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倒了的国与家的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谁能到尽头?人生之短暂兮,走完则无悔!命运之不济兮,无顾则不惧!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按照权威的国务院,“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显然是把国家和政府混为一谈。但是,你知道“国家”一词是怎么来的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吗?

春秋时期的文献中,把“周天子”统治的地域称做“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称为“国”,比如秦国、赵国、楚国等等。卿大夫统治的采邑称做“家”,“国家”是天下、邦国、家室的总称。《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西方,古希腊称“城邦”,古罗马称“共和国”,其原意是由罗马城延伸到整个意大利和其他各省的居民,是地域广泛的意思。在中世纪称“王国”和市民社会。到16世纪,社会政治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抽象出现代国家的概念,意大利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第一次使用“State”这个词,而日本人则把这个“State”第一次翻译成“国家”,如同其他几千个现代名词一样,汉语中就直接用日本的这个词组,表示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

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中国的“国家”还是西方的“State”,都是以家和市民为基础,国和家是分开的,国由家组成,有“人”、“家”,才有“国”,没有“家”,哪来的“国”?“齐家、治国、平天下”,关系一目了然。顺便说一句,“既来之则安之”的原意就是,“既然这些人逃到了我国,我就要安置他们。”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都在抢夺“人”,因为有人才有家、国和天下,那时的“家”和“国”都是用多少“户”来计算的,所以各国都在抢夺人口,即便是塞外的游牧民,都是这样。可是像“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美帝国主义腐朽、没落”、“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在社会主义新社会里,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一样,在他们的眼里却变成了“没有国,哪有家?”“没有XXX,就没有XXX”。把家和国的关系颠倒,把人民和政府的关系颠倒,明明是人民养活了无数的政府官员,口号是为人民服务,但只要这些人按法律和职责给人民干点事,就要人民感恩戴德。把“国之本”的“家”和“人”当作由“国”养的“附属”,动不动就说是“国家”养活了你们,“XXX养活了人民”。可怜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洗脑式的说教。一开始,还承认是“鱼水情”,当用武力夺得政权后,“鱼水情”这个词组没变,但成了“鱼养活了水”,没有鱼,哪里会有水?最著名的口号是:“大河没水小河干!”脑残的要命,是小河汇成的大河,还是大河分成的小河?谁先没水才干、那个在先、那个在后,哪个是原因那个是结果都搞不清。

“家”是“国”的基本单位,但在思想意识上,中西方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在西方的通讯地址上,是从家庭地址的门牌号开始,然后逐渐外扩到国,而在中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然后由省、县、、、,最后才是你家的门牌号。在美国,最著名的宪法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合众国的民众,为了组建更完善的联盟,建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提供共同的防御,促进普遍的福利,并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争取自由的祝福,制定本宪法。”政府是由民众选举出来、替民众管理国事和保障民众的组织,民众可以通过和平选举,更换不受人们喜欢或不称职的政府。而政府,只能用宪法管理民众,是宪法的执行者而已。而宪法的制定、修改属于国会;法院则是为了监督政府和民众是否守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泽东的这句名言多么伟大啊?可惜只能在隔壁实现,过去,我们家全还能想望,而现在就成了思想犯。

“国”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东西,只要有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国,比如在一个大国里,一些少数族裔就可以闹独立,成立一个国,但没有人和家,绝对不会有国。历史上,曾经有多少次王朝、和国的覆灭,可家永存。秦国灭了,三秦人民却没有,变成了大汉国民;宋朝灭了,中原的家变成了元朝的国民;清朝灭了,全中国人民的“家”变成了“民国”的“家”。可是,匈奴人的家没了,强大了几个世纪的匈奴的国在哪里?楼兰的人和家都没有了,辉煌的楼兰国还在吗?很多意淫的人说日本国是秦人的后代,可他们却不知道,国不在,只要有人家,就可以再建一个国的历史事实和道理,却跟着叫喊:“国不在?家何存?”那是一个抱着婴儿皇帝的绝望的老头跳海前的口号而已。试问,华夏无民、无家,何以能有五千年历史?伟大的美国,是先有“家”,还是先有“国”?没有家,哪有国?愚人该醒了,不要再被颠倒黑白的人愚弄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