和你有利益关系的人。它是由两个月写成,彼此方向要一致,大小还差不多但相互的距离和分寸又要把握适度,否则就会变成一个比字的两把刀。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如何布局拿捏这朋和比两个字里相同笔画忒显你的审美和书法功力。要和谐相依相靠但不可以拥挤,更不能看起来是一个样,但貌合神离的。朋友圈就是这样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把大家伙一起圈在一个无形的共享的电子空间里。也许一生就才一次联系大家就可以难舍难分,更何况身边不离不弃的那一帮。相反的,如果你愿意,就算你身边最近的人你都可以主动地把他或她或它(女儿告诉我,现在是9102, 不要有性别歧视,学会尊重第三性和什么都不性)就地隔离,屏蔽在你的朋友圈外。坦白地讲,我也就刚学会如何设置不去接收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衰竭的专业广告而已,其余的照单全收。宣传告示偶尔一试倒也无妨,人都会时不时的需要利用朋友一下的,否则真是那么顶针要求人人都高山流水谐知音,最后只能摔了琴去独居,靠喝西北风来过日子了。难道就因为我昨天朋友圈里破天荒发了回商业广告引来这般唠叨?
 
我喜欢朋友圈,之所以我的朋友圈基本上来者不拒,因为我时刻提醒自己我还没有卑微到一定要排斥那帮高尚的朋友。注意,我的朋友概念已经介绍过,好像有点酒肉穿肠,主义自留的味道。严格地讲,我没有朋友,因为我不好交际,喜欢独居。轻松地说,我的朋友又遍天下,因为我没有成见,能聊几句就很高兴,如坦荡交流一下,可遇而不可求了。常常叫自家闺女尴尬,当我总是主动和身边的人说几句,笑一笑,无论在饭店还是机场一切随缘。她们可能受的是英式教育,要carry weight,不知姓名没有中人绍介不可以率先开口。而我觉得如果你真的错过在佛前祈祷五百年才得一遇的机缘是对我佛慈悲的大大冒犯。receiving is part of giving。圣经叫我们给予,殊不知接受还真是给予的一部分甚至是给予的集大成。如果没人接受你的好意,你还给个什么东东。不知这么一讲,女儿们能否接受。我就曾泰然自若地接受过一个路人的慷慨解囊。其实不是路人,那天我带仨娃在mall 里打发时间,那时的小孩真小真可爱。一个年轻人微笑着跑到我跟前,腼腆地说他今天想捐献20刀给我小孩。刚开始,我觉得没准备。微笑回答,谢谢但我不需要。心里还得意洋洋,我自己一年交的税可以养活你们仨。不曾想,这小伙不依不挠又回过头来赶上我跟我说,他今天就特想捐赠,如果我能够接受他将十分高兴云云。再拒绝就是别扭,我替小孩收下后显然皆大欢喜,一转身。。。对不起我没有捐出这20刀,而是用它替小孩买了一本宠物猫的书。这本书现在在老大的书架上,但这小伙子没有在我的朋友圈,因为他不用俺中国人的微信。现在我会把他的故事放在朋友圈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回到朋友的话题,有人说朋友就是你来我往互相麻烦出来的。这样讲有些宽宏大量,但确实是这样一来一往形成的,简单地像微信里信息的上传和接收就是这么一个过程。面对莫名其妙的大量涌现的信息你不需要觉得麻烦,因为你可以自由选择任意应对。喜欢的人自然而然定不怕什么麻烦的。如此说来,微信还真的现代化地概念了朋友的新含义。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平时太专注太繁忙,微信的朋友圈成了我辛劳后伸懒腰的地方(阿城的话),也是我下雨天里像蝴蝶一样躲着别人自己独自天马行空,尽情地回忆过去,品味现在也或梦想未来的安身角落。人不可能整天在一边唱歌一边飞翔,听说那是一种外国的荆棘鸟从起飞直到终老,是我在澳洲读新西兰移民的一本同名小说了解的。中国可能过去谓之子规啼血,现在流行的干脆代号996C I U。
 
我真心喜欢朋友圈,这里大家自由地发和收,自由地点赞评论。因为是朋友的圈子,所以都很正能量,不高大上的玩意不敢去发。不像其它社交平台,freedom of speech 被 hate speech搅浑,良币为劣币驱逐,尤其在美国,稍有不慎就是一场口沫横飞。大家都知道美国枪支泛滥,但我认为他们的言论有时需要规范,我们的小总理正在给他们上着这一课。中国是另外一个极端,莫谈国事,兄弟经常和我叮嘱。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天朋友圈都较清闲些?还是都和我一样地忙?中美真的有好多是可以互相学习的,关于言论自由和刀械管理。也希望他们贸易谈判成功,终究没有到摊牌的时候,虽然撕破脸皮,知道尿不到一壶,但还是要暂时共同相处和依存的。更希望朋友圈永远存在,微信账号能万古长青的。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有书名叫乱谈/弹及其它。。。也就是过去的朋友圈文字累积,下雨天蝴蝶一人呆在角落里的精神漫游。今天的文字全是从工作状态切换到脑筋放松,借此伸个懒腰。行云流水,漫无目的,或美其名曰笔随心转吧。
 
顺便建议大家看一下上海女人张喻为制片人的电影鲁迅。其中有他与常州瞿秋白的交往,算是忘年交的朋友吧,可惜二人都生不逢时。有机会一定研究下瞿秋白的自白书,听听他的肺腑之言。我喜欢真话和实在的东西。
九鲤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aoji' 的评论 : 是,一定要有控制。如何细分,真的很难说,就像以前的心里游戏叫你一个个去除你可以舍弃的身边的人和亲朋好友。。。酒肉穿肠过,主义自己留。所以我不分,朋友就是个概念遍天下。但我知道别人都有区别对待的。无妨,谢谢你阅读和讨论。
xiaoji 发表评论于
问题是怎么定义朋友圈和熟人圈。我觉得微信圈太花时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