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中华文化的的基石
中学学地理的时候,知道了中国有很多山,中国的山地占了中国国土的三分之二。可见山是中国的基石。
一,山的起源
山是中国的基石,首要根据是,山的起源。大家知道,世界最初是混沌一片,后来盘古开了天辟了地。在盘古死后,他的一只眼变成了太阳,另一只眼变成了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山是中国的基础。
开天辟地最初记载于三国时期吴国的《三五历纪》。《西游记》开篇也赞扬了这一历史事件,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盘古之后,中国的早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也活动在山地。例如舜,曾在历山(中条山的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舜在晚年的时候,到南方的苍梧(即九疑山)一带去巡视,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也跟着前往。由于过度操劳,舜刚刚到九疑山,就病死了。娥皇女英天天望着九疑山哭泣,滴滴泪水挥洒在竹林里,竹子上从此留下了斑斑泪痕,后人便称这竹为“斑竹”。唐诗人刘禹锡对此感慨,
《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二,山是中国男人
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男人在很多家庭也被称作顶梁柱,堪作脊梁。父亲母亲在一个家庭都很重要,父亲是脊梁,母亲不可一时或缺,重要性与脊梁相当,母亲不仅在一个家庭至关重要,由于母亲往往较多的教育孩子,母亲更决定了几代家庭的成功。好了,这是关于母亲的题外话,我们主要还是来讲父亲。中国民间有说法,将男人比作大山。前几年,有一个流行的电视剧《粘豆包》就有一首主题曲《女人是水男人是山》,"一首歌,拨动你我心弦,满天星照亮人间冷暖,窗前的月在枝头上思念,枕边的人在脑海里挂牵,女人是水男人他就是山,山水相依男女的手相牵,走过多少岁月的风和雪,幸福它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三,山保卫着中华民族
山是中国的脊梁,山静静的卧在国境线上,保护着我们中华民族。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边境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的重要性,不可估量。中国古诗词,描述长城的很多。【蓟门行】(唐·高适)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这里,诗人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军人的勇敢和奋不顾身。有战争就有牺牲,【塞下曲】(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战争过后,累累白骨,"万里长征人未还",有多少战士牺牲多年,"犹是春闺梦里人"。守边塞有巨大牺牲,连修长城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付出了生命。著名的故事就是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千里迢迢赴长城给丈夫送寒衣,却得知丈夫在修长城的过程中病死了,她放声大哭,八百里长城为之倒下。
四,山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山是中国的基础。山塑造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人性几千年来都是由孔子思想来塑造的。孔子主张"仁,礼"的德性与德行。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孔子主张的仁又是与山连在一起的。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正因为山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所以中国的诗人都喜爱隐居山里修行。说到隐居,必然要讲陶渊明,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而去的故事,人尽皆知。他留下的诗篇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唐朝大诗人李白,对大山也是无比的向往。 请看,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看看,他随时准备向山里进发。
五,山代表了困难,山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精神。
首先,山制造了困难。相信大家熟悉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山制造了困难,中国人敢于挑战困难,著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旗帜鲜明的指出了中国人的不屈精神。愚公移山的故事记录在战国时期列子的作品里。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愚公曰,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开山挖山不屈服,有志者事竟成!
六,山的节日
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中国人也安排了一个重要节日来倡导登山活动。重阳节,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安排在农历每年的九月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很多诗词记录了重阳登高活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望远,很自然就思念起远方的亲人。中国人很多时候生活在矛盾中。象这个,登高本来是为了愉悦心情,却勾起思念的痛苦。中国人同时也纠缠在隐逸山林和出仕为官,学以致用的矛盾中。
我们还是来看一个更潇洒一些的登山。《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快乐的人,最重要的是须有快乐的心情。内心决定一切。明朝王阳明主张,"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所以,不要去想那些不快乐的事,你就快乐了。
七,登山是中国人的一种重要活动
登山的好处很多。登山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对身体的有利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有氧运动,又有力量练习的成分,而且运动量、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身体素质进行调节。可以说登山是一项健身作用较全面而危险性相对较小的锻炼方式。
登山使人有回归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可转移日常工作中的精神压力,高耸的山峰,弯曲的山路又是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经常爬山能够增加自信心,有利于摆脱不良的心境,使精神、心理更健康。
中国有那么多的山,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喜欢登山,努力去与大山亲近。首先,要去领略三山五岳。三山有三种说法,其中一种指,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由此可见黄山的美丽。有著名的黄山四绝。黄山四绝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其中奇松、怪石就是指黄山上形态奇异的松树、石头,比如迎客松、飞来石等等。而云海则是黄山上因水气升腾而产生的大片的云雾,温泉则是源自于紫云峰下的高山温泉。
三山的另一种说法,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昆仑山脉(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脉(西王母娘居庭、女娲炼石补天)。(三山的第三种说法,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其中天山,在我们那时候的高中课本里有作家碧野写的天山景物记。初一读,让人觉得美不胜收,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李白也描写过天山,《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当然有人说,李白说的天山,实际上是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但是此天山与彼天山已经不远了。
八,结语
中国的山,美丽是说不尽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多亲近山,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最后以毛泽东诗词作为本文的结局。《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