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为了展示自己很牛X,喜欢引经据典“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的确气盖山河,是当年汉代征战邻国匈奴时的典故。可歌可泣。
土狼今天从逻辑上来说道说道这句话的可笑之处。首先这个典故的源头时指的邻国匈奴,真的不能算远。把邻国说远牵强了。
战国末期,秦国采用了远交近攻的极其智慧的战略,和楚国,齐国暂时修好,争取了远方大国的不插手。与此同时,秦国大举兴兵攻打临近的国家,灭了魏国,赵国。这样的战略使秦国最终一统七国,秦始皇也成为第一位皇帝。 这样的战略是合理,合逻辑的。能和本国利益冲突最多的当然是邻国,什么土地,水资源,矿资源,商贸等等。 要施展军事力量当然也是从邻国下手。
看了成功的例子,再看“虽远必诛”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反逻辑的。远方的国家再如何利益冲突,远远不及和邻国来的真切,从实施角度看,远方国家如何“犯”也是个难题。那么远,人家怎么犯你,犯得着你吗?两国即使不和,也很难有交手的着力点。多数情况下是观点的冲突,利益的冲突最多也是通过邻国的代理人表现出来。说到底,还是和邻国的冲突最现实。 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下台阶,说远方国家的行为还够不上“犯”字,也就自己骂骂儿子打老子就没有了下文。
“虽远必诛”基本上都是说说而已的嘴炮。要是连邻国都搞不定,又怎么可能不远千万里去诛谁呢?
既然和远方的国家交恶交战是极小概率,为什么人民愿意听这样的鸡汤呢。 因为鸡汤让人晕乎。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手边上的事情要先搞定,才可以放言“虽远”之类的豪语。今天很多人对身边的不平不敢见义勇为,假装看不见,回到家里关上门,就瞬间变成了键盘蝙蝠侠,号称愿意与天边的某某国家血战到底。 真的还是省省吧。说句不中听的话,怂人永远是怂人。怂人被老婆戴了绿帽子,也会找借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除了会骂几句儿子打老子的嘴瘾,就是高屋建瓴地说隔壁老王这行为还够不上“犯”字,而且,老王太近,我的志向在“虽远必诛”。或者自我解嘲地说,我真的不能出手,我一出手会出人命的。 到了晚上,怂人又会给老婆下跪,恩准老婆让自己搭乘老王刚刚坐过的公交车。 和虽远必诛绝配的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人能活几天都不知道。既然怂,就别装出苦大仇深的样子吧。怂不是你的错,出来装大尾巴狼就是你的罪孽了。
要是当年汉朝战略上舍近求远,不打邻国匈奴,而攻打君士坦丁堡,那可真是必“猪了”。好在汉代人智慧比我们高明。
这是一个多么扭曲变态的社会。
土狼 2020-06-15 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