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听了几个访谈,网上的链接又似有似无的出现了一些老照片、老电影,引起我怀旧的情绪。
网上的一组上海的老照片,勾起我的乡愁,也勾起对青春的回忆。整个上海的90年代我的记忆是缺失的,而那正是上海飞速发展变化的年代。我94、96、98回去过三次,但每次都只有短短的10天左右,连走马观花时间都不够。陪陪父母,探探亲戚,见见老同学、老朋友就差不多又飞走了。一转眼,30多年飞逝!
徐家汇:我20多年生活过的地方。我家离徐家汇咫尺之遥,最早的记忆是我外婆带我到华山路买菜、买锅碗瓢盆、日用商品 -- 我很小的时候,不会超过6岁,曾在华山路口的食品店门口弄丢过我外婆的一个布质木柄口袋,我记的好清楚,那是我第一次体会了惶恐的心情。小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怎么弄丢的。等发现手里空空的了已经太迟了;我妈带我布店买布做新衣、鞋店买新鞋;自己去新华书店、后来的音乐书店、文艺书店买书 -- 我现在书架上80年代买的书(我以前买书会在扉页上写下买书的日期)都是源自那家新华书店;徐汇电影院看电影、徐汇工人文化宫看演出;在那里有太多的记忆......现在有时还会回到我的梦中。
老式粮店:我家住的那条街上就有一家和这照片中的粮店很像的一家粮店。我从小就跟我外婆到那儿去买米、买面。米店也是老式门板的,有时去的早或去的晚正碰上他们刚开门或关门,我最喜欢看他们下门板或上门板,门板下有一凹槽,上、下时要对准地上的门槛。小孩子对凡是自家没有的东西都觉得稀奇。还有就是喜欢拿米袋兜着下米的漏斗,店员下米前喊一声“兜好了吗?”,答说好了,就听米哗一声冲进米袋,会觉得米袋越来越沉。兜不好的话米就撒到外面了,会讨来一顿骂。那时米是定量供应的,很珍贵的。还有就是买切面。上海人喜欢买每天新鲜制作的各种宽细不同的切面,拿在手里有股面香。吃面的日子也是值得小孩子欢呼雀跃的,因为不是日常。
辫子电车:家门口就有15路辫子电车,是最常乘的车。去我姨妈家就得乘15路然后换18路,都是辫子电车。我父亲每日上班就是15路,他几十年如一日,一大早6点就得出门,因为厂很远,在五角场。我有过不多的几次在15路电车站等他下班,并不是我当时和我爸有多亲,而是借着由头可以溜出家门在外多玩一会儿。不过等到了还是很高兴。我爸会牵着我穿过衡山路口的街心花园一起回家。我想他心里肯定是很高兴的吧?
五角场:我家住在上海的西南角,而五角场在东北角,正好成对角线。当时觉得五角场太遥远了。我父亲的工作单位就是靠近五角场,他每天上班路上要花费很长时间。我后来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就住在那儿附近,我骑车去他家,就像是要万里长征。图中的那个大圆盘,是我的噩梦。有一年夏天去过几次这位朋友家,烈日下骑车经过这个大圆盘,人都被烤出油来了!
上海图书馆:这位住五角场的朋友当时在上海图书馆工作。我因此也经常去图书馆。当时没有感觉,图书馆大楼其实是一幢非常精美也有厚重历史的大楼。我跟着朋友在里面探访过不少不对外开放的角角落落,纯粹是出于年轻人的好奇,而不是什么有意识的探索。如果是现在,肯定举着手机拍下无数张照片,还会网上搜索相关信息。
泥城桥、煤气包:北京西路、泥城桥路口,是星火日夜食品商店。这个路口我也骑车经过无数次。当年去我姨妈家、一位住在北站后面的老同学家、住五角场这位朋友家,都要经过这个路口。我沿着北京西路到了这个路口,大转弯上泥城桥。泥城桥上就可以看到煤气包。我知道我完成了一半路程了。过了泥城桥,一直骑到天目中路,小转弯,经过北站,再继续奔向我的目的地。
警察岗亭:以前上海比较大的交叉路口都是这样的交警岗亭,高高在上可以看的清楚,往往马路上还站着一位交警。两相配合,维持秩序。我家门口的衡山路口就有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在街心公园玩,就会傻傻的坐在那儿看半天也不觉得厌的。照片里的好像是南京路、西藏路口,最繁忙的路口之一。
弄堂即景:上海的弄堂是特色。但我对弄堂里的生活是陌生的,因为没住过。印象比较深的几次就是骑车去我那位住在北站后面的老同学家。因为要穿过几条弄堂。夏日里的情形就是和这照片里的一样,大伙儿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在弄堂里进行。我骑车穿过,大家泰然若素:吃饭的吃饭、聊天的聊天、看电视的看电视、吵架拌嘴的吵架拌嘴、躺躺椅上纳凉的纳凉、洗东西的洗东西...... 一派杂碎但很安然的市井生活图。这种情形现在也不大看的到了,国内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很多。但我很怀念那种嘈杂但亲切的氛围。
人山人海!
在油管上跳出的这部老片子,从来没听说过。因为看到女演员是黄梅莹,认识,就点进去看了几分钟,不太看得下去,太久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