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会、著名的故都、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约80多万,是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曾是缅甸王国最后的国都,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曾在此和日军激战,古皇宫被日军炮击,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今的曼德勒居住着太多华人,有人说她俨然已是中国的殖民地了。 白驹过隙,风卷云舒,曼德勒承载了太多沧海变迁。不过红色宫墙仍在,蜿蜒的伊洛瓦底江绕城而过,还有佛迹、文化、田园风光…… 曼德勒仍是缅甸中部的一块美玉。
从海霍飞曼得勒只要30分钟,我们的飞机却晚点了3个多小时。在候机的时候,有幸和一位中国的水电工程师相遇。旅行的乐趣,不仅仅是一路风光的旖旎,还有在山水城乡的变幻之中,邂逅形形色色的人。来自大连的牛先生夫妻俩都在缅甸建设水电站。他告诉我现在一般中型水电站2年可以建成,然后培训当地工作人员1年,就移交给当地政府了。我们虽然来到缅甸没有几天,但所到之处每天都要停电,造成许多的不方便。我请教牛先生是不是你们的水电站造的太少,或者质量不好,牛先生的解释是中国的全套水电设备已是世界先进水平,问题是当地人的素质太差,只要中国人一走,很快设备就出问题了,他这次到曼德勒就是去接刚从国内运到的替换零件。我问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行,会不会是政府开后门,招了一大帮自己的亲朋好友。牛先生说那倒不是,缅甸有专门的训练局,招收的水电站工作人员都是大学毕业生,但是按照牛先生的看法,缅甸大学毕业生的水平还不如国内的高中生,你今天告诉他的事,明天他就已经忘了,唯一的好处是人忠厚老实,你再怎么骂人,他们也不会生气,更不会记恨。记得在非洲旅行时,欧洲人对非洲员工也有类似的评价。我不知道19世纪中国第一批现代化工厂中的洋人工程师是如何评价本地员工的,但我想如果让大清王朝的新科举人,进士老爷们来操纵当时的蒸汽机,他们的表现不见到会比现在的缅甸员工好多少。
曼得勒机场到市区有48公里之遥,出租车的价钱一定不便宜。牛先生的公司在曼得勒有办事处,有车来接,我们就老实不客气一起上了车。世界到处走,真正直接沾到祖国的光,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在曼德勒住进Royal Guesthouse,这家被“孤星”推荐的旅馆生意很好,我们运气不错,住进最后一间空房。带空调,卫生间的客房价钱不贵,还包早饭。
第2天一早,我们照例租了两辆自行车上路。市中心最引人注目的是皇城,皇城呈正方形,边长2英里。四周是护城河,河宽60米,深一般有3米。河水引自伊洛瓦底江,通过闸门控制进水量,水是流动的活水,清澈见底。以前没有自来水的年代,附近的居民都是喝皇城护城河的河水。护城河内四面城墙全部使用红砖砌成,城墙高8米,城墙宽3米,城墙正门上方建有高大的城楼,远远望去和中国的古城墙十分相似,唯独城楼四角高高翘起的飞檐和尼帕尔的神庙如出一辙。皇城四面的正门之前有桥跨过护城河与外城连接。以前使用吊桥,现在使用普通木桥,但是西面的桥没有了,因为缅甸的末代帝王帝波夫妻在英缅战争战败后,被英国人押去印度流亡就是走皇城的西桥,皇城的西桥成了缅甸不堪回首的亡国之桥,在修复皇城时,缅甸人宁可少一座桥,也不愿再重修这座伤心桥。
皇城中最重要的无疑是皇宫,但皇宫在皇城里面只占小部分地方。走进宏伟的皇城城门,感觉不像走进皇城,而像走出皇城,回到山野之间,树木郁郁葱葱,有一些寺庙和许多普通人家散居其中,零零散散的木结构建筑看起来普普通通,有很多屋顶甚至使用现代工业用的镀锌铁皮板,水泥柱子也有见到。还有部分地方是禁区,这是缅甸军队的驻地,很多政府官员也住在里面。进入皇宫,两侧摆放着醒目的古老火炮,就和北京故宫以及八达岭长城脚下摆放的那种大炮一样,这种乌黑厚实的圆筒大铁炮,让人看了总会想起鸦片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那段苍凉的历史,充斥着东方古国对西方列强大兵压境的辛酸无奈。怀着看到火炮之后的悲愤心情,顺阶梯而上,就到了皇帝陛下接受朝拜的大殿,的确富丽堂皇,处处金光灿灿显示着皇家的气势,大殿之上是帝波王和他皇后的蜡像,也摆放了很多皇帝使用过的东西,无非是些金银器皿,大殿后面后商议国事的议事厅,两侧有很多侧殿,议事厅后面是皇帝的起居殿,后面是皇后妃子们的住所,再往后是宫女等的居所,但是都不允许拍照令人十分扫兴。
出皇城北门就是曼德勒山,山虽然不高,满山草木一片葱茏,座座佛塔耸立,金光闪闪,自有其不凡的气势。按照缅甸人的惯例,我们脱了鞋子,赤脚上山。从山脚下沿着山坡逐级而上,有三条各3000多级的石阶路通到山顶,沿途有八大寺庙,比较著名的有素当卑佛塔等,相传释迦牟尼曾到此讲道。 上山的石阶被太阳晒的微微发烫,我们走走看看,化了约一个小时,总算来到山顶,这时脚底板已经有些隐隐作痛。这里是一个印度教的神庙,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之间斗拱相连,回廊贯通,柱子上用玻璃镶嵌成棱形的图案,在下午的阳光下夺目耀眼,晶莹剔透,说是印度教的庙,柱子上的图案却充满了伊斯兰文化的神韵,令人困惑不解。
从高处向下眺望,著名的缅甸母亲河伊洛瓦底江从天边宛然而来,弯弯曲曲绕过曼德勒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山前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古道陀石经院,729座白塔排成一片浩浩荡荡的方阵,亭中各有一方石碑,上刻全套三藏经,是1873年敏同王在第五次佛经结集时镌刻和建造的,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书”。 当年,敏同国王曾召集2400名和尚以接力的方式诵读经文,足足耗费6个月,才将这本浩瀚的大书念完。目光右移,方方正正的皇城静卧山脚历历在目,李煜的虞美人仿佛在耳边响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曼德勒是贡榜王朝的首都,1753年缅甸王壅籍牙统一全缅甸,1766年缅甸王壅籍牙的次子孟驳把首都从瑞冒迁至曼德勒,1857年敏同王开始修建曼德勒皇城,1859年竣工。这么宏伟的工程在短短2年时间就修建完成,说明历经两次英缅战争的缅甸在当时还是很有实力的。在修建皇城的同时,敏同王时代在曼德勒修建了几千座大大小小的佛塔,这些佛塔基本存留至今,使曼德勒享有千塔之城的美称。但曼德勒这个时期的繁华,只是缅王朝灭亡前的回光返照而已。缅甸从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开始,节节败退,仰光早已经失守,1826年英军兵临曼德勒城下的杨达波村,敏同王被迫签订的《杨达波条约》,缅甸交纳1000万卢比的赔款,承认曼尼普尔,卡恰尔,贾因提亚为英国领地,把丹那沙林、阿萨姆和阿拉干割让给英国。1852年,第二 次英缅战争爆发,英国占领缅甸南部沿海,将勃生,勃固,若开,德林达依合并为缅甸省,归属印度联合省管辖。缅甸修建曼得勒皇城的时候,缅甸的半壁江山已经不在了。 和清朝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修建颐和园一样,国家就要灭亡了,皇亲国戚仍在营造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甚至野心勃勃想攻打处于法国控制下的泰国,这些不自量力的愚蠢作为无疑加快了缅甸贡榜王朝的毁灭。而且缅王朝的内斗,比起当年清王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当时对英国的战争中,敏同王的弟弟加囊亲王,人称“加囊明达”,在抵抗英国入侵的战 争中掌握兵权,外敌当前,加囊亲王在前线奋勇杀敌,屡立战功,敏同王有意把王位传给加囊亲王。敏同王的意向在以帝波王子为首的众王子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这些侄子们都明白在叔父加囊亲王除去之前,他们谁也不可能继承王位,于是他们不顾国难当头,处心积虑要除去加囊亲王,以保证自己有可能继承王位。在大家商议过程中,加囊亲王的女儿偷听到了他们的密谈,她慌慌张张跑去报告加囊亲王时候,被王子们发觉。他们抓住这位王子妃,用舂米的臼把她犹如舂米一样砸死,最后这伙人如愿以偿,施展阴谋将战功赫赫的叔父杀害。
叔父加囊亲王死后,敏同王的100多个妃子和她们如狼似虎的王子们就开始了又一轮殊死的争斗,结果是懦弱的帝波王子在其强悍的王妃和母后的鼎力支持下,赢得了王位。正在他们弹冠相庆时,英国人可没有闲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次英缅战争很快就爆发了,这夫妻俩对付自己兄弟姐妹是行家里手,面对英国人的洋枪洋炮可就傻眼了,这时能征惯战的加囊亲王已经不在,军队里有能力的大将也都被当成异己除去,刚一开打,缅兵顷刻溃不成军。1885年,英军兵临曼得勒皇城脚下,帝波王夫妻这时候没有了狠劲,只得宣布投降,缅甸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就此终结。
曼得勒山上的一草一木,当年就曾经见证了这些风风雨雨,策划于密室的刀光剑影和驰骋于大地的金戈铁马相交织,演绎出多少荣辱兴衰的动人故事。今天,又有谁能够在看到这些雕栏玉砌,草木斜阳时候,真正体会到当年末代王朝人们撕心裂肺的感受呢?
在曼得勒的第3天,我们雇了一辆出租车郊游。去看位于城南的1.2公里长的百年柚木大桥之外(U Bein Bridge,建于1851年),一路上还看了许多庙宇,去欧洲看教堂,来亚洲看庙,这句话是一点不错的。但从早晨看到傍晚,视觉疲劳不说,曼得勒城里城外的大庙小庙,香火鼎盛的庙,被废弃的庙,山上的庙,水边的庙,在脑海中搅成了一团,真正影响深刻反倒不是宏伟的寺庙,高耸入云的佛塔,金光闪亮的菩萨,而是笃信小乘佛教的缅甸民众。尽管他们微薄的收入连应付日常生活都捉襟见肘,但他们却甘愿将自己整个生活重心,甚至金钱投注给佛陀,以赤脚行走表达对佛的尊敬,购买金箔为佛加身,踊跃捐赠以示虔诚,以致出家献身佛法,他们相信今世对佛的奉献,会在来世得到回报,继续受到神佛的守护。
在离柚木大桥不远的寺庙(Kyanktawgyi Paya),每天上午10点半,1200个和尚排队领食进餐的场面蔚为壮观。身着深红色袈裟的和尚,排成2条长龙般的队伍依序走进寺庙前的院子,由当地民众代表给和尚分餐,领餐时他们会将袈裟密实地缚住臂膀,代表对信徒布施的重视与感恩。上百个西方旅游者端着大大小小的照相机,录像机在周围忙个不停,但和尚们视若无睹,不卑不亢地享受着自己一天中的正餐,白米饭加红烧肉,煮黄豆,炒青菜,炒扁豆,每人还有1只桔子。不知道其它寺庙的和尚吃什么,这儿的和尚伙食真的不赖。缅甸和尚的作息时间也很有特点,他们早晨5点起床,梳洗打扫,吃一顿简单的早餐,然后整队上街化斋,化斋所得由寺庙集中处理,11点吃一顿正餐,除了下午4点有一次集体诵经,其余时间都以自习为主。就我们亲眼所见,和尚们有人在学英文,有人在学缅文,甚至有人在学中文。在东南亚,寺庙是大部分穷人的启蒙学校,柬埔寨的现任总理洪森就是年轻时在寺庙中受的启蒙教育。和尚们没有晚餐,吃完11点的午餐,下一顿就得等第2天的早餐了。我们问和尚为什么这样安排?难道你们不饿吗?回答是当然饿啦,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这可是上千年的传统了。虽然和尚们一天只吃2顿,但人人身体都很壮实,精神也很旺盛,我们在缅甸到处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营养不良的和尚。我想对这些年轻力壮的和尚,大概是需要一些饥饿感来平衡旺盛的性欲,减掉一顿晚餐,不但可以降低寺庙的经营开支,应该还会减少许多其它的麻烦。
下午我们来到离曼得勒约20公里的因瓦(Inwa),公元1284年,缅甸的蒲甘王朝为元朝忽必烈的铁骑所灭,缅甸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之后的战国时代,孟族在南部建立起勃固王朝,禅族在北部建立了阿瓦王 朝,于1364年定都现曼德勒附近的因瓦。公元1386年,两个王朝间爆发战争,历史上称为四十年战争,两国国力因此消耗殆尽。公元1555年,阿瓦王朝被后起的东吁王朝所灭。因瓦也从此走向没落。1838年的地震更令因瓦彻底荒废。出租车只送我们到河边,坐私人小船渡河,另雇马车游览其间。走进因瓦,仿佛被送进了时间的隧道,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已经变成今日的农田和棕榈林。全木结构的寺庙和佛塔,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木板墙面已经有许多缝隙,栏杆的木头已朽坏只剩空心,但其优美的造型和精致的浮雕让人不难想象当年的辉煌。倾斜扭曲的瞭望台有27米高,被多次地震破坏仍屹立不倒,爬上高高的了望塔,因瓦古城的废墟远远近近地散落于地平线上,绿色的棕榈树之间,满目废墟却又处处充满了生机,这是个犹如电影场景般不真实,却充满了趣味对比的地方。太阳渐渐西斜,因瓦的原野一片寂静,如血夕阳之下的寺庙佛塔朦胧迷离,时间的嘀嗒声依稀可辨,空气中弥漫着神圣的苍凉,如梦似幻之境,令人陶醉,引人遐思。
当天晚上我们搭乘9点的火车赴蒲甘,我们往常旅行首选汽车和火车,为的是能有机会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缅甸的公路和铁路都烂的一塌糊涂,从仰光到茵莱湖700多公里的路,汽车要走20多个小时,火车则要近30个小时,所以我们在缅甸的旅行选择了以飞行为主的方式,但又不想完全放弃陆地旅行,特别我这个火车迷,总想尝尝缅甸火车的味道。从曼得勒到蒲甘约270公里,火车运行从晚上9点到明晨6点。缅甸的火车没有卧铺,只有2等软座和3等硬座,外国人只能买2等软座。我们傍晚8点半赶到车站时,车厢里已经座无虚席,都是当地民众,还好是对号入座,我们凭票把自己的位子给要了回来。虽然灯火灰暗,还是看得出这2等软座车厢实在破烂不堪,我们的座位后高前低,坐着老是往下滑,我只得跑下车去,捡上来几块石头垫在这“软座”的下面,总算把位子给垫平了。谁知9点钟正列车一开动,整个车厢像个大摇篮一样晃动起来。在20多个国家坐过火车,只有苏丹的火车和缅甸的一样破烂,要讲摇晃的话,无疑缅甸的火车还更胜一筹,苏丹的火车只是左右摇晃,缅甸的火车不但左右摇,同时还上下颠簸,利害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在车厢里走动,大家都紧紧地抓住座椅靠背,老老实实地坐着一动不动。就是因为铁轨的状况太差,火车只能以平均30公里的时速前进,虽然速度很慢,但车厢摇晃颠簸的太厉害,给人的感觉却好像是列车正在风驰电骋般地向前飞奔,就是迪斯尼乐园的过山车也创造不出这样的奇特效果,这也是缅甸令人难忘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