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受教训,有听没说;读《世说新语》,开智慧,也想说说。
《世说新语》,笔记体,史书笔。
史书,精简为人读;《世说新语》,简练尽自然,己读人读,都不耽误。
舍不得放过的好词好句太多。始于记,笔不得落,竟成钞录。
春秋战国时的话,为理;秦汉时的话,为朝政;魏晋时的话,为自己。之后的话,啰啰嗦嗦,不知道说个啥。
《左传》好,学不得,也学不来。那力道不是腰圆臂粗就可得的。《世说新语》也好,还学得了,只要你想说纯自己的事和话。
春秋战国,想着功名;两汉三国,争着功名;到了魏晋,才想开了,功名为我,不然,“因思菰莱,鲈鱼”,弃官走人。后来的,鬼知道在干啥。
鲁迅有言,三千年,换得一本《红楼梦》....... 其实不止,起码还得算上这本《世说新语》。
诸子百家,下笔千言。细细砍,能去掉个百十甚至几百言的,不少。《世说新语》,省省地写,啬啬地记,上百字一则的不多,几十字,十几字一则的不少。要删要减,找不到个地儿。
读写知青小说,就想起金磊的话:哪有连续的故事?读《世说新语》,印证了金磊的话,一则一则不靠,日子样子真真。
《世说新语》要是不做诸如“赏誉”“雅量”“伤逝”的分类就更好。
《世说新语》要不是个话,它之前的,白说了;之后的,别说了。
《左传》教行文;《世说新语》教说话;《金瓶梅》教女人吵架;《红楼梦》教拍拖。
让我教中文, 课本就是这《世说新语》。其它,皆辅助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