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绝后的考试

空前绝后的考试

文/黄庆宏(飞鸿)

 

高考,是中国千千万万有高中毕业生家庭每年面临的极其重要的大事。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现代版。岁月流淌,虽然我参加高考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令人感慨万千。

 

由于父亲是个爱读书爱买书和爱收藏书的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和父母的教育,一直对读书很感兴趣。很小就羡慕上大学的人,心里总存在一个大学梦。

 

自上小学后,中国就进入了文革时期,大中小学各级教育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停课闹革命”的号召下,红卫兵运动兴起,批斗老师废弃课堂,大学也停办了。小时候的大学梦也随之梦碎,但是对读书的喜爱却一直伴随至今。

 

1973年上高中,时逢文革开始就被打倒的邓小平复出,他着重抓了科技教育和交通等方面的秩序恢复和整顿,使这些领域逐渐走向正轨,以至于我们上高中时要恢复高考的传言甚嚣尘上。所以,刚进高中的我们又燃起了希望。学校里也恢复了早自习晚自习,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盼望着高考能够早日恢复,我们也能凭学习能力进入大学殿堂深造。为了节省时间,我和一些同学甚至一度搬到离家并不太远的学校里的宿舍里住校。这种日子没过多久,谁知中央高层的内斗逐渐白热化,全国又掀起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政治运动,运动中在政治操作下出现过轰动全国的“张铁生交白卷”,“小学生黄帅日记”和“马振扶学生自杀”等几个事件,导致教育领域肃杀之气盛行。邓小平再一次失势,高考又一次化为了泡影。看着电影《决裂》里批判大学教授“马尾巴的功能”和凭着手上茧巴上大学的镜头,心里凉透了。同学们也陷入了空虚绝望。

 

1975年夏天高中毕业,大家灰溜溜地被一锅端扔进了“上山下乡”的洪流,到农村去“战天斗地修理地球”。这叫下乡知青。表面上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如同发配充军一般,想起中央文件中批判“571工程纪要”中提到的“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实在是感到悲哀。前途的渺茫和心里的酸楚无以言表。

 

那时虽然取消高考好些年了,却有“推荐”上大学一途。大学教育是在文革后期恢复的,学制为三年,口号是“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尽管如此,进大学仍然很吸引年轻人。虽然是“推荐”,但竞争也非常激烈。我们下乡的公社有100多近200知青,还有很多家在农村高中毕业回乡的“回乡知青”也都是竞争者。而一个公社每年上大学的“推荐名额”也就2~3人左右,能否争取到,实在是很难说。于是平时努力劳动,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图的是一个被推荐时的所谓“劳动表现”和“政治表现”的政审要求,另外就是靠各显神通了。

 

到了1976年,中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革在人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因为领导人的离世而结束。但是由于惯性,直到1977年,经过高层的内部博弈,由邓小平最后拍板,才决定恢复高考。这简直就是平地一声春雷,一下子唤起了全国年轻人的热情和期望。从9~10月间中央恢复高考的正式通知下来,到具体的高考日期(1977年12月),间隔就大约2个月的时间。一时间,有高考资格的年轻人纷纷投入备考,准备为改变命运奋力一搏。

 

我也向生产队正式告假,回到城里家中复习准备。父母亲也积极给予支持,到处帮忙收集高考资料和文革前的高考题,加上我自己保留的教科书和学习材料。有了这些,对自己帮助很大。因为我下乡以后积极劳动,很少缺勤,现在突然停止出工劳动了,所以乡下的一些农民对我返城复习高考很不满,让生产队副队长到城里来通知我回去参加劳动,我不为所动而拒绝了,说我完成高考自会下去参加劳动的。

 

经过短暂和紧张的复习,终于迎来了1977年冬天文革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因为文革十年停止了高考,一下子累积了十来年的高中毕业生,于是报名者甚众。据统计,全国范围报名参加1977年高考的达570多万。报道说连印考卷的纸张都不够,中央不得不四处调拨。

 

为了认真对付考试,参加高考前我对父母及家里人“约法三章”:我每结束一科考试,家里不得向我询问考试情况,因为我必须集中精力迎战下一科的考试,不愿意为上一科考试的得失去分心和浪费精力。等我全部考完以后再来讨论。父亲一听我的要求,也点头称是。为了避免实在忍不住要询问我,他找个差事在高考期前到外地出差。四川当年考的是四科,语文,政治,数学,理化(物理化学归为一科考),而且是先填报考自愿后考试,考完也不公布成绩。一共填6个自愿。因为我平时学习各科比较均衡,老爸担心我选择学文科会在未来的生涯中招惹文字麻烦,希望我走理工科的路。我听从了他的告诫,6个自愿全部填的是工科院校。在报考点,我见有人在填自愿表时填上“白大”,四川话白/北不分,平时大家都把“清华”“北大”挂在嘴上,那人把北大填成白大了。我在旁边心中暗想,这么填自愿,能考上吗?

 

每个考场共安排了50个考生。进入考场,环顾四周目之所及,考生各种表现都有:抓耳挠腮者有之,愁眉苦脸者有之,奋笔疾书者有之,摇头晃脑者有之,长吁短叹者有之,脸红筋涨者有之,甚至有写不了几行埋头做睡觉状的,也有提前交卷走人的。考完政治课下来,我后面的一位考生过来拉住我说:“我在后面见你不停地写卷子,怎么有那么多写的?我怎么就写不出来?”我只好说,“我也不知道写得对不对,反正写来充数吧。”

 

三天的高考结束了。接下来是难熬的两个月等待录取通知。多年的梦想,终于盼来了高考,努力没有白费,最后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从此告别了农村劳动,开启了新的人生。一家人欣喜不已,留下美好的回忆。多年后回忆高考,写下一首七律:

七律      忆77级高考

 

动乱多年废学堂,仅凭白卷跃官场。

丙辰秋日开新纪,高考寒冬启华章。

虽作知青书偶读,重临科试笔犹光。

苍天不负凌飞愿,录取传来喜若狂。

 

后来据统计,77级全国参加高考的一共达570多万,最后大学和大专院校录取27万多人,录取率只有4.7%左右,被称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批学生,加上半年后的78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经过激烈竞争入学的,同班同学中年龄跨越十几岁,有文革前毕业的三十几岁的老大哥老大姐(称作老三届),也有十几岁的应届高中生甚至在校高中生考上的。真是两届特殊的大学生。这两届学生入校以后在大学学习特别努力,因为他们深知考上大学的不易和经历了社会生活的艰辛。这两届高考,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这两届学生入校以后在大学学习特别努力,因为他们深知考上大学的不易和经历了社会生活的艰辛。这两届高考,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是的。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握手同龄人和同命运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