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检查让心脏病显形
常见的物理心脏检查一般分6种,心脏彩超、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冠脉造影、放射性检查、磁共振,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1,心脏彩超(ECG,Echocardiography),主要用于观察心脏的结构与运动。人的心脏可以理解为四个屋子(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屋子之间有墙(心肌)相隔,而房门(瓣膜)则是血液在房间中穿行的通道。门的大小、墙壁的厚度都有一定的正常范围,一旦出现问题,就代表有心脏病了。而心脏彩超,就是负责观察这些屋子、墙与房门结构的。心脏彩超属于超声检查的一种,不过比起普通的B超,彩超能看得更清楚、更精细,且能了解血流方向、血流速度,能清楚地发现心脏结构异常,比如腔室大小、房壁厚度,还有瓣膜是否存在关闭不全、狭窄、脱垂情况,且能观察到心脏泵血的能力以及心肌的运动情况。
2,心电图(ECG,Electrocardiography),主要用于观察心脏的节律。心脏可自发性跳动,除了跳动次数有一个正常范围值,跳动的节律也很重要。正常人的心跳会像时钟一样精准,且心房与心室有规律地先后跳动。如果时常多跳一下少跳一下,就可能罹患心律失常了,大部分心律失常只会稍微影响心脏的供血功能,让人不舒服,不会有致命影响。常规心电图会用曲线描绘被检查者的心脏电活动情况,医生根据这些曲线就能获知心脏节律是否有问题。除常规心电图,还有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前者能 24 小时监测心跳情况,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运动心电图则是获取心脏在运动时的状态,如有没有心肌缺血等。
3,运动心电图(EECG,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m),即跑步心电图,或心电图运动试验,亦有称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通过一定量的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对已知或怀疑患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进行临床评估的方法。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虽然该试验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但由于其简便实用、费用低廉、无创伤、符合生理情况、相对安全,因而被公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检查手段。运动试验引发心肌梗死和死亡几率为0%~0.005%,是比较安全的。
4,冠脉造影(CAG,Coronary Angiography),用于观察心脏冠状动脉的情况。冠脉造影是一项风险较小、相对安全、在局麻下进行的手术。如果说人的心脏像栋房子,冠脉就是为房子供水的管道。冠脉分布在心脏外面,为心脏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要了解这些冠脉的情况,就需要用到冠脉造影。通过造影剂,在 X 线下,医生可以清晰看到冠状动脉的粗细,以确定后续的治疗。
5,放射性检查(RE,Radiological Examination),包括心脏的CT、冠脉CT、大血管CT以及心肌核素检查,一般很少用。以心肌核素检查为例,它是将一种低能量、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注入心血管内,通过闪烁照相机来观察这些核素在心血管上积聚的多寡,以及数量变化等来判断心脏疾病,可评价心肌及心室功能等。
6,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方法。磁共振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技术,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心脏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扫描视野大,可获各个方位及不同角度的斜断面图像,已成为无创性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可显示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心肌灌注及心肌活力,评价心肌梗死范围和程度。对心脏瓣膜疾病不仅能全面判断房室和大血管形态、结构和功能,还可对心脏瓣膜功能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限制型心肌病和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病变,包括狭窄、阻塞、夹层、壁间血肿、动脉瘤等,已成为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对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用于大血管畸形的诊断及补充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在诊断先天性复杂或复合畸形的不足,可评价外科根治术或减轻症状术治疗的效果和术后随访。
进行磁共振检查前,应去除身上带的手机、呼机、磁卡、手表、硬币、钥匙、打火机、金属皮带、金属项链、金属耳环、金属纽扣及其他金属饰品或电子物品。否则,检查时可能影响磁场的均匀性,造成图像的干扰,形成伪影,不利于病灶的显示;而且由于强磁场的作用,金属物品可能被吸进核磁共振机架,从而对非常昂贵的磁共振机造成破坏;另外,手机、呼机、磁卡、手表等物品也可能会遭到强磁场的破坏,而造成个人财物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