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热拉克普尔之耆那教神庙
10月2日早晨,我们的旅行车驶出焦特普尔,继续南行。导游米罗,一位颇有学者风度的中年人,有着挺直的身板和含笑的眼睛,照例开始介绍今天将要进行的活动。印度人的英语颇为流利,但印度人的口音实在太重,那舌头似乎从来就没有放准位置,舌头卷曲,语音含混,连珠而出。还好,不断有人提问,终于还是弄清楚了今天的节目细节。
我们将前往热拉克普尔Ranakpur,去参观一座全印度最著名的耆那教神庙Jain Temple。行程约150公里,其中有部分山路。参观前有简单午餐,参观后继续前进100公里,到乌代普尔Udaipur的郊外住下,而且住两天。
印度公路质量不高,且必须穿越城镇,城镇均极为拥挤,导致有时候只能缓车移行,费时费力。但这样的低速,却给来自异乡的旅游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印度社会的好机会。他国的天地,迥异的风光,独有的人群,特色的穿着,在一遍熙熙攘攘的喧闹声中,在杂乱而又有序的街市上,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不少人举着相机,拍下感兴趣的场景。
花了将近四个小时,走完了150公里左右的路程,并进了午餐。大约在午后一点,我们到达了热拉克普尔附近的神庙景区。神庙座落于安納瓦利Aravalli 山脊里一处幽静的山谷中。此处,岗岭环列,高树掩映,绿道通幽,鸟声不绝,是一个清幽的所在。
图1
沿林荫道直行,迎面看见的是一座硕大而精致的大理石建筑,三层叠筑,造型独特(图1)。渐行渐近,目不转睛,只见神庙通体颜色白中带黄,横向排开,成排的小塔昂然耸立。在蓝天白云下,背衬青山,显得精致典雅,庄严肃穆,神性十足(图2、3)。如此瑰丽的建筑,与其说是庙宇,不如视为艺术大块,有着平生之所未见的精妙和奇异。
图2、3
在酷热的阳光下,大家耐心地听导游米罗的细细讲解,听完他的背景介绍后,纷纷迫不及待地戴上导游耳机,进庙参观。进庙有规矩,不得穿鞋,男士不着短裤,女士不穿短裙,面对神圣,自身亦需庄重。
于是,我等整衣脱鞋,屏心静气,拾级而上。一当入内,立即被纯白大理石的温润气息所感染,虽然外面骄阳似火,里面却凉气顿生,给人安静的内心感受。安静也来自视觉的震撼,视野所及,全是巧夺天工的雕刻,游览者们大都微微张着嘴巴,目不暇接地环视着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切。你看到的不是一件件小巧的艺术精品,整座庙宇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大观(图4-6)。
图4-6
神庙内部全为大理石构建而成,既美且壮,又精细得不可思议。立柱、横梁、穹顶、神龛、墙壁,无一不精雕细刻。神主、力士、妖怪,以至于花草、饰物,无一不诩诩如生。舞者、神女曲眉丰颊,面容安详,姿态优雅(图7-11)。能将大理石雕琢得如此轻盈,灵动,逼真,实在是鬼斧神工,非一般人力所为。
图7-11
我等怀着肃穆的心态,慢慢倘佯,或行或坐,左顾右盼,俯仰观赏。庙内僧人似乎不多,穿着和佛教僧人迥异,上黄下红,或通体全红,均赤足(图4, 12)。僧人安详,并不作法事,亦不敲打法器,更不烧香。整个寺庙充满着宁静神秘的气氛,参观者受其感染,均面容静肃,神态庄重,不少的人干脆席地而坐,似在冥想,发呆,走神(图13)。
图12、13
庙呈四方布局,内部宽敞,厅堂相通,且有庭院,庭院中绿树成荫。据说此庙内共有29座厅堂,1444根立柱,故又被世人称为“千柱庙”(图14、15)。
图14、15
印度被称为世界的“宗教博物馆”。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锡克教等外,还有耆那教等。耆那教现有信众一千二百万。在印度,此教按照信众人数虽不能排入前五名,但却着实是一个古老的宗教。耆那教创立时间与佛教相仿佛,也是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是当时新兴的刹帝利等级和知识阶级对祭司婆罗门的反抗。其创始人为筏驮摩那Vardhamana(约前599年—前527年),他是古印度著名的思想家,被教徒尊称为玛哈维拉(Mahavira,大雄)。
耆那教主张众生平等,秉持五戒(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相信有灵魂的存在,亦信轮回。认为人在浊世,灵魂受到污染,故需苦行消业,渡津(苦海)重生。据说,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母亲就是耆那教徒,甘地当年非暴力抵抗的思想和朴素生活的修为有他母亲的影响。
在参观中发现,一些神像显得十分神秘。如图16所示,此神像系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显示的是耆那教的渡津尊者之一 (24位尊者中之第23) 帕什瓦纳塔Parshvanatha和1008个蛇头的故事,尊者两旁还有蛇尾神女,不知该故事的原委,更不了解蛇在里面的涵义。我等俗人,对耆那教一窍不通,对里面安放的神像,只作艺术品看,属于俗世中的俗人参观者。
图16
据历史记载,此寺庙由一位名叫达纳•沙赫Dharna Shah的耆那教富商出资建造。某一日,达纳•沙赫忽得一梦,梦中看见了耆那教所描述的仙境飞车,于是发下了要建造一座飞车形庙宇的宏愿。他决心把梦中的景象付诸实施,于是向当时的国王热拉•库姆巴Rana Kumbha求助。国王支持了他的决定,把山谷中的一块平地里赐给了他,用来修建神庙。
图17、18
据说,把这个宏愿变为现实的是一位来自蒙达拉Mundara的叫迪帕克Deepak的建筑师。迪帕克深深领会了达纳•沙赫的梦境,把神庙设计为一座外观呈天空之车Celestial Vehicle(图17取自网络,致谢!)的四面体建筑,四方均有通道(图18取自网络,致谢!)。四方象征着首位渡津尊者Adinatha (Adi:1st ,Natha: Lord)Rishabhanatha观照四方, 通达宇宙的神力。此神庙建造始于1389年,花了50年以上的时间才完成,共用了近三千名工人。建成后,这座寺庙和所在的村镇就以国王Rana Kumbha)的名字命名为Ranakpur。
图19
不幸的是,在十六世纪莫卧儿Mughals王朝入侵印度时,这座精美的神庙遭到了破坏,甚至一度沦为土匪的巢穴。现在我们看见的一些无雕刻廊柱,即是后来整修时补建的(图19),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