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没有规定, 1962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后”有规定但没有真正执行。
咋说?
中国的政策有时真管不到农村,文革前的大学里, 城市考进来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或近几届毕业生, 应该是没有结婚的,调干生例外。
但农村就不同了,农村本来结婚就早, 而且“定亲”甚至“娃娃亲”也很普遍,农村把“定亲”看得很重, 想变卦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个农村学生, 到县城读了三年高中, 若是考取了大学, 当然是男的多,不管哪儿的大学不管重点不重点,不得了啦!原先定过亲的,女方生怕这门亲黄了,就会紧紧地盯着, 甚至提出结了婚男孩子再去上大学,或者在这位新科大学生头几次放寒假时回家结婚, 绝大多数男孩子, 一旦离开了农村进了城市读大学, 外面的“花花世界”真精彩, 从内心来说不愿意过早地娶一个农村老婆, 意志坚定的,想方设法摆脱了那门亲事。
但是, 有一些不能说是意志薄弱,有点糊糊涂涂听娘老子的,而农村有些老人, 一脑子浆糊, 光想吧儿子拴在家门口,以为孩子在家结了婚, 就不会被分得远远的了,这类学生也许就在哪个寒假里就结了婚, 至于打没打结婚证不重要, 农村那时本来就不太认那张纸, 再说真的想要还不容易? 大队开个证明, 去公社民政员那儿另一个就成, 小两口去不去都无所谓。
还有一种, 男孩子本来就和这位订过亲的姑娘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大人不急他(她)自己都慌着想一起过日子,只要有人一提,事就成了。
还有些稀奇古怪的原因, 我中学有个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老广, 独生子(有姐姐在当地城里工作), 他考取上海的大学后, 姐姐觉得没有人照顾父母, 就作主要弟弟在老家娶个老婆, 家里既有了劳动力, 老父老母也有儿媳妇照应了, 于是这个老师就在大二寒假时成了新郎, 大三时做了爸爸,大学毕业到底说是命好还是命不好呢? 分到了上海, 那时的农村户口进城是一个字“NO”, 结果十来年的文革中间,老师拼死拼活, 终于和农村的老婆离了婚。
那么, 不是说1962年后有规定在校大学生不能结婚吗?对, 但记住,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里有一项:农村学生进了大学, 千万要抵制“一年土两年洋, 三年不认爹和娘”!
若是男大学生回老家向农村老婆提出离婚,若时女方有点本事, 公社一封信写到校党委, 控诉某某想做“陈世美”,哪个大学校方胆敢回当地“组织”:该生婚姻关系原本就违背了学校的规定, 校方无法处理?居多也就含含糊糊能混则混过去了。
如果这个男同学在学校不招校方待见, 这可是个整你的好机会啊!
所以这类已婚大学生, 有心找事, 也等毕业分配后到了单位再想办法。
大学生的能否结婚生孩子, 不可一概而论, 不过, 似乎女学生情况就比较特别了, 毕竟结婚可以瞒着学校, 生孩子就门儿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