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北台老宅,飞舞的记忆碎片

记忆不再可靠,于是开始网络日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的父母都是湖北人,可是他们很早就搬到东北了。

 

我就是东北生,东北长的。

 

我们一直住在抚顺。

 

记得抚顺南、北台是由一条长长的东西向的马路分开。小时候把公路称为马路,因为除了行人,就是马车、牛车、驴车,自行车都不多,汽车几乎看不到。那条宽马路的南面是“南台”,北面是“北台”。南北台中间有一片圆形的土地,南半圈是抚顺市委所在地,北半圈是体委,里面有室内游泳池、室内篮球场。

 

大部分南北台的房子都是日本统治东北时建造的,二层楼、木板地、纸拉门,自来水、煤气管道、暖气、冲水厕所、双层玻璃窗。

 

离市委,体委最近的一圈房子是“甲”字号房子。每栋房子都按照住一家人修建的。独门独院,楼上楼下,厨房浴室(浴室是水泥面的,那时好像还没有瓷砖)。文革前是正副市长,市委书记们住的。记得比我高一年的蔡晓红住在那样一栋楼里,她父亲是当时的蔡市长。我的闺蜜之一妍家也住在那附近。

 

往外扩散一点是“乙”字房。“乙”字房是一栋楼住两家,一家一半,条件和“甲”字号差不多。住户大多是市里的领导。我的小学同学飞飞和睢明住在“乙”字楼。

 

再往下是”丙“字号房子。我和我的大部分同学都住在这类房子里。

 

同是“甲乙丙”字号的房子,每个等级的房子都有很多不同的设计。但只要是同样级别的房子,其条件,面积都差不多。

 

至于有没有“丁”字号的房子我就不知道了。我知道有些房子条件比我们的要差一些,每栋房子更大,住的人家更多,比如西公园(现在叫“儿童公园”)附近的“三截楼”:从南到北有好几栋,每栋楼都是三层,坐南朝北,每层有十多家、或者二十来家人。大楼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楼梯可以上到二、三层楼。二楼和三楼的北面是一个长长的走廊,连接两端的楼梯,每家的大门外就是这条走廊。里面的房间也是地板地、自来水、煤气、水暖。“三截楼”大概就是北台的最西端了。

 

 

(网络照片。谢谢美篇的“高尔山”)。“三截楼”的照片。早年间房子和房子之间就是空地。没有这么多破围栏,破仓房,更没有汽车啦。

 

“三截楼”东面的马路从南北台的分界线一直到北台的最北边,从南到北一路下坡。胆子大的会到这儿穿着串(蹲下去,一个人抱着另一个人的后腰)“打滑溜”,或者用自制的冰车,冰鞋,或者就穿着塑料鞋。我和朋友们也来过几次,那儿的坡又陡又长,我总是在中间,不敢排在第一位。

 

文革前的南北台房子的间距特别大。相邻的房子之间至少有一栋房子的距离。横排(长街)最多有四五栋楼,竖排(短街)一般是一栋临街的房子夹在两个长街的房子中间。两条长街、两条短街形成长方形的“口”字,中间有一块大大的空地。

 

文革时抚顺有了新的领导阶层,文革初期“走五七”的老干部们去农村几年,官复原职,家搬回来,也需要安排,南北台当时的住宅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所以每个“口”字的空地上又加建了几栋三层的红砖水泥房。我们叫“插建楼”。

 

我们“丙”字号的房子比“甲乙”房大一些,也是两层。每栋房子是四个单元。我想这些房子在日本人手里时是一家一个单元,楼上两家,楼下两家。每家三间卧室,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一个储藏室。其中两个小套间和厨房在南面,大单间和卫生间在北面。南北各有一个大门。

 

到了我们父辈那一代人,这样的房子每栋住8家人。每两家合用一个单元,共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每家有自己的大门。我们叫“同居(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先搬进来的人家一般都选择了全是阳面, 两个6个塔拉米(也叫“席子”。一塔拉米是一个单人床的面积)大的套间和储藏室。后搬来的那家住在北面8个塔拉米的单间。

 

我们家属于“后来者”。

 

 

(网络照片。谢谢美篇的“高尔山”)这张照片中的房子和我们住过的房子非常像。我们的房子更长一点。画面是房子朝北的那一面。

 

这一面住四家人。我家住在右下角那个单元。

 

一楼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门洞,里面从右边逆时针上旋的楼梯通向二楼。

 

除了楼梯,门洞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天气不好时我们常常在这里面聊天,玩,甚至可以跳房。

 

门洞上方的晒台,没有安全围栏,可以从二楼中间的窗户跳过去。晒台属于楼上两家。堆放一些破烂。

 

从我们家的大门进来先是玄关。这里除了大约1.5平方米放鞋的地方,还可以放两个柜子。我们家放了一个碗柜。这个碗柜从上到下有四个格,每一格的门是一块木板,用折页在上方固定。打开时需要拉下方的一个洞洞。所以放下时要小心,如果随便松手,这个门就会“打秋千”,把里面的东西打碎。

 

碗柜最下面的两个格子里是我们换季的鞋子。最上格是我们的饭碗。第二个格里面好像也是烧饭用的东西。

 

玄关右边有一个磨砂玻璃拉门,拉开这扇门进入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有三部分,三个条形的空间。其中一条是我家的,放了一个上下铺和一个方形的饭桌,几只凳子,还有一个木箱子,我们叫“米桶”,里面是几个装着米和面的布袋。我们在这儿吃饭。中间那条是走廊。走廊的两头一个是去我们的房间的门,一头通向玄关,走廊的中间是去洗手间的门。最后一条是洗手间。洗手间分两部分,外间有一个洗手池一个小便池,里间是蹲厕。里外各有一个细长的窗户。

 

后来所有我们这样的房子都改造了一下,洗手池和小便池拿掉,蹲厕的门开在玄关。这样和我们“同居”的人不用走原来的走廊,而是经过我们的玄关去洗手间。原来的走廊和洗手间的外室都属于我们家了。所以我家也算有两间屋子,一间是8个塔拉米,一间大约7个塔拉米。这两个房间之间也是两扇拉门隔开。每扇拉门是大约一米多宽,不到两米高的木框。中间用一些井字型的木条固定,两边糊上白色的,中间有粗纤维的纸。

 

我们家大房间的最里面,靠着西房山,还有一个纸拉门。这个拉门里面可没有房间了。拉门打开,里面是一张单人床大小,从地面到棚顶高的壁橱,空空的,只在中间横着大木板把壁橱分成上下两部分。一些人家把这个大壁橱当床使用。我们家的壁橱里面是一堆箱子,还有几个用包袱皮包裹的衣服包,家里每人一个,包着当季的衣服。其他季节的衣服则放在箱子里。

 

我们家这一溜都在北面,一年四季都是黑乎乎的。一住就是三十来年。

 

 

(网络照片。谢谢美篇的“高尔山”)

 
这张照片比较像我们的房子,但是每个单元的两扇窗都应该是大窗。画面是房子朝南的那一面。
 
 
(网络照片。谢谢美篇的“高尔山”)
 
这张照片的房子比我们的房子短一点。我们房子所有的窗都更宽一些。但楼梯就是这样的。
 
我们同居的大门在房子的南面。按照那张照片,就是左下角那个单元。进了玄关,左边就是厨房,再走就是他们的两个套间。那两个套间不大,但每间屋子的窗台又大又敞亮,有一两尺深,水磨石面,可以睡一个孩子。
 
他们也有一个大壁橱。
 
我们两家之间有一条走廊,我们经过这条走廊去南面的厨房,他们家通过走廊来北面的洗手间。走廊墙的另一边是小储藏室。
 
厨房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大了。左边一个大水池,水泥的。淘米,洗菜,刷锅,洗碗,洗脸,刷牙,洗脚,洗衣服。。。都在这里进行。洗脸,洗脚的盆子都放在水池下面。水池的右边是一个水泥台,上面有两个炉盘,一家一个。炉盘使用的煤气来自煤气厂的管道。水池和灶台前面是一个很大很长很深的窗台,横着有三个格面,我们把洗菜盆,常用的锅都放在格子上。我们家用右半边,他们家用左半边的窗格,因为我们的炉盘在右边。我记得邻居小莹家的几个大酱块儿总是放在最上面的格子上。
 
灶台和邻居卧室之间有一个玻璃柜厨,大约是1米长,1米高,1尺深。也是一家一半。用来放烧饭用的碗筷调料什么的。
 
水费,电费一直两家平摊。开始煤气费也是两家分摊。后来房产处给每个炉灶分别安了煤气表,以后就分开缴了。
 
南北台的房子,除了玄关是水泥的,其他地方都是木板地。记得我家一开始是大约一尺宽的红漆木板。时间长了许多家的地板都有破损,油漆早就脱落了。房产局就统一给每一家换了三寸宽的硬木条地板,仍然漆上红色。
 
换到我们家时,一来我家东西太多,不好搬,也没有人搬。二来木料也不足了。于是工人们只给我们换了外间。里面8个塔拉米的大屋还是老地板。
 
南北台冬天的暖气特别足,不管外面多冷,家里只需要穿单衣,而且常常需要开一扇小窗。可是我们家的门不严,冷气热气在门口碰撞,结果门里面常常是半尺厚的冰。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用斧头把冰砍掉,才可以勉勉强强关上门。
 
后来全南北台换门,同样的事又发生了,我们北面的大门有两扇,我们家的大门左面那扇是新的,右面是旧的。
 
一楼每家都有一个房间,地板中间有一块2尺见方的木板,揭开之后可以看到下面。我们的地板到下面的土地中间有1.5米左右高的空间,除了一些管道,基本是空的。这个空间可以通向一楼的每一家。因为下面比较潮,没有人在下面玩,也没有人想着利用这些地方。
 
因为下面的潮湿,晚上地板上有时会出现一种像没有壳的蜗牛,我们叫“粘虫”。白天看不到它们,只能看到它们夜间出动时留下的轨迹。我们晚上不开灯,摸黑去洗手间,如果脚下有情况,别提多恶心了,急忙去厨房洗脚。
 
文革中期,和我们多年的同居贺家搬走,新的同居马家父亲在电池厂工作,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好多石灰,在整个房子的地下室铺了一层,“粘虫”问题终于解决了。
 
我们家门前是一条马路,街道两边是两排梧桐树,茂密的树枝叶在马路上空汇集,形成一条天然隧道。每天出门顺着这条天然隧道往东走不到三条街,路过小培,大滨,桂萍,丽钧家,在闫卫家门口往北拐几步,再往东拐一下就到了我们的学校:抚顺实验小学。
 

(微博博主李想的视频截屏,谢谢老同学家耀)

 

(这是我们学校的老照片。我上学时学校已经加盖了一层。三楼的窗没有原来的好看。)

 

和我们家隔着马路的那排房子是24组,再往北是23组。然后是一条宽马路,公交车1路和7路都在那条路上行驶,再向北就是友谊宾馆,北台的最北边。然后就是浑河,河那边属于“河北”了。

 

还记得我们家的地址是几“番地”,几“丁目”的,后来改为抚顺北台25组23号。

 
老宅早就拆除,后盖的“新宅”已经破旧不堪。曾经的“高尚”住宅区现在面目皆非。
 
我的老宅,北台的老家,只能在我的梦里出现了。
 

************一些宝贵的留言************

文学城的 乐观主义
好久没来文学城了。昨天来时一眼就看到这个题目,“北台”,应该是抚顺的北台吧?点开一看,果然是,真是喜出望外。我妈妈家在文革前住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常听妈妈提起“南北台”。我把您的文章做成pdf文件,发给了妈妈。她今天回复我了。很感谢您的文章,让她老人家又重温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记忆。我也替妈妈感谢您。下面是她的回复:

“文章写很详细,条理清晰,让我这个当年的老居民好像又走回童年、及青少年时代游走在南北台的大街小巷中。南台北台整体叫永安台,俗称南北台。作者的家与我家很近,根据她的描述,她家应该和我家是一道之隔,东南斜对的那所房子的住户,可以称得上是近邻。只是现在那里的街道依旧,但楼房全部推倒重建了,据说是为了不畄曰本人留下的痕迹。原来的住宅是日本人给他们自己盖的日式住宅。设计合理,宽敞明亮,设施齐备,在那个时代的确是高档住宅。从各方面都让你挑不出暇眦和不足。在那里快乐幸福的生活了20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谢谢你转发此文,更谢谢作者用文字带着我走回家乡故地重游,体会儿时家乡之美、家乡之乐、家乡之先进与完美。那个年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我母亲家文革中就被下放到新宾山区深处了,平反后在河北分了一处平房,再没回过南北台住。疫情结束,回国时再陪母亲到这个充满回忆的好地方走走。

 

 

 

 

 

 

我姐姐的闺蜜周秀英2020-12-2

小时候我曾住北台18组时和你家一样的房子。小学毕业我家搬到了29组(乙字楼),你小时候北台那个家,是我常去的地方哟,也喜欢你们家的轻松愉快的氛围,记忆最深的是你父亲讲给我们的测性格的一个故事。你的文章唤起了我的回忆。

 

注:2022年1月上旬,突然发现以前从美篇拷贝到文学城博客里的照片全部丢失。这篇文章的照片是 2/19/2022 重新上传的。非常感谢文学城里几位朋友的帮助。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谢谢梅华!中秋快乐!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是让我似乎回到了老旧的美妙时光里,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太好啦!感谢分享啦,祝节日快乐,安康安好,吉祥如意!!!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你也知道南北台啊?南北台的日本房子拆除后,盖过两次房子了。最新的房子都破烂不堪了(工程质量、居民拥挤)。现在的南北台好像贫民区,与“高尚住宅”无缘了。谢谢麦子!周末愉快!
乐观主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枣泥' 的评论 :谢谢您的回复,我记下了。我问问母亲,希望能找到老邻居。我母亲家文革中就被下放到新宾山区深处了,平反后在河北分了一处平房,再没回过南北台住。疫情结束,回国时再陪母亲到这个充满回忆的好地方走走。
麦姐 发表评论于
枣泥回忆好文。高尔山我去过,南北台也知道,但没去看过。谢谢详细介绍!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乐观主义' 的评论 : 本来是写给自己和家人的。没想到引起你的注意和你母亲的回忆,算是额外的收获了。我们家在那儿一直住到最后的拆迁,说不定认识呢。
乐观主义 发表评论于
好久没来文学城了。昨天来时一眼就看到这个题目,“北台”,应该是抚顺的北台吧?点开一看,果然是,真是喜出望外。我妈妈家在文革前住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常听妈妈提起“南北台”。我把您的文章做成pdf文件,发给了妈妈。她今天回复我了。很感谢您的文章,让她老人家又重温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记忆。我也替妈妈感谢您。下面是她的回复:

“文章写很详细,条理清晰,让我这个当年的老居民好像又走回童年、及青少年时代游走在南北台的大街小巷中。南台北台整体叫永安台,俗称南北台。作者的家与我家很近,根据她的描述,她家应该和我家是一道之隔,东南斜对的那所房子的住户,可以称得上是近邻。只是现在那里的街道依旧,但楼房全部推倒重建了,据说是为了不畄曰本人留下的痕迹。原来的住宅是日本人给他们自己盖的日式住宅。设计合理,宽敞明亮,设施齐备,在那个时代的确是高档住宅。从各方面都让你挑不出暇眦和不足。在那里快乐幸福的生活了20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谢谢你转发此文,更谢谢作者用文字带着我走回家乡故地重游,体会儿时家乡之美、家乡之乐、家乡之先进与完美。那个年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人参花' 的评论 : 哈哈哈。谢谢您的来访。周末愉快!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哈哈哈。我系东北银 :-)。菲儿周末愉快!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东北这种房子也不多,都是日本人留下的。向田周末愉快!
枣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问候点点。周末愉快!
人参花 发表评论于
看成台北了!哈哈,老眼昏花。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1枣泥好分享,东北银啊,我还喜欢东北菜!:)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那时的房子就有木板地、自来水、煤气管道、暖气、冲水厕所、双层玻璃窗,可见50,60年代东北的生活水平相当高了。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满满的都是回忆,喜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