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的真實面貌與影響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天是五四一百周年,我想在此回顧一下,五四的真實面貌,為五四運動做個紀念。

臺灣人都把五四與《新文化運動》,尤其與所謂的“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做連結。事實上,五四運動不是《新文化運動》,與德先生、賽先生也沒有直接的關聯。

所謂的“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名詞,是由陳獨秀於1915年,在他主編的《新青年》雜誌上所倡議的。《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胡適,於1917年初,由美返國任北大教授,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倡議使用“白話文”。這是《新文化運動》濫觴。

五四運動爆發於1919年,距離陳獨秀首倡德先生賽先生,有四年;距離胡適首倡“文學改良“也有兩年了。

五四不是《新文化運動》,五四是一場極爲激烈的愛國運動與政治運動,五四運動,直接而巨大的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發展。

 

1. 五四運動的爆發

五四的導火綫,是基於一戰結束之後 “巴黎和會” 的一個決議,形同對中國的“羞辱”。一開始,國人對於巴黎和會寄以厚望。一方面是在一戰期間,中國對德宣戰,屬於戰勝國的陣營;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威爾遜,也是和會的主導人,一向倡議“受壓迫國家獲得主權和確保一個公正的和平”。

結果巴黎和會決議把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移交給日本,而不是歸還中國。北京政府在列强的壓力之下,已經準備在“巴黎和會“的《凡爾賽合約》上簽字同意。甚至傳聞,駐日公使章宗祥,對此決議表示《欣然同意》(注:真實性待考)。

消息闖到國内,引起軒然大波,在1919年的五月四日,北京學生大舉上街遊行,闖進 “賣國賊“ 曹汝霖家中,抓住了章宗祥,痛打一通,燒了曹汝霖的家,這是所謂的《火燒趙家樓》事件,全國人心大快。

當時學生遊行的口號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簽字》、以及 《寧肯玉碎,勿為瓦全》 等等。

北京學生遊行示威,很快的帶動全國遍地的遊行示威,呼應北京學生的訴求。示威的群衆組織,也擴散到各種各樣的工商、人民與反政府團體。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學生帶動的全國性、全面性的示威運動。

五四運動的直接後果,是北洋政府在各方面的壓力之下,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並且撤銷了 “三大賣國賊”  曹汝霖、章宗祥與陸宗輿的職務。五四運動的後續影響力,更爲深遠。

簡單來説,五四運動絕對不是《新文化運動》,也不是《德先生賽先生》運動。五四運動是愛國運動,是政治運動。

2. 五四運動的影響

五四運動的巨大影響力,可以從四方面來分析。

 

第一, 五四運動造成全國民衆的覺醒,大量的民衆,開始關懷中國的救亡圖存之道。各地的刊物雜誌,風起雲湧,都是在探討中國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第二,在五四之前,一般知識分子,對於美西歐列强,乃至於日本,都是有期望的。期望國際社會有公理,有正義。在巴黎和會中,西方列强公然把中國主權,轉渡給日本,打破了中國對於這些國家的期望。中國知識份子認識到,不論這些國家如何喊口號,在本質上,其實只有利益交換,沒有所謂的公理正義可言。

 

第三,俄國逐漸成爲典範。俄國十月革命成功之後,列寧的蘇俄政府在1919年7月25日,發表了《第一次對華宣言》。提出要廢除俄國與中國之前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在當時的西方列强中,俄國是對中國唯一友好的國家。

俄國革命的成功,加上俄國對於中國的友好態度,造成了中國的一批知識分子,對於俄國的仰慕心理。於是開始積極研究俄國革命成功之道,以及馬列主義。

國民政府的國父孫中山在五四之後,就發表聲明說 “中國革命,當以俄國爲師”,他還説“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

1925年孫中山逝世前,留下了一份致 “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the Central Executive Committee of USSR)的遺囑,孫中山在遺囑中説《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

換句話説,孫中山在五四之後,已經把俄國(不是美國,不是日本),當成中國最好的《良友與盟國》。

 

第四,五四運動的很多骨幹份子,優秀青年,選擇了信奉共產主義。著名的有北京學生代表張國燾、鄧中夏,聞一多,瞿秋白;天津學生代表周恩來,鄧穎超,張太雷;南京有張聞天;武漢有陳潭秋等。從這份名單,就可以知道,五四運動與共產黨的骨幹成員之間的淵源有多深。

五四運動爆發時,毛澤東人在湖南長沙,組織學生成立新的湖南學生聯合會,發動學生總罷課以響應北京運動。1919年7月,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     

 五四運動之後,北大著名教授李大釗,陳獨秀醞釀組建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二年之後的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與嘉興成立。第一届的全國代表大會的參與者,大都是五四運動的活躍分子,或是有關人士,譬如包惠僧就是代表廣州的陳獨秀與會。

我們可以這樣説,五四運動催生了中國共產黨。

 

3. 結論

五四運動喚起了全國民衆,對於國家前途的熱情關懷。沒有五四運動喚起民衆的愛國心,就不會有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成功;更不會有後來的《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全民抗戰。

同時,五四運動昭示中國民衆對於歐美日的失望,而把目光投向了剛剛革命成功的蘇俄,掀起了熱血青年研究馬列思想,與蘇俄革命成功經驗的熱潮。這股熱潮,直接導致了二年之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這種親近俄國,疏離歐美日的心態,自五四以來,一直延續至今。

簡單來説,五四運動是全民準備抗戰的前奏。而且,因爲有了五四,才有了中國共產黨,因爲有了中國共產黨,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國”。

五四運動,絕對不是 “德先生” 與 “賽先生”,或是 “新文化”與“舊文化”的爭議;五四運動的重要性,在於五四運動主導了中國現代史的變遷與格局。

 

P.S.

兩蔣主政的國民黨政府,一直避諱談論中國共產黨興起的過程,以及孫中山思想親蘇的歷史事實。自1949年以來,兩將控制臺灣的思想教育,把五四塑造成爲“德先生”與“賽先生”,以及“新文化運動”的延申。因此,絕大多數臺灣人,對於五四真實面貌的理解,都是朦朦朧朧,稀里糊塗。

更有趣的是,國民黨政府把五四定爲《文藝節》。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影響了中國現代史的走向,在臺灣竟然成了個軟趴趴的《文藝節》,也是為識者所笑了。

 

薛中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resto' 的评论 : 我是臺灣出生,臺灣長大,在美國與北京生活工作多年。我其實不太清楚 “國内的官方論點”,我與國内官方也毫無淵源。我只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身份,根據所知道的史料,加以梳理其中脈絡,思考因果邏輯,發表自己的看法而已。
薛中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锦川' 的评论 : 基本上都是在尋求救亡圖存之道,從政治、文化、習俗各方面,追求除舊佈新,自立自强之道。但是五四運動的根本驅動力,是愛國心,是政治性質;而五四的最大影響,也是在政治層面。
presto 发表评论于
你这个和国内官方的论点一摸一样。what’s the truth?
锦川 发表评论于
“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指的是相近时期内一系列的活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