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Believe,Think,it Is 的区别
训练研究人员的第一步是明确I feel(感觉), I believe(相信), I think(认为), 和 it is (事实是)几个概念的区别,以防研究程序和研究报告中因为一个小失误就前功尽弃。不论是科学,工程学,医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哲学等等,只要是做研究,这个要求是必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感觉(I feel)讲的是在刺激(stimulus)之下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反应。比如说,某人听到传言,他的亲人或挚友在工作机构没有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下,坚守职岗,继而感染新冠,最终离开人世。听到消息的人因此对管理机构不提供防护措施造成死亡而气愤,为失去一位亲人而伤心欲绝,不直接相识的人深表同情等等。这些反应都是I feel。Stimulus 是离世消息,感觉是气愤,伤心,同情。I feel可以说是个人的emotions,情绪心理的反应,是主观的,每个人的反应是很不同的。I feel可以没有事实证明真伪,结论可以完全不同,也可以根本不是事实, stimulus是虚伪的,不存在的。那个因新冠逝世的故事根本不存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因为I feel没有测试stimulus 真伪的过程。
我相信(I believe)可以是毫无道理的同意某个说法,举个例子,某人说,我相信美国疫情控制的非常好,除了死了几只不幸运的老鼠以外,一切都好,没有死人。这个所谓的“相信”没有任何证据,听上去像是认知,实际上不需要任何认知活动。如果被问到为什么相信是事实呢?回答可以是,我的最好的朋友告诉我的。 也可以是,上帝bless America。这两大回答都是非常的objective,主观判定。没有事实鉴定,没有认知活动。用个大家都熟悉的事做例子。爱因斯坦的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是,“上帝不和宇宙掷骰子”。你可能听到的解释是爱因斯坦最终皈依宗教,相信命运。在另一个场合下,爱因斯坦又说,“上帝不知疲倦地根据他自己制定的法律掷骰子。”许多只听前一句的人笃信皈依宗教的解释。但是,完整的故事是,这位物理学家后来不得不在1954年亲自解释它的真正的意思。但是一些人坚持他们的误解。这就是I believe 的威力,既不是感官的反应,也不包括认知过程。“I believe” 是个非常的主观,不顾事实的主观过程。研究者们认为,它既不是感觉反应,也不存在认知过程。对爱氏故事有兴趣者,可以google 更多。
我认为 (I think)说的是,对客观信息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 包括设定假设结果(hypothesis),观察事物,搜集数据, 数据分析,评估,得出结论。经过这样的程序或者部分程序的结果是我认为(I think)。我认为完全没有任何个人情绪,感情在内的认知活动的客观结论(objective)。有个网友今天早些时提供了安大略省当日新冠新病例3233(到他发稿时为止的统计),其中1176人接受了第三针疫苗,864人接受两针,152人疫苗接种情况不明。这位网友没有给结论,如果他进行了数据分析之后得出32%的病例是没有打过针的,得出疫苗作用不理想的结论(如果是这个结果,只能是如果,因为统计学上是否有效是个复杂的过程,不进行统计计算就没有统计结果。)这个疫苗效果不理想是I think。 是经过思考,对信息做了简单的分析后的结论。
事实是 (It is), 是陈述客观事实,说明事实或真理。这个需要经过复杂的被公认的科学的研究程序得出的结论,是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说这个程序是科学的因为它被研究领域所承认,必需遵循。不是通常说的那种发现新的绝缘材料,新的物质等等的科学。学术论文要求研究必需是 it is that。一个被科学程序证明了的结论。
Therefore,如果一个人谈it is 或者I think,另一个人却侃侃而谈I feel, 那真是南辕北辙了。
用个表格对几个概念做解释。
概念 |
界定 |
Emotion 情绪 |
Cognitive 认知 |
Subjective/Objective 主观/客观 |
Note |
I feel (我觉得) |
刺激之感官结果 |
Y |
N |
Subjective |
|
I believe (我相信) |
经过或者不经过思考和证实而相信某事是真实的 |
N |
N |
Subjective |
心理学家仍旧研究如何归属“I believe” |
I think (我认为) |
思维活动 |
N |
Y |
Objective |
|
It is that (事实是) |
求证后的思维活动 |
N |
Y |
Objectiv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