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死亡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性死亡”(简称“社死”)一词在网上蹿红,不仅上了热搜,而且成了频繁使用的新流行语,甚至进入了日常用语。“社会性死亡”有诸多种解释。有一种通俗易懂:个体遭遇网络暴力后,陷入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倾轧的困境。是人被社会忽視、孤立或隔離的代名词。
国内近期似乎加紧了在网络上压制所谓的“劣迹艺人”,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全网封杀” - 包括相关作品下架、微博相关话题讨论关闭、将名字列为禁止搜索的关键词等。继艺人赵薇后,文化名人高晓松据传也遭受到了“社会性死亡”。
8月28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发布长文,罗列高晓松在节目中的多番与官方立场对立的问题言论,包括他曾在节目中称“说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并不准确”,“听党指挥的军队叫党卫军”,以及透露自己在在某一年8月15日——中日战争终战纪念日——曾经参拜靖国神社,并说当中祭奠的“不(都)是战犯”。文中罗列并作出反驳的高晓松其他评说历史的言论还包括“洗白”蒋介石为“抗日派”、称张学良“导致九·一八事迹”以及称明朝将领郑成功为“如假包换的大倭寇”和吹捧印度的“民主” 等等。
这家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机构在微博上发布的长文,批判高晓松在网络脱口秀《晓松奇谈》当中发表的众多历史解读言论“抹黑历史文化”,带有“历史虚无主义”的“私货”,并斥其“包藏祸心”。
据称,在近日的微博上,有关“社会性死亡”话题已达2.1亿阅读量。这也让人们见识到:在社交媒体时代,借由网络舆论的力量来占领道德高地,或者让人“社会性死亡”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
在这网络时代,“社会性死亡”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提升日渐退化的自我思考和辨别能力。否则,你可能会被“社会性死亡”所淹没,或成为下一个事件的主角。
高晓松说话肯定会有错,毫无疑问。但我同意下面的观点:
人是变化发展的,三观在不断地被重塑。以往支持的观点,如今很可能被批判。社会也在发展,当年流行的一些观念,如今很可能就成了“沉疴旧疾”。人类的对话和互动是短暂的,这是我们思考和谈话的自然方式,但很遗憾,在互联网“考古”中这些却总是被过分强调。恶意解读、断章取义、上纲上线、编排故事,越来越多不理智的行为让人们不敢发表不同观点和不能全方位交流。当一个人表达看法过分考虑将来的后果时,就不可避免地朝着安全的方向发展。安全则意味着统一、中庸或一种声音。
二零二一年九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