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文集:亚美利加随想》 (8)- 图 文 并 茂

告老不还乡,叶落难归根;从心所欲不逾矩,任尔东西南北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沙邦
 

 

迈克尔·沙邦(Michael Chabon)

 

 

 

[作家简介]迈克尔·沙邦,属多产作家,已发表大量长篇和短篇小说。近作《卡维利亚与克莱奇遇记》(The Amazing Adventures of Kavalier and Clay) [兰登书屋(Random House),2000]是一部气锐笔健的小说,叙述20世纪30年代一对表兄弟闯荡纽约,打入连环漫画出版业的冒险经历。该书为沙邦创作颠峰的代表作,获2001年普利策小说奖。

沙邦还发表了长篇小说《匹兹堡迷思录》[(The Mysteries of Pittsburgh),1988]和《天生奇材》[(Wonder Boys),1995]及两部短篇小说集,《模板世界及其他》[(A Model World and Other Stories),1990]和《青年狼人》[(Werewolves in Their Youth),1999]。他的作品曾在《纽约人》(The New Yorker)、《哈泼斯》(Harper's)、《绅士》(Esquire)、《花花公子》(Playboy)等刊物上发表。《1999年欧亨利奖短篇小说集》(Prize Stories 1999: The O'Henry Awards)等文选也收入了他的作品。他还建立了一个风格独特的网站:www.michaelchabon.com,在网上刊出了他的不少作品。

沙邦毕业于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后进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攻读写作专业的艺术硕士(MFA)学位。他提交一部长篇小说的书稿作为硕士学位的论文。书稿很快在1988年出版,书名为《匹兹堡迷思录》。那年沙邦才20多岁。《纽约人》的评论写道,《匹兹堡迷思录》"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为处女作脱颖而出树立了接近完美的典范"。其他文学评论人士认为,沙邦完全可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 Fitzgerald)和J.D.赛林杰(J.D. Salinger)等杰出作家并驾齐驱。沙邦的第二部小说《天生奇才》成为畅销书,后被搬上银幕,由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领衔主演。

沙邦于1964年在马里兰州的哥伦比亚市出生。他的散文《图文并茂》即以当地的风土人情为背景。哥伦比亚市属于美国少数几个按预定规划建设的城镇之一。沙邦承认,他丰富的想像力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童年时期大量接触父亲带给他看的连环漫画册。沙邦的祖父从事印刷业,曾印制许多连环漫画册,有些画册就带回家给孩子看。索尔·奥斯特利兹(Saul Austerlitz)对沙邦的评价代表了不少评论家的意见。他在"中心书苑"网站(Central Booking)上发表的书评写道:"迈克尔·沙邦是近10年美国小说界最负盛名的新人之一,其作品也在最令人赏心悦目之列。他舍弃了后现代作家惯用的多种手法,宁可采用简洁的传统方式以达叙事园润之功。读者往往难以忘怀沙邦作品中鲜明感人的人物形像。他以犀利的文笔撰写人物对话的才能也令人赞不绝口。"

沙邦与妻子阿亚莱特·沃尔德曼(Ayelet Waldman)和子女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Berkeley, California)。

 

 


 

1969年,我6岁。父母向退伍军人管理局申请贷款,在仍处于规划阶段的哥伦比亚市(Columbia)买下一幢三卧室的住宅。在布鲁克伦(Brooklyn)出生的父亲时任公共卫生服务局的儿科医生。他还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美国海岸警卫队(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服役,奉命驻防看不见一点海水的亚利桑那州(Arizona),实在是很明智]。我家申请退伍军人管理局的住房贷款购买房子,在马里兰州(Maryland)的哥城还是首例,当地报纸还在头版发了消息。

听人说,哥城现在是马州第二大城市。然而当初我们搬来时,这里的居民只有几千人,自称"先行者"。他们是怀着梦想的开拓者,成为定居新土地的移民。当时这块土地的大部份地区仅有一纸蓝图。哥城预定兴建的住宅、办公楼、公园、游泳池、自行车道、小学及购物中心,有五分之四尚未动工。哥城设想在规划齐整的街道上和居民小区内实现可延绵千年的种族和谐与经济共荣,但这个设想还远远未能孕育成形。哥城发出了诸多的誓言和宏愿,但这个城市除了改变一个孩子之外,可能什么也没能改变。我相信,父母亲当年决定全家搬入这个仍在大兴土木但充满社会憧憬的地区,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我因此走上了写作之路,成为今天的一名作家。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一位抱负不凡的人,名叫詹姆斯·劳斯(James Rouse)。他富有、固执、注重实干,凭借敏锐的眼光廉价购进马里兰州一块巨大的烟草种植地。这块地位于巴尔的摩(Baltimore)与华盛顿(Washington)之间,老哥伦比亚大道(Old Columbia Pike)两旁。劳斯常常被人们誉为购物商场的创始人(有人则不以为然,相信其他人才能享此殊荣)。他对城市地区环境不好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持久不衰的重要性也有深透的认识。在那个年代,建城一事并不被看好,因为城市地区往往火灾频繁,毒品泛滥,一片衰败景象,广泛为人所垢病。然而詹姆斯·劳斯坚信,城市可以有新设想、新规划、新面貌。

他招集了一批有识之士共襄盛举。这些人戴窄领带,留短发,生性激昂乐观。正是无数这些见识不凡的群体造就了既令人羡慕又让人失望的60年代。他们摩拳擦掌,信心十足,自称"实干家团队"。他们与主办人一样,从长期着眼妥善处理功用分区、绿地、出入通道、城市公共生活等事项,对种族、阶层、教育、建筑样式、资本运用和公共交通等观念也有发人深省的新见解。天意、好运,再加上一位资本雄厚的理想家大气磅礴的激励,为他们提供了大规模试验的机会。他们抓住了机会,在短时间内推出了城市规划。

我对哥城最早的记忆就是城市的规划,不仅仅是最初的设计图和哥城试验方案的亮点,还有反映劳斯先生灵感的有形像征物,这是新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城市规划在一栋名为展览中心的小楼里公开展示,供大家了解建设方案的细节和精神。这栋小楼是弗兰克·格雷(Frank Gehry)最初的建筑作品之一。按照规划,小楼附近将出现一个人工湖,成为新城的市中心。人工湖取名基塔马昆迪(Kittamaqundi)。这个名字匠心独具,颇有沧桑感,为该城染上了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湖面平整洁净,水波不兴,只有几只鸭子在闪光的水面上掠过,留下一片涟漪。湖畔耸立着一幢不算太高的现代化大楼,美国城市大厦(American City Building),外墙呈白色,带有60年代晚期风靡一时的"星空迷航记"(Star Trek)的风格。在哥城这个唯一的"摩天大楼"与展览中心之间,有一个开放式广场。按照园林设计图,广场两边散落着一排排坐凳和一簇簇灌木,显得错落有致,乾净整洁。广场上还有一尊造型奇特的雕塑,名为"人民之树"(People Tree)。那是一株高大的蒲公英,以金属材料制成,上面缀满人体形状的镀金花瓣,成为广场一景。在1970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雕塑、坐凳、广场、人工湖、大楼等景物都呈现理想主义的色彩。设计师绘制的景观图一一展示了新出炉的设想,表现了原始构思无限的想象力。

我父母亲、弟弟和我自己都在展览中心见到这些设计图,还参观了其他很多展品,其中有投影图、各式图表和示意图。这里还可以见到对那份著名的"公约"的解释。"公约"是哥城全体居民和开发商达成的共同约定,要求在建造和改建住房时遵守某些相当严格的外观标准。展览中心还在一间屋子里放演幻灯片。室内只安放了一些覆盖着地毯织物的方凳,墙上五颜六色,画满玉米糖口袋上的图案。这些70年代风格的房间如今早已不见踪影。人们从幻灯片的画面上可以看见,一个个笑逐颜开的孩子们在玩耍,一家家大人小孩在林荫道上漫步,一对对男男女女驾着脚踏船在基塔马昆迪湖上穿梭,另一个人工挖掘的姐妹湖王尔德湖上也有佳偶轻舟荡漾。这是一个灿烂明丽的多色调世界,但画面上的孩子们始终有黑白两色。因为这是哥城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份:刚刚过去的民权运动高潮为黑人许下了诺言,在这块奴隶们曾经摘采烟草的土地上,他们的期盼应该最终得到实现。我亲身感受到,这从一个侧面形像地表明:我们来自四面八方,但属于同一个大家庭;我们拥有共同的根和共同的理想。人们在这个展览中心处处可以看见各种反映这个主题的象征物。

我坐在方凳上观看幻灯片。这个构想,建造哥城的宏大构想使我深受启迪。但就在我们走出展览中心的时候,我的命运有了指定的方向。我们走出大门,有人递给我一张地图,一张色彩缤纷的折叠式大地图,详尽介绍了"实干家团队"的构想。

地图点燃想像力之火的威力早已尽人皆知。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笔下的人物马洛(Marlow)就是一个例子。他感到非洲地图的诱惑力如此强烈,没有任何地图可与之相比。在学校教室里经常可以见到这种标着各国国旗的非洲地图。正是一张非洲地图使他走上一条注定前途渺茫的探险之路。这一路云波诡谲,充满未知数,在人迹罕至的土地上看不见一丝生气。我第一次参观展览以后带回家的那张哥城地图就是如此。按照规划,哥城被分成一块块居住区,称为"居民村"。每一个居民村进而被分成若干小区。居民村的位置和名称都一一标注在地图上。图上还标明了许多小区的方位,绘出一条条街道和连接全城的自行车车道,但仍有一大块一大块地区,除了居民村的名字外一片空白,因为这些地区当时还不存在,有待详细规划。

还有哥城的一个个地名!不少地名千奇百怪,匪夷所思,个别地名甚至颇为荒诞。奇怪的地名尽管还没有达到铺天盖地的地步,但已经成为哥城人和外来人聊天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谈资。在"费尔普斯好运"(Phelps Luck)小区,你可看到一些押头韵的街名,带有随心所欲的英伦色彩,如Drystraw Drive(乾草道)、Margrave Mews(侯爵小街)、Luckpenny Lane(幸运币小路)。有些玄奥的街名不带后缀,如Blue Pool(兰池)、Red Lake(红湖)、Spiral Cut(螺旋切割),显得简略明快,但令人费解。还有一些简直不着边际,如Cloudleap Court(云飞场)、Roll Right Court(右滚场)、Newgrange Garth(纽格兰治庭院)。传闻说,哥城上千条街道的名称都出自一人之手。此人是劳斯公司一名为此身心俱疲的职员。他因受某种神秘的协议所限,不得采用巴尔的摩附近诸郡和安娜·阿伦德(Anne Arundel)郡已经使用的街名。为了避免已泛滥成灾的花卉名、植物名和美国总统的名字,他出于无奈只好求助于美国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你是否想到,匠心独具的"费尔普斯好运"一词就来自诗人罗宾逊·杰弗斯(Robinson Jeffers)的作品?

我凝视着这张地图,一连好几个小时,那时离我们搬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家利用退伍军人管理局提供的贷款在名为"哈泼的选择"(Harper's Choice)的居民村买下朗费罗(Longfellow)小区爱利茨橡木路(Eliots Oak Road)5179号的住房。在我看来,这些地名的传神之处不在于它们的奇特性,而在于大部份地名代表的地区当时还不存在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每一个地名好像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呼唤每一段柏油路、每一条人行道、每一块草坪降生于世,可谓绝无仅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亲眼看见,在马里兰州一片片充满沙石泥浆的土地上,"黑灌木街"(Darkbush Terrce)、"夜栖"(Night Roost)等街道按照设计方案,抖落风尘横空出世,从此一栋栋住房破土而出、一棵棵树木生根发芽,还有一个乾净醒目、兰白相间的标志牌竖立一旁。在我心目中,这一切显示了名称和命名本身具有的超凡魔力。

我索性将这张已经很破旧的地图贴在我房内的墙上。我家的房子属成批建造的住房之一,坐落在爱利茨橡树路上,仿殖民风格,三间卧房带两个半浴室。我的房间在二楼。后来这张地图旁又贴了一张迪斯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新建的神秘王国(Magic Kingdom)的示意图,另外还有一幅我为自己的理想世界设计的地图,一个群马信步、长草盈盈的世界,我称之为黛瓦雷尔(Davoria)。清晨,我穿上衣服准备上学时,总要在哥城地图前端详一番。(这个学校不分教室。我们听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老师为我们讲课,也可以通过环视室内一张张不同的面孔获得启示。我们因此知道,为争取种族平等与民权而进行的斗争已经结束,好人已经获胜。)夜晚,我躺在床上,不是看《穴居矮人》(The Hobbit),就是阅读《魔书三卷》(The Book of Three)或讲述奥兹(OZ)仙境的长篇故事。这时,我往往会抬起双眼看看这幅地图。有时我与那些黑人和白人朋友一起外出,出门前我也会在地图上扫一眼,然后一头钻进市中心,或者在我们这个城市的边缘溜达,仿佛步入我们想像中的世界。

在我们居住的朗费罗小区,各类功能比较完善,有新铺的草坪,纤纤小树细如幼马的小腿。在小区外沿,我和朋友们经常骑着自行车,离开"已知世界"的土地,进入尚待开拓的空地。那里有一堆堆由推土机铲起的泥土,四处散布着一根根系着彩带的界桩。有朝一日,这里将涌现一大批住房,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翻越用钢筋筑成的栅栏,进入新开挖的地下室。那里阴冷潮湿,生满青苔的树根裸露在外。我们将硕大的电话线滚筒从土堆上往下推,还到处搜集弯曲成箭头的钉子,然后剥去钉子上像弹壳一样的泥土。我们眼看着一栋栋住房从里到外逐步完工,房子的骨架、神经脉络和宛若皮下组织的一层层绝缘材料全都看得一清二楚。房子建成以后,我还有可能知道谁最后住进这栋房子,说不定还会去看望他们。当我站在他们的厨房里的时候,我会在心中暗想,我曾亲眼看着你们的房子诞生。

总之,家乡的变迁与我童年的生活轨迹严丝合缝。我家后来搬入一个更新、历史更短的"远景"(Long Reach)居民村,然后家庭很快开始解体。当时哥城与我都为填补当时出现的空白苦苦挣扎,试图摸索着走出原有的环境,探求这个世界隐藏的裂痕和尚未发现的角落。在我身居哥城的岁月,我曾遇到"实干家团队"当年没有提出的问题,看见地图上没有标注的情况。哥城还有一些航道尚未探明的陌生领域,有种族和性别问题,也有人类社会种种令人不安的烦恼等等。我父母的离异也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不仅改变了许多原来划定的疆界,还以箴言式的笔势勾划出使人迷惑和失落的新境遇。后来有一天,我离开了哥城,那时我已发现种族关系方面存在的苦涩事实。有一段时期,我总是带着某种程度的悔恨回顾我以往获得的体验。我觉得自己受到愚弄,给我的那张地图也是假的。最后我的确听到人们经常说,哥城的大试验已成泡影。那里只不过是位于"巴尔的摩-华盛顿走廊"上的一个普通城区。那里发生了犯罪事件,也出现种族骚乱。

人们否认哥城的种种说法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但我感到,想一想30年前我和詹姆斯·劳斯对这个城市的梦想,不能仅仅因为你不再相信你曾经得到的许诺,就可以说原来的许诺是一派谎言。童年这个词往往被赋予太多的含义,但最真实的意义就是永无止息的探索:迈开双腿向人迹不到的荒原进发,你脚下的土地可能就在你见到它之前刚刚获得生命。我得到这张地图的时候,年龄这么小,多么值得庆幸。这张地图成为我的向导,尽管为时短暂。这张地图上处处可见从诗歌、小说和故事书中摘取的名言佳句。这些琳琅满目的词句都出自一些神奇人物之手,如福克纳(Faulkner)、海明威(Hemingway)、弗罗斯特(Frost)、霍桑(Hawthorne)、费茨杰拉德(Fitzgerald)!每当我坐在电脑键盘旁的时候,这一个个人物的名字,那一段探险的经历,仿佛仍然和我在一起,携带着充满未知数的地图等物品扬帆启航,驶向遥不可测的远方(terra incognita)。


本文原载《建筑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2001,Michael Chabon

译注: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 Fitzgerald),1896~1940,美国小说家
J.D.赛林杰等(J.D. Salinger),1919~,美国小说家
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1944~,美国电影演员
布鲁克伦(Brooklyn),纽约市内一区
弗兰克·格雷(Frank Gehry),1929~,美国建筑师,1989年获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星空迷航记(Star Trek),美国科学幻想电视系列片,1966年由全国广播公司(NBC)首播,后被改编成电影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英国作家
马洛(Marlow),康拉德的作品《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主人公
罗宾逊·杰弗斯(Robinson Jeffers),1887~1962,美国诗人
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小说家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美国诗人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美国小说家
费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896~1939,美国作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