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

 

钱学森: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一生中有许多荣誉称号,如:“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等等,但最能体现他重大人生价值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这个称号。1911年12月,钱学森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钱学森的祖父是杭州经营丝绸的商人,有良好的文化教养。钱学森的父亲叫钱均夫曾东渡日本学习,目的是学成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1910年,钱均夫回国,在上海成立“劝学堂”,教授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对钱学森一生影响较大的是他的岳父蒋百里和妻子蒋英。钱学森与蒋英1947年在上海结婚。婚后,蒋英不仅无条件对钱学森事业支持,还深明大义,鼓励、帮助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国工作。钱学森回国后,蒋英承担了家庭和子女教育等一切,为钱学森解除了后顾之忧。钱学森说:“我和蒋英结婚44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在1950年到1955年美国政府对我迫害期间,她管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

钱学森在美国学工程到工厂去实践时,看到美国航空工厂歧视、刁难中国知识分子,内心十分难受。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人争一口气,证明中国人并不笨,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优秀的。促使钱学森尽快踏上归国之路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当这个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内心十分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但他们的回国之路却障碍重重。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大肆迫害共产党人。美国军事部门怀疑钱学森是共产党,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这使他非常气愤,回国之心更加迫切。当他向美国政府提出回国请求时,却遭到拒绝。根本原因是美国政府认为钱学森已经掌握了尖端军事科学,了解美国军事机密。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美国不仅不准钱学森回国,还对他进行政治迫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把他拘留在特米那岛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巨额保释金才释放他。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硬说里面有机密材料。打包之前,钱学森本已叫他们检查过。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才表示:没有查到任何机密。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受到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监禁钱学森。中共中央特别关注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决心帮助钱学森达成回国心愿。

1954年4月,周恩来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他指示外交官: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与我们疏通关系,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以帮助钱学森回国。恰在此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了钱学森从美国辗转寄来的信,信中的内容是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这封信很特殊,是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在比利时亲戚(蒋英妹妹)的家书中,夹带给陈叔通副委员长,目的是摆脱特务监视。陈叔通收到此信后,立即交给周恩来。周恩来看后高兴地说:“据此完全可以驳倒美国政府的谎言!”他立即让外交部把信转交给正在日内瓦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王炳南,并指示:“这封信很有价值。这是一个铁证,美国当局至今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你要在谈判中,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 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一开始,王炳南首先通报说:中国政府在7月31日已经决定提前释放阿诺维等11名美国飞行员。接着提出:你们应该立即放钱学森回国。约翰逊仍然说:“没有证据表明钱学森要归国,美国政府不能强迫命令。” 约翰逊话音未落,王炳南便将钱学森给陈叔通的信拍在他面前,说:“既然美国政府早在1955年4月间就发表公告,允许留美学者来去自由,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在6月间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呢?显然,中国学者要求回国依然受到阻挠。”约翰逊看信后满面通红,无言以对。美国政府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回到祖国怀抱。他回国不久即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钱学森也立即投入到发展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的工作中来。1956年1月,国防部专门安排钱学森在积水潭总政文工团排演场礼堂给我军高级将领讲了三次火箭导弹技术。钱学森给大家讲了许多制导的原理,其中包括洲际导弹的制导原理。他说导弹是在制导系统,也就是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下才能精确命中目标。导弹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战略武器。对于中国来说,制导技术在短期内易于突破。他的讲话,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许多科学知识不多的老将军都听得津津有味,也十分振奋。不久,周恩来邀请钱学森在中南海怀仁堂给中央领导讲《关于导弹武器知识的概述》,听者是国家总理、副总理和各部委的部长。钱学森在讲演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制造出自己的火箭。我建议中央军委,成立一个新的军种,名字可以叫‘火军’,就是装备火箭的部队。”正是在钱学森这一建议下,中央军委此后建立了“第二炮兵”。

钱学森的讲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普及了导弹知识,推动了导弹研制事业的进程。他本人也为发展中国国防科技投入了全部精力,在夜以继日的科研中推出许多最新科研成果。1956年他参加中国第一次五年科学规划的确定,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1960年6月10日,也就是苏联专家从中国撤走仅仅17天,在钱学森的领导下,中国用工程控制论作为指导,用国产燃料发射了第一颗近程弹道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钱学森在殚精竭虑发展中国国防科技的过程中,也做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创造。钱学森1954年发表《工程控制论》,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回国后他发展了这一学科。他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他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取得了许多新成果。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成为了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1962年他在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钱学森提出了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的建议。一个个重大科技成果,一个个重要科学贡献,在钱学森为国家富强奋斗过程中产生,它充分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知识分子,只要把自己的命运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结合在一起,他们的价值就是无法用具体数字估量的。

1959年,钱学森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毛泽东: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钱学森回国不久即受到毛泽东的接见。那是1956年他写出《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不久,周恩来陪同他到中南海菊香书屋见毛泽东。一见面,毛泽东就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呢!”毛泽东称他“学森同志”,让他又高兴又激动。毛泽东对钱学森说:“你那个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我仔细看过了。写得很好呀!”在这次见面谈话中,毛泽东告诉钱学森:我们国家决定根据你的工程控制论,组织各个学科各个部门一起奋力搞导弹,请你这个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来牵这个头。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导弹、卫星试验基地,也请你当负责人。

这次见面后,毛泽东又请钱学森和其他一些科学家到菊香书屋,当面谈火箭和导弹问题。钱学森到时,毛泽东热情地指着自己身旁的一个座位说:“学森同志,来,来,坐这儿来。”毛泽东说,“请你根据你的工程控制论谈谈火箭导弹问题吧!”毛泽东显然对钱学森用他的工程控制论指导建造的火箭导弹有着特殊的兴趣。钱学森向毛泽东介绍了关于火箭和导弹的问题,并且表示:如果苏联遵守我们签订的协议,他们提供的模型尽早运来,我们在三年五年之内就会有一个大的突破,争取把第一枚导弹打上去。因为我们对工程控制论的研究,远远走在他们的前面,而研制火箭导弹是无论如何离不开工程控制论的,可以这样说,离开工程控制论,火箭导弹的研制工作将寸步难行!如果他们拖拖拉拉,我们也不怕。至少我们有火箭导弹的理论基础,有比较完善的工程控制论作为指导……根据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我们准备先搞出图纸和模型,在不依靠外援的基础上拿出我们自己的东西。就像刚才总理说的,我们搞火箭导弹,包括搞卫星,要有立足于国内的思想准备,当然这里最重要的是全国大力协作,使工程控制论的研究更趋完善。

听了钱学森的介绍,毛泽东非常兴奋,插言道:“学森同志,你谈得蛮好呀!现在我们搞尖端技术,也是在打硬仗,打一场工程控制论的硬仗呢!我们过去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为什么取得胜利,就是运用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略思想。学森同志,实际上,这也是你的工程控制论在军事上的运用,只是当时没有这个名词罢了!”正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集中了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兵部队、工程技术人员,迈开了独立自主研制战略武器的步伐。而在此过程中,钱学森作为主要领导人兼首席科学家,起了别人不能起的关键作用。1960年,苏联撤走了援华的全部专家撕毁全部257个科技合同,包括给我们提供原子弹、火箭、导弹样品的合同。但中国研制战略武器的工作一天也没有停止,速度也没有减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钱学森在此过程中做出了无人可以替代的重大贡献。由于他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这20年时间,使原本军事特别是战略武器十分落后、综合国力不强的新中国,急起直追,迎头赶上了世界战略武器先进国家,具备了有效的核反击能力,综合国力迅速上升,使当时险象环生的中国国家安全得到保证,也使新中国在短时间即跻身世界大国行列,形成了世界大三角。从这一点看,钱学森对国家的贡献之大,怎么说也不为过。他的作用和影响已经不局限于中国,而是世界性的。

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钱学森一生追求进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境界,追求人格完美。他生前说过:“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钱学森真诚向人们坦言:自己坚定不移地信奉马克思主义,信奉社会主义。他说: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还说: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啦。钱学森曾风趣地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苍蝇习惯!
Parkbrooke 发表评论于
怎么不说他背书亩产万斤气功大师的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