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家长前赴后继

死磕stats的风气看来要一直延续下去

在座的各位恐怕没有不是经过高考腥风血雨洗礼的。分数决定一切融化在血液中,铭刻在骨头上,到了美国仍然念念不忘。可是美国大学录取除了标准化考试/GPA,还有领导船,EC,义工/打过,国际/国家大奖,essay, 推荐信五花八门的新概念。老中父母除了紧握stats,还要去捕风捉影去对付那些看不见摸不着软指标,实在太难为大家了。


Stats太低的孩子很少有以身试法,自不量力跑去申请藤校或其它入学竞争激烈的学校。大部分藤校录取和被拒的stats都差不了多少。某个学生完全相同的stats,可以被部分藤校录取,被其他藤校拒绝。

类似的stats为什么有些孩子横扫,有些被横拒?问题出在那?

其实所有AO看见都是相同的素材,唯一不同的就是essay。


各个学校的命题不同,有些孩子摸到了或碰上所有AO的脉搏,写给各个学校的essay都挠到了痒痒肉,结果横扫。

有些孩子写出了一些合部分AO胃口的essay,被部分大学录取。

还有一些孩子不得要领,被横拒。

所以,希望后面的老中父母能走出死磕stats的误区,停止追求从1%向0.01%逼进。多在essay上下功夫。

 

当然运气也很重要,一定多申请几所,提高总成功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