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给方言留下一席之地(ZT)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一"语言", 相当多的是方言, 不是"专门"去"学"而是"自然"说会的, 就是"乡愁",童年的回忆.
无需刻意去"扶", 只要别"故意"去压就行, 是死是活, 听天由命.--转载者
 
 

《繁花》开头写道:“……陶陶说,长远不见,进来吃杯茶。沪生说,我有事体。陶陶说,进来看风景……”对话一来一去,对于说着上海话的人来说,一股熟悉的力量,忽然而来。《繁花》通篇用上海话写作,这种大胆尝试在其文学价值之外,也唤醒了人们人对上海话与生活的回忆,让上海文化在书香中留存。

各式各样的方言,组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汉语存在官话、粤语、吴语、闽语、湘语、赣语、晋语、徽语、客家话、平话十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分成若干个方言片,其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片和方言点,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可惜的是,能像上海话这样,既在繁华都市的写字楼、街巷里弄萦绕回响,又有作家让其独特韵味跃然纸上的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方言及其背后地方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呈现式微之态。

当下,方言使用范围渐窄,人群渐少,年轻一代,尤其是00后,缺乏接触和使用方言的机会,普遍不大会说方言。6月2日,在谈到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的问题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的确如此,我们在坚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基础上,也要给方言留下一席之地,保护好寄托乡愁的乡音。

语言学家刘半农曾说,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方言不仅承载着个体情感,还与地方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不少地方的风俗、文化、曲艺等,都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上。像《楚辞》,就是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和方言,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方言为载体的地域特色文化,体现着独特鲜明的民土风情,是一个地方生生不息的灵魂。如果方言不再被使用,与其联结的地方文化也会随之式微乃至消逝,地域特色也会趋同。

 

 
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二者不可偏废
近些年来,我国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绘制中国的“语言地图”,自上而下地保护语言资源。一些地方也开始注重方言文化的熏陶和实践养成,有学校采用兴趣课程、人文课程的方式让孩子亲近方言。也有地方开设了讲方言的电视广播频道、视频网站,让热爱方言的本地人倍感亲切。比如,在山东有一档存在十余年的的收视率极高的节目《拉呱》,聚在电视前听主持人用山东方言讲百姓生活的苦辣酸甜,成为不少家庭的保留节目。这个节目曾有一段趣事,有一年改成普通话,结果观众不买账,认为少了家乡味,经过投票,又重拾方言老味道。从这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要让方言焕发生机,亲切生动的方式极其重要。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对于方言来说,如果使用范围逐渐窄化,与人们的距离渐远,其生命不可避免地会走向枯萎。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要吸引人们乐于开口,惯于应用,让方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添彩

 

 

听觉中的故乡,似乎比视觉中的故乡更为深远、广博。重新发现、使用传承方言,不仅是想在一腔一韵中寄托乡愁,也是在保育摇曳多姿的地方文化,让人们不会遗忘从何而来,保存好祖先留给自己最生动的记忆。

格利 发表评论于
方言不用刻意传承,只要官方不打压它就会自然消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