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空,人生才能更豐富!

5個關於「空」的小故事:

故事一:空杯心態

有位學者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問禪,卻喋喋不休地說著自己的想法。

老禪師默默無語,倒著茶招待他。

眼看茶水就要滿了,老禪師卻還是沒停下來。

學者著急地說:

「別再倒了,馬上就滿出來了!」

 

老禪師緩緩地說:

「你就如同盛滿水的杯子,裝滿了自己的成見和看法,讓我如何對你說禪呢?」

世界那麼大,比你厲害的人太多,你不懂的事也太多,若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

也就學不到新的東西,也會讓人敬而遠之,沒有人喜歡自負驕傲的人。

虛懷若谷,才能學到更多。

故事二:莊子的空船

《莊子·山木》講了一個小故事:

一人乘船渡河,眼看對面的一隻船就要撞上來。

 

這個人喊了好幾聲,卻無人回應,便開口大罵開船的人不小心。

不久後看清才發現來者是一隻空船,剛才的怒氣,馬上消失了。

一樣的事情,若少了可責怪或生氣的對象,就馬上閉嘴了。

那麼為何不在面對事情的時候,都用這樣的心態看待,不是事情不可原諒,而是你不肯放下。

或許有時是我們為對方加諸太多猜想,將他人的行為往壞處想了,才會那麼生氣。

就算他真有惡意,你也不用隨著他人情緒起舞,因為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故事三:空籃打水

一對爺孫,每日清晨都早起唸書。

 

一天,孫子問:

「爺爺,我每天像您一樣讀書,可是我並不懂,而且合上書就全忘光了。這樣讀書有用嗎?」

爺爺沒說話,轉身拿了一個平日盛煤炭的竹籃遞給孫兒:

「你去給我提一籃水回來。」

男孩試了好多次,可每次水都會漏空了。

正當男孩覺得喪氣時,爺爺微笑指著竹籃,孫子才發現原本黑汙的空籃,竟變得乾乾淨淨。

就算讀完書,大部分都忘了,但接受正能量的洗禮,總會淨化你一些什麼。

 

就像白櫻的標語,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

短期看起來無效,但書上的字句都會對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努力也是,一時沒有成果別心急,你一定有某個地方變得更好了。

世上沒有無用功,竹籃打水也不空。

故事四:空碗故事

小和尚問老禪師:

「師傅,我好累,從早到晚,忙碌不停,為什麼就是沒有成果呢?」

老禪師沉思片刻,讓小和尚拿來一隻空碗。

先將鹽和米都裝入碗中,碗很快就被裝得滿滿地。

 

老禪師又要求小和尚將好吃的核桃裝進去,又不能讓鹽和米灑出來,小和尚一籌莫展,完全沒有辦法。

但若先將美味的核桃放入,再去裝其他米和鹽,就能全部都得到了。

人的生活是一隻空碗。若先被許多小事填滿,就無暇顧及大事了。

時間的排序很重要,若將鹽和米裝得少一點,或許也還有空間放進一點點核桃,但總沒有一開始就放來得多。

別讓無謂的小事佔滿了你的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們總說要斷捨離,便是這個意思。

什麼應該先放入碗裡?什麼事,是你人生中的核桃呢?人生的排序,真的很重要。

我們的時間、空間都有限,請先完成最重要的部分。

 

故事五:狐狸挑空瓶

這個故事是有點小趣味的,狐狸餓了好幾天,向佛祖祈求賜予牠食物。

佛祖說:

「這有兩個瓶子,一個裝滿食物,一個是空的,你選一個吧。」

聰明的狐狸想了想,說:

「我看這兩個瓶子,都是空的,有什麼好選的?」

其中一個瓶子生氣說:

「我才不是空的呢!」

狐狸一聽,馬上取走另一個瓶子,裡面果然裝滿了美味的食物。

 

狐狸得意地說:

「肚子空空的瓶子,才會怕別人說他是空瓶子。」

沒有實力的人,才怕被說,有實力和自信的人,根本不怕被批評。

他很清楚自己擁有什麼,他人的批評,只是他怪誕想法,沒什麼好在意的。

反而自己缺乏的東西,才會更怕別人說,就像你對一個瘦子說:「你這個胖子!」

他哪會生氣,只會覺得莫名其妙,但若你對一個正在減肥,卻減不下來很自卑的人說,他就會難過到心裡去。

有時我們在意別人的評價,正是因為自己對那個部分很沒信心,與其去氣別人這麼說,不如先讓自己成長。

當你改掉了這個缺點,就算人家說,你也不會氣了。

人的嘴是控制不了的,既然自己也很在意,不如從自身改變,否則不知還要再聽多少次。

若是無法改變的事,比如說身高,更無須在意,那不是你的錯,你只能把握能掌控的地方。

對得起自己,足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