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亿人的国际话语权被几个人所左右----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没有思想的思考者,不遛狗,只带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环球时报的胡总编和Kyle Bass在Twitter上吵了起来,为此胡总编还特意在环球时报的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叫屈:10861581372784_.pic.jpg

而事实呢这个话题起于胡总编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关于美国援助中国的评价的回应:

10811581369358_.pic_hd.jpg

大意是:

“美国政府组织的援助即使迟到了,但还是值得欢迎的,也应该予以感谢。只是迄今为止,中国人民从美国领导人讲话中听到的援助比武汉人民实际看到的美国援助要多得多。"

总之就是美国援助晚了,援助少了,做的没有说的多,不知道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有多少人支持胡总编的看法,然后就被Kyle Bass怼了下:10801581369096_.pic_hd.jpg

大意是:

“你这个不知感恩的混蛋,我们应该拿回所有的物资带回家。让中国病毒横扫GT(环球时报)员工和共产党的其他人。”

在此讲一下,Kyle此人是美国海曼资本管理(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创办人兼首席投资官,其观点大多是看空中国的,在美国算不上什么主流公司,虽经常接受媒体采访,但主要是美国媒体观点的多样性的考量。然后就是胡编回娘家发帖,在微信圈叫屈,争取国内民众支持,大肆渲染“美知名投资人诅咒中共党员”,把一句汪洋大海中一滴水的观点放大成两国的矛盾。

10791581369078_.pic_hd.jpg

在Twitter继续和Kyle论战,我也参与了一下:

10891581375088_.pic.jpg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的国际话语权是如何被少数的几个人所左右和掌控的,从另一方面就能理解为何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这些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的中国“代言人”,以胡总编为首的几个媒体和外交工作者,他们如何无限放大自己的喜好和观点,对外是代表14亿人,对内是误导14亿人,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成为外国了解中国的窗口,而这个窗口究竟展现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我们不去评价胡总编或者桂从友大使的观点和立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没有一个开放言论的环境,会把原本极少数的立场无限放大成主流立场,就如同胡总编认为美国援助晚了援助少了,Kyle认为应该收回援助,让病毒肆意传染去吧。假设如果中国言论是自由的,大家都有机会去表达观点,那就是一个无数种观点的汇集,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是有正常的思维逻辑的,那些少数的偏激观点就不会得到过多的关注。

我说过2020年会是中国外交的滑铁卢之年,当然这个言论在微信朋友圈被屏蔽了,但我保存了张截图:10881581374707_.pic.jpg

事实证明,疫情到如今已经有127个国家对中国进行航班和签证的限制,中国已经被世界所孤立,大家认为仅仅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吗?如果大家关注前两年中国外交系统的飞扬跋扈,就知道即使没有疫情今天的状况早晚会来,疫情是催化剂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

中国目前到了多种矛盾的集中爆发期,如果要走继续改革的路,言论自由,民主选举,这些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词语就必须摆到台面上了,如果要走闭关锁国的路,那只能为中国人民祈祷了,希望能够度过这个艰难期,或许5年,或许10年,或许更久。但我想无论何种结果,将来的中国都会更富有更强大,更好的和世界相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