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麦姐最新博文的第一句“错过几天来写她”作为开篇语。“错过几天来写”和网友不谋而合,“她”则是自己早前曾写过的一位名人。
荧屏风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电视机还没有完全普及,电视节目也显单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里有位风采初露的年轻面孔出现在了荧屏,吸引了大众的视野。她就是杜宪。
杜宪1954年生于北京。在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之前在坐落在门头沟的北京人民轴承厂的食堂工作。她1977年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播音组。随着老一代播音员们的退出,杜宪开始成为《新闻联播》的主要播音员,同时也成了中国大陆80年代的名人。
应该说杜宪是《新闻联播》史上最有观众缘的女主播 --- 刚出道即成为中国大陆老百姓非常爱戴的一位电视台播音员,且“老少通吃”。既受年轻人的欢迎与推崇,也受年长者的喜爱和待见。没有美艳妖娆,也没有风情万种,有的是淡淡妆、天然样,纯朴又自然。在那时观众的眼里,就杜宪最美。美得端庄,美得知性。
新闻播音员并无演技可言,也绝无其它娱乐节目里潇洒轻松、 幽默逗笑等收放自如的发挥空间,能在一个有限的平面中彰显雍容大气、端庄贤淑,首推杜宪。象她这般有观众缘的主播在被迫退出荧屏后,老百姓许久都不能释怀。记得我母亲在杜宪转岗后,看电视时还念叨过她好几次呢。说是杜宪留下的空缺在好多她那个年龄段的人心中很难有后来者所能取代。。。
黑衣出镜
1989年6月4日晚间,《新闻联播》是由杜宪与另一名男主播张宏民搭档主持,播报北京戒严,关于六四事件中国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开入天安门广场清场等新闻。杜宪当天身穿黑衣、语速缓慢 沉重,眼里似乎还闪烁着隐隐的泪光。。。那天我正赶在亲戚家吃饭,真切地看到了电视上播出的这一幕。第二天早上到了单位,大家议论的都是这件事儿,记得有一位同事说,杜宪的弟弟就在北京上大学,参加了学运(这件事儿不知她是道听途说还是确有其事)。因此她清楚那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被迫转岗
“黑衣出镜”事件后,解放军进驻央视,开始军管。杜宪因同情学生,不满对学生们的武力镇压而领受了一纸停止出镜播音的 “组织决定”,从央视荧屏上被迫消失,主播生涯就此结束。
杜宪被调到了央视经济部当编辑。她到经济部报到时,全体同仁离座起立欢迎,鼓掌长达数分钟,令杜宪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在那里当编辑,领导要求不能署原名,只能在节目的工作人员表上用化名:皓月。“皓月”本当高悬在夜空,却黯然消隐于无边的天际。。。
另奔前程
杜宪于1992年辞职离开中央电视台。随后与“梅地亚中心”签订了5年的工作合约。1992年9月至同年底,杜宪应邀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访问学者,丈夫陈道明随行。1992年底,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导演 郑晓龙和冯小刚邀请杜宪出演剧中王启明的前妻“郭燕”,当时陈道明已被定为饰演剧中的 David,和姜文等人已经进组。但由于此剧在拍摄前为了未来的收视率先声夺人,在国内竭尽全力地大造声势,闹得“动静”过大,引起了有关领导的“关注” , 一个被解职的电视新闻主播怎么能成为一个为大众引颈企盼的电视剧中的当红角色?这无疑对官方的意识形态防线是一种“挑战”。因此有传闻,如果杜宪入戏,将来《北京人在纽约》剧的播出可能就会有数不清的麻烦。不久后,杜宪和陈道明一道解约,离开了剧组。
杜宪回国后,继续履行与“梅地亚中心”的工作合同。1993年夏正式辞去“梅地亚中心”的职位,出任今日新闻广告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常州先奇影视制作中心董事长。1998年,杜宪又创办一家科技公司,任董事长。1997年开始,香港 香港凤凰卫视邀请杜宪加盟,她受聘出任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主持《只有一个地球》栏目,并先后任专题片《穿越风沙线》、《寻找远去的家园》等节目的监制和主持人。再在荧屏见到杜宪时,虽经沧桑,但气质依旧,永远坚守着一份波澜不惊的淡定与从容。。。
回归平静
感受了世间沉浮,经历了人生磨砺。风风雨雨,兜兜转转,杜宪最终又回归到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执掌教鞭,担当起培养播音主持一代新人的任务。 2002年,杜宪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任教。
当年被迫从荧屏退去时,杜宪35岁,32载春秋斗转星移,如今的她已近了鬓染飞霜的年龄,也早已悄然淡出了当初视她为偶像的大众视野。但一代人心中记住了她的名字,留住了她的身影。她是80年代中国电视的象征符号,亦以自己的浮沉为中国的新闻从业者划出了一道良心的底线。她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挥一挥衣袖转身离去宠辱不惊的背影,已被定格在了永恒。。。
下面是前段时间里看到的网上流出的照片,陈道明和杜宪荣升做了外公外婆。照片中陈道明和杜宪的女儿陈格抱着百天的儿子,一边是她的丈夫王力威,另一边是做了外婆的杜宪,她贴心地扶着外孙的头,脸上写满了喜悦 。。。
祝福杜宪!
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