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华夏经典2:华夏经典如何读 中

故事是历史的演义,逻辑是历史的抽象,故事与逻辑的统一,是历史故事的解的最大可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从生命演化的角度看,生命长青是基于生命的DNA传承和社会认知传承的,对此本博在历史是什么2:穿透生命的迷雾中做过详细的叙述。华夏传统历来重视生命的DNA传承和社会认知传承,对此有不孝以无后为大和照汗青的观点以做对应。太多现代人带着自以为的想法去理解上面两个“封建腐朽”的观点,尤其是照汗青,以点燃自己生命去照汗青的做法是绝大多数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因为太多现代人没能去理解生命是如何演化的,或者是没能去理解什么是生命。现代人的认知是局部的,离散的,割裂的,而照汗青需要站在生命演化的社会认知传承中去理解,需要站在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角度去理解,才能感知其中的意义。本博认为解读华夏经典应该站在生命演化的角度,以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对其做整体系统的把握。

易经,以天地人的阴阳流转去演绎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天地人的阴阳流转是理论上对生生不息的系统整体的总体把握,而在现实生活中又该如何去具体的把握生生不息呢?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在现实中表象为华夏人DNA传承的不息和华夏社会认知传承的不息,在儒家经典中分别有孝和仁、智、勇去对应生命的DNA传承和社会认知传承。

孝,是祖先崇拜和敬祖在华夏人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展现,是为了生命的DNA传承的,是华夏文化的精华所在,绝不是近代以及现代那些无智的小知识分子所理解的封建糟粕。孝,是华夏人站在生命演化的角度,是在现实生活中对生命的DNA传承的具体把握。在人类还没能实现生命的多态前,人类还没能脱离DNA传承的束缚前,孝在现实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因为孝是为了生命的DNA传承并能支撑生命的DNA传承,这也是为何孔子对孝高度重视,论语中关于孝的对答有十多条记述。当然孔子对孝的理解不是有子所谓的孝悌者不犯上作乱的错解,有子的错解就是家天下政治对论语的误解错解。包括曾子对孔子的一以贯之仅理解为忠恕而已,这说明孔子的那些弟子很多时候也不能准确把握其一以贯之的思想。一者,在孔子那里就是生命之演化,就是文明之生生不息。

以仁、智、勇为德的君子,是要去继承和传承华夏社会认知的。易经中的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及中庸的首句,三者是相通的,均以学和习的方式去继承和传承华夏社会认知,让华夏社会认知生生不息的以迭代而进化,层层递进的去弘远以广播,最后推进到“和而不同”的、“人不知而不愠”的大同世界。在此,生生不息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继承和传承的不绝,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广播四方;其二是继承和传承的不断升迁,由低到高,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的格物致知而化育万物。

孝和仁、智、勇是儒家对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传承的具体把握。道不远人,不可须臾离也,说明儒家的道要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中,要在现实的生活中去实际把握。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它们都是具体的,可传承的,能把握的,能与时俱进的,会随着生活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不是抽象的僵化的理论教条。

基于生命的DNA传承和社会认知传承的生生不息,华夏文明得以生生不息。华夏经典中不仅有对生命演化进程的理论上的总体把握,也有对生命演化进程中的现实的具体把握,还有关于生命演化进程的终极理念:“道,不同,不相”的、“和而不同”的大同,即便人类将来达到了生命的多态,脱离了DNA传承的束缚,还是需要世界大同的理念。本博理解的生命演化的终极也应该是“道,不同,不相”的、“和而不同”的大同。

华夏经典,是站在生命演化进程中以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高度去立论的。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就是生命演化进程的现实演绎,最令人赞叹的是生命的DNA传承和社会认知传承在华夏经典那里得到融合而统一,两者融洽而相互促进,没有任何裂痕。华夏经典,相比西方文化有着根本不同的视角。无论是理论上的总体把握还是现实中的具体把握,华夏经典都堪称是人类文明中的典范之经典。

悲剧的是,从生命演化角度而来的生生不息的华夏文化没能被后人准确的解读。在书籍书写困难以及知识传承困难的西汉前,很多古书籍没能得到保护而导致传承的断绝,秦始皇焚书更是导致现在能看到的很多古书籍是西汉时凭人的记忆默写出来的,在内容和篇幅的次序上应该会有改动或者漏记,这些内容上的变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对经典的准确把握。另外,对华夏经典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因人而异,和而不同,但对经典精神的总体把握不该有如此大的偏差。后人对经典的解读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陷入到具体的细节中而割裂经典的总体精神,或是基于此没能在总体上把握经典之神韵。

 

本文原创版权归本博和历史数据记录所有,欢迎转载,严禁抄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