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是大自然的钟摆,是生命的律动。地月运行,四季更换,山川跌宕;生活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生四季,转眼就春去冬来。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节奏。
如果你会开车,就能体会节奏的重要。假设你总以40公里的时速前行,那车和人都会变得很累。长时间的高速驾驶也会让你精力分散,这就是为什么高速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休息场地的原因。进退有据,快慢结合才是开车的节奏。
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你一定知道,欣赏音乐的第一步,就是要进入音乐的节奏。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对音乐曾说,音乐是用听得见的声音来制造一个个休止符。因此高手在聆听音乐的时候往往聚焦在声音之间的停顿与空隙,留白是节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科技的进步大幅度增加了知识的存量,也对人的学习工作及生活造成不小的压力。使人常常处于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但生物钟是生命历经亿万年对自然适应的结果,是作为基因存在的底层结构。如果漠视这生命的节奏,为了效益和成果而忘我奋斗,必然种下恶果。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掌握好生活与工作的节奏,忙不拖踏,闲能养神,出活而节能,成事而持久。顺应生命的节奏,才能张弛有度,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
在海外读书和工作,受西方思维方式影响较大,做事讲求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位精力不济的网友在长期拼搏中颇感倦怠,一次偶遇高人,送了她三个字:“迷糊着”,让她尽可能地“迷糊着”,有空就精神内守,迷迷糊糊地养着。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让我们别因脚步太匆忙而遗忘了生命本真的节奏,丧失了慢下来的能力。
一位网友在独自攀登Mt. Whitney雪山前,曾向当地野外用品店的一个热心店员请教雪地行走技巧,其中重要的一条是“rest step”,姑且译作“歇步”。即你每迈出的一步,都带着休息。
这是一种带节奏的行走方式,步伐的节奏要符合当前身体的状态,过快或过慢,都是一种浪费。rest step的一个生理基础是,骨骼对身体的支撑是很强大的,这个rest(休歇)主要来自用骨骼支持身体的那个瞬间。用心地走路,以脊椎为核心,为主干,以重力和呼吸为主要工具。每一步落下的时候,去感觉脚后跟,然后脚掌与地面的接触,并体会重力加在脚上的感觉。把脚步的节奏,准确地踩在身体状态的节奏上。每一步,都是一种放松,一种休息,一种疗愈,一种恢复。这样的走路,非但不会疲惫,反而会感到身心愉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当年在景颇山与景颇能人卡东一块干活儿,就有幸体会到那无与伦比的劳动节奏。卡东和我顺着田埂挖沟放水,只见他心无旁务,一上一下不紧不慢地挥动着锄头。这一节奏很快感染了我,手中的锄头也一上一下配合上了。当你不带情绪,专注当下,时光竟在不知不觉间溜了过去。
说到卡东,这可是山里远近闻名的景颇汉子。大高个,直鼻梁,最显眼的是双肩上两座突起的肉肩,结实得像棵大青树。格纳坝黑黝黝的沃土就是他当年一人一犁开出来的。他年轻时据说能挑160斤谷子从坝子到山顶全程一小时不歇一口气。卡东是个"全把式",制犁、造耙、劈篾、犁田、耙田,育秧苗,垛谷堆,盖竹楼无一不是好手。巡山狩猎也是他的长项,做完农活扛着铜炮枪上山回家,常常带回野鸡、麂子。令人感怀的是,现在大多数景颇人已移居到山下,只有他一家仍坚守山顶,如今卡东已经100岁了,从景颇朋友发来的近期小视频可以看到,他依然身体健康,头脑清楚。他应该是我知道的在生活中最带节奏感的景颇人。
“全把式”卡东一家
百岁老人卡东近照
节奏说来简单,一张一弛而已。要做到老和尚那样,砍柴时只想砍柴,做饭时只想做饭,可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觉之中,已身处迟暮,人生节奏也在变化。每天打坐冥想,时间一长就能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缝对接形成节奏,让你劳中有逸,干活不累,身心合一。你问我为什么能坚持?首先,对我而言,那不是坚持,而是一种响往。那是对人世间各种焦虑和纷扰的疗愈,是对自己内心各种纠结和执念的放下。其次,因为我就是一个俗人,我那渺小的目标和许多朋友一样,就是一点也不难受的活着,活着的时候,希望每天醒来都能看到那阳光灿烂的蓝天。如果醒不过来,就轻身而去,那是所有人的归途。
花有花路 草有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