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位于江西省中部,抚州以南43公里。这个地方文化渊源流长,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
七十年代,十位十六七岁的上海中学生来到这里插队落户。与他们同一列火车来到这里的有上千名上海知青。崇仁,从此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四十多年后,七位当年的队友相约重返故地,虽然都巳年过花甲,一头白发。他们依然执着地沿着人生中的这段轨迹,寻找昔日的芳华,心中的罗加。筹划多年,今日如愿。
微风中一阵阵泪眼模糊,青春的记忆象潮水,一浪浪起起伏伏。
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是当年石庄村部分知青与带队干部在屋前的合影。
40多年过去了,终于又回来了,这个在梦里常常来游弋的地方。
大家一下车,直奔自己当年的住地。知青的故居早已拆了,旧址上盖了民居。大家环视周围,这里曾经留下过我们的足迹,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芳华。
乡亲邻里们如今已是古稀,却依然能准确地辨认出我们中的每个人。直呼当年小字辈的称谓,令人瞬间返回那个时代。
一条青石板路,崎岖婉延,通向村里的老井。想想当年一根扁担两头弯,挑着百把斤的两桶水,往返三次把水缸装满。无论严冬盛夏,都喜欢拿起水勺畅饮一番。有时忍不住饮水思源。这是人生的驿站,平凡无奇,却给青年们注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永生难忘。。
可还记得村里的这口井,记忆中它离水塘太近,那水有时清口甘甜,有时带有土气鱼腥。
刚来时,少男少女喜欢在井边洗衣服。吹吹口琴,拌拌小嘴。聊聊南江村的妇女,胸怀遥远的阿尔巴尼亚。摘一朵荷花,一品清清的暗香。发一阵小呆,会一会远方的朋友,花季与春梦,瞳憬与遐想。欢声笑语,情窦初开。
老乡们都说村子里来了五双靓男女,刚好够数配对。。。
那时没有微信,同学们常在油灯下给家人和朋友写信倾吐心声,昏暗的火苗在跳跃,思想的火花忽明忽暗。日月如梭,笔调从激昂到暗淡,理想渐渐成了泡影。没了口琴,还有年复一年如约而至的荷花。
如今村里已建成了自动水泵和供水系统。水已进入家家户户。
与老乡们相见,旧颜依稀可辨,握手相拥,热情地称呼问候,追忆青春的倩影,述说着往日的趣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场景,仿佛穿越时空一一再现。
当年同村的铁姑娘姐妹花,青年突击队的红旗手,都远嫁他村多年。她们闻讯特地从十几里外赶来,一双双长满老茧依然有力的双手,再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
看着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同学们回想到当年这个季节应该都在田里拄着拐棍耘禾,被蚂蟥叮咬的滋味还记忆犹新,有些同学的水土不服,浑身发水泡。
老乡告诉我们,现在都不需要耘禾了,都使用除草剂了。
我忽然想起来江西的一路上,看到许多农田五月底依然没种庄稼,有的荒着,便问老乡为什么?
原来国家免征农业税,对农业实行补贴,许多农田只种一季稻,产量极高。可种稻投入的成本往往高于收获,不如进城打工。农民没有了种稻的热情,一些农田外包,也有一些荒芜。粮食也不再统购统销,农民不必担心没有粮食,自己不种可以花钱买。
很少人养猪养牛,因为无法与大规模养殖场竞争。除了进城打工,部分的农户转为种菜或种瓜种果,种得好的一户年收入也有近十万。听到农民也在抱怨,现在的猪肉再也没有以前的味道了。
还记得以前,村里猪牛是放养的,光脚走路一不小心就会踩到雷。满街都能看到闲庭信步肥头大耳的黑白金刚,如今不见了踪影。一打听,这里的人们也开始注意环境卫生,家禽家畜都去了饲养场。以前这里的苍蝇蚊子乌央乌央的,老鼠满屋乱窜,现在也不多见了。
我与吴书记一起来到当年工作过的大队部。那时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运动多会多,成天东奔西跑,抓生产抓进度,深入村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吴书记与我早在生产队就是工作伙伴,又先后调到大队,工作配合十分默契。那时我热衷学开拖拉机,找机会先跟车学耙田,在水田里来回跑。然后顶班作业,24小时不停机,成了一名临时替补驾驶员......
大队部现已易地,原址上盖了村卫生所,门口的池塘也已填平。大家在一起怀念离去的老领导,一起见证了这几十年的天翻地复。岁月匆匆,人生如梦,憣然醒来,已是盛世人间。
我们一起走访虎毛山水库。在这里,当年老乡与知青们一起挑土筑坝兴修水利,劳动竞赛的锣鼓此起彼伏,大喇叭里战歌嘹亮,红旗插满山岗。此处留下过我们青春的汗水。
如今这里已建设成一个风景区,台湾老板投资在这里建了个度假村。山清水绿,蛙鸣蝉咏,花红柳绿,景色怡然。这是休闲胜地,令人留涟忘返。
大队吴书记夫妇亲自招待了来访的客人们。半年前得知知青们将回访故地,感到久别的亲人将会光临,高兴得数夜难眠,早早的做了准备。
一桌丰盛的江西土菜,山珍野味,少辣少盐,照顾老知青的口味。小鱼干,小炒肉,独特的味觉勾起大家记忆中久违的念想。当年双抢农忙,头顶烈日,干活时间长,体力消耗大,身上都会晒脱几层皮。知青会到老乡家搭伙,一家人五六口,多加一付碗筷,菜不多饭管饱,纯朴善良的老乡把我们当成自家的孩子,家人的感觉从此生根。
现在,厨房里不再黑烟缭绕,家家用上液化汽,再也不用为砍柴发愁了。
吴书记在大队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跟我们深谈了这几十年来农村的变迁,他说,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对城里的工人来说,确实经受了改制下岗的磨难。而对我们村的农民来说,这改革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从贫穷走向初步富裕,村里绝大部分的农民已经脱贫,小康社会已经初步形成。
说到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看法,他说,将心比心,哪一位父母都不愿意将自己未成年的子女送到千里以外,去吃这番苦。国家既然这样安排,我们有责任将知青安排照顾好。况且你们知青班的十位同学,都是一些听话的好伢子,从来没做过出格的事情。。。
还记得当年有位老乡跟我们说,我们没读过什么书。拿啥子对你们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呢?不过,你们来这里与我们一起种地,真正知道了我们做农民有多苦了吧?!
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次回村,听说他的孩子现在广东打拼,开厂办实业,身家过亿。听说这还不是个例。我想了好久,看来改变命运,往往靠机遇。
老队长吴勤孙,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插秧高手,他的绝活是不用拉绳六行秧插得横平竖直,百尺偏差小得令人难以置信。如今已八十多岁,还能种菜干活,听说知青们要来,即兴挥毫,工工整整书写了欢迎词,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有位同学说:"其实这张照片最珍贵!表达了村民们淳朴真挚的情感。那个谁讲得好:虽然我们都是响应了一个所谓的伟大号召来到了农村,其实是为国家分担了困难!由此,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群体有了缘分!当年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头老太!但是,五十年历历在目,五十年情谊永存!岁月易逝,一切不言在心中!"
我们在村子里转了一圈,80年代造的房子,已经显得破旧,当年缺乏规划,只能在自己宅地上建房,见缝插针,寸土必争。建了新房,废弃的老房却不拆,等着拿拆迁费。因此显得非常凌乱。最近这十多年,乡里重视了规划,新造的房子都是建在农田里,山坡上。经过规划,建筑显得比较整齐,美观。新房都是三四百平米的四层楼房,留有前院后院道路停车位。如今的农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赚到十来二十万就可以动手在家乡分到的宅基地上造房子,这些人基本上不在家住,有的内部还是毛坯。
有一位在家乡专做建筑的年轻人告诉我,在村里建房,一般人工钱大约花六七万,材料费大约 25万,装修费用就因人而异了。
年青人外出打工,融入了域里人的生活,村里的男女青年打扮入时,少妇们戴着墨镜化着淡妆,穿着流行的连衣裙,丝袜高跟鞋,骑着电动车,一前一后两个娃。生活方式几乎完全城市化。有近半数家庭拥有私家车,令人惊喜万分。
这些四五层楼的独立新居,与浙赣高铁沿线的民房十分相似。似乎告诉人们,这里的乡亲们赶上了农村高速发展的快车。
聊起乡民的收入,他们告诉我,由于这个村子近县城,政府经常来征地,农民的征地收入足以让他们衣食无忧了。而年轻人的收入多半还是靠在外做生意打工。
乡领导对知青的来访十分重视,专门腾出时间安排与大家会面,向大家介绍了乡里近年来的发展和规划,并诚请大家常来看看,感谢大家多年前为乡里的建设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来自海外的同学们,对乡政府办公楼十分赞叹,真是太有气派了。
真是难以想象,乡村建设发展得这样好。
我忽然想起粉碎四人帮后在县里文化馆参加过一个美术创作学习班,构思绘制过新时代农村蓝图。八字头上一口塘,新居排在山坡上。。。如今一切都成了现实,还远超出当年的想象。
大家还在书记带领下参观了附近的华山寺。华山寺相传是当年明末宰相吴道南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他出生在这个村子里。随后参观了乡敬老院,一幢四层楼的建筑,整洁干净,设备齐全,想不到乡的敬老院条件这么好。
同学们还应邀出席了老乡在县城"土菜皇"餐馆安排的晚餐,那里用电子屏幕打出了欢迎石庄知青的横幅。
左一是这次知青接待工作的热心人,原生产队副队长吴明生的儿子吴忠诚。
吳忠诚现在是县格力电器的总代理。他还记得我们其中的几位知青,那时他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们双抢割稻,他们跟在我们后面捡稻穗。
这次他受村委会委托,特别安排了三部小车接送,我们的行程他全程陪同,并盛宴招待我们,非常热情,令人意外也感动。
宴席中大家聊到他的父亲,德高望重的老队长吴明生,六十年代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丢了官职,他忍辱负重坚持活了下来。在村里他平民亲民,对知青关怀备至。他正直清廉的老干部形象,深深刻印在大家脑海里。后来平反落实政策,吴忠诚被安排到商业局工作,以后改制做得风声水起。
宴会结束,大家走出餐厅,发现这个地方以前是河边的一片沙滩,现在这里修了一座桥,沿着河堤在建设起一个居民小区,高楼林立。以前这条河受上游矿山,化肥厂造纸厂污染,现得到根本的治理。居民的饮用水引自乐丰水库,再也不喝污染的河水了。
沿着河堤一直到黄洲桥,这里建成了一座文化公园。
这里的高层建筑使人恍惚间进入了某个大城市。
大家还走访了县城的中山路。老电影院,那里是我们遥望世界的窗口。老新华书店,那里提醒我们,世界上还有无数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只是那里也找不到记忆中的痕迹,已完全被崭新的商业街取代。那繁华大气比一些國外的唐人街强很多。
只有废弃的老火车站,还能看到当年的影子。看着向远处延伸的铁轨心在发颤。一拨拨劳燕回城,背上几大包花生绿豆糯米芛干,在这里搭上火车,踏上漫漫知青回家的路,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
昨夜大雨,崇仁河水迅速上涨,还记得69年一次发大水,听说一夜间两米多高洪水淹没了整个县城。现在洪水再也不能肆虐,威胁到两岸居民的安全了。
大家参观了新落成的崇仁博物馆。这里规模之大,资讯之完整,展品之精致丰富,县一级的文化事业办得如此讲究,让人始料未及。这儿详尽记录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