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说西方经济世界首屈一指,美国和盟友加起来的GDP几占全球50%。可往回看,美国鼎盛时期一国的GDP就所占世界56%(下图 wikimedia)。2021年美国占世界GDP的分量已降至约25%,就这样还需将其中大部份资源用于应对中国大陆崛起,因此对捍卫欧洲颇感力有不逮。

显然,普京看到了美国的尴尬,和出手的机会。在与中国大陆发表共同声明(下图 REUTERS),结成某种程度的准同盟后,普京踌躇满志地实施了对西方国家的军事勒索 -- 入侵乌克兰。但是,令普京惊鄂和沮丧的是,美国非但未因他/俄罗斯的挑衅而规避退缩,反而纵横捭阖,应对自如,趁势将曾经持怀疑摇摆态度的国家纳入麾下,与欧盟关系更加坚如磐石,让俄罗斯分外孤立。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开启了重建美国影响力的故事,欧洲盟友不再怀疑美国的力量,帝国昔日的权威正重返华盛顿,尽管美国仍在努力扭转自己的衰落。

我们处于一个正分崩离析的旧世界和一个尚未完全成形的新世界之间。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吉恰尔迪尼(Francesco Gucciardini)指出了这种时刻的危险:“如果你看到一座城市开始衰落,一个政府正在改变,一个新的帝国正在扩张,”他警告说,“小心不要误判这些变化耗费的时间。” 今天,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东升西降”趋势。中国这个新大国的崛起显而易见,但它何时、甚至是否真能取代美国难以预料(下图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而无可争辩的现实是,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大多数欧洲国家,尤其是对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来说,美国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确,英国和法国在俄乌危机中向乌克兰提供的支持弥足珍贵,但其影响和效力却与美国的支持不可同日而语。欧洲安全的支柱几乎没有变化,欧洲的“三巨头” -- 德国、法国和英国,所能够扮演的只是协调角色:德国是经济杠杆,法国是外交领袖,英国是情报和军事鹰派,而美国则是能一定乾坤的统帅。正因如此,德国新总理斯科尔茨(Olaf Scholz)上任即赴华盛顿,接受“乔老大”(big brother Joe)的指教,并听从美国的建议在俄罗斯入侵后,让Nord Stream 2马上停摆(下图 VOA)。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忙于充当华盛顿和欧洲之间的外交桥梁,极力游说普京与“乔老大”就乌危机会晤洽谈。

要知道,法国马克龙总统一直以来都认为,欧洲需要为自己的防务支付更多费用,乃至建立自己的欧洲军,使欧洲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干预,而无需美国支持。可法英干预利比亚行动失败;法国耗费九年时间打击马里圣战分子却无功而返的事实让马克龙明白,在军事上脱离美国的想法是荒谬的。军事以外的经济,美国更是 on top -- 欧洲人虽然有欧元,几乎无人认为它能与美元匹敌,而美国的创新经济则让欧洲都难以望其项背。乌克兰危机进一步打掉了马克龙建立欧洲军的幻想,强化了美国的主导地位,美国拜登政府对这场危机的保守管理既明智又令人钦佩(下图 NDTV)。

当然,也得承认美国在实际阻止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方面几无效果。这是因为美国看到新世界的到来,拜登政府正未雨绸缪,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亚洲。

在一年多前的就职演说中,拜登向全世界传达的信息是,美国经受住了考验,会变得更加强大。他说,美国已经准备好恢复其作为自由世界领袖的角色,成为“和平、进步和安全的值得信赖的伙伴”。乌克兰危机表明,尽管发生了阿富汗撤退灾难,拜登在一定程度上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外交加威慑的策略团结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了统一立场,欧洲的配合显示美国依然强大,欧洲接受并实施美国领导的俄乌危机制裁行动表明,美国实现了再次伟大(下图 independent)。而拜登政府并未如前总统川普那样轻启(贸易/关税)战端,就做到了。所以,别以为老头表面上颤颤巍巍瞌睡兮兮,那是假象,人家在暗暗的计算着哪。

* 本文主要摘自麦克塔格(Tom McTague)发表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上题为“Putin Has Mad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Atlantic”的文章。麦克塔格系《大西洋月刊》(Atlantic)驻伦敦撰稿人,也是《豪赌:2017年大选内幕》(Betting the House: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2017 Election)的合著者。

参考资料

McTague,T. (2022). Putin Has Mad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Atlantic. 链接 https://www.theatlantic.com/international/archive/2022/02/russia-ukraine-invasion-american-role/622864/?utm_source=feed

CR2019 发表评论于
普京此次会输掉战争,美国当然是短期的赢家。长期来说,谁有把握预见未来?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真如博主形容的那样吗?我同意北美原乡人君的观点:“无论这场战争最后怎么收场,美国都不会成为什么大赢家。 ”
NSRW304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你完整的Reference,美国赢了短期,输了长期。短期利益显而易见:欧元走低,美国能源大卖,欧洲靠近美国,削弱俄罗斯。长期来说未必:中俄空间靠近,欧洲已经意识到军事独立的重要性,也更意识到长期靠人不如靠己。这每样对美国都是致命的
白钉 发表评论于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孔尚任《桃花扇》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北美_原乡人 发表评论于
美国再怎么拉拢欧洲和它在世界的盟友,也无法改变美国自身的根本矛盾和问题。美国现在和将来的最糟糕的一个现状,就是基本上是8000万红对8000万蓝,也就是美国社会、政府和政治的极端分裂化。两党中的每一个党,都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之上,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将会越演越烈。同时,三亿人民四亿枝枪,中期选举和2024年的大选,政治暴力化不可避免。新总统上台又将给美国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带来灾难性的变化。总而言之,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种内斗内乱内耗和内卷将让美国自己摧毁自己。拜登作为一个老政客,无法处理好国内的任何的问题基本,但很懂得转移国内的视线,尤其是转嫁当前通货膨胀所隐藏的重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无论这场战争最后怎么收场,美国都不会成为什么大赢家。
北美_原乡人 发表评论于
欧洲国家对安全需要和考虑是很重要的,但并没有到与美国穿一条裤子,完全丧失自己国家的独立性的地步。存在决定意识,美国的短板就是手中的胡萝卜没有了,尤其是经济能源资源上无法保障欧洲。德国今天刚刚宣布,反对美国的下一步对俄国的制裁。因为俄国的石油供应不可能找到替代。欧洲现在的天然气价格已经从去年春天的300欧元涨价到了3500欧元。美国的运送到欧洲的液化天然气价格也很高,并且无法充分供应。
东方明月- 发表评论于
没有俄国的侵略,四分五裂的北约几年后可以就像trump希望的那样,解散了。
CR2019 发表评论于
德日等西方国家痛定思痛,北约会在未来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乌克兰的结局可能各退一步。
playnice 发表评论于
ASS KISSING NEW LEVEL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是Donald Trump 提出的口号,他在任时没有实现。现任总统能实现吗?我们拭目以待。
Wafik 发表评论于
過尤不及。拜登這次吃相太難看。是在國情諮文前拉回些評分,但也露出了捉襟見肘的自家后院不平穩。連印度都不跟進。日本也藏桌底。美國已經到要連人家貓都制裁的地步了。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救了美国经济,但也就是缓和,并没有解决巨大债务问题。
但这次战争表明美国不再是具有帝国地位了。如果对比历史上英帝国的衰落,从在北非在军事上输给了阿拉伯类似游击队的骑兵,到二战前不敢动兵,中间有大致四十年时间。
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失败,到这场战争不能出兵,在几个月之内,而不是四十年。也就是帝国衰落的速率提高了。
美国的根本问题是两个,无解。
第一就是无法避免经济发达必然导致经济效率降低因此失去竞争力的悖论,这个现象贯穿历史,没有例外,理论上就是无解。
第二是美国为了维持美元的统治地位(好处是很多的),就不得不接受贸易逆差,否则其他国家无法获得彼此之间贸易的美元(也就不会允许美元具有统治地位),美国政府只能靠负债来弥补这个缺口,也就必然导致债务越来越高,不可能逆转。美国如今债务已经是GDP的120%左右。
美国是无法克服这些问题的,除非放弃美元的统治地位。这是个第22条军规的悖论,是无解的。
这个战争让欧洲资金避险流入美国一部分,可以暂时缓解压力
老天真 发表评论于
全面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尚需时日才能知道。但是制裁对西方本身的自噬,却立即显现。石油价格立马攀升,接着将会使西方各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企,对于刚从新冠疫情中恢复的西方经济,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封锁了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对中国的石油进口却是个意外的利好。君不见,俄罗斯的石油正以国际市场的折扣价推销,而中国购买俄国石油可以用人民币支付系统,不依赖于SWIFT系统。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