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这次东欧行程中心情最沉重的一天。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囯纳粹的罪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屠杀平民,种族灭绝。七十多年后同样的残剧又正在发生。
奥斯威辛集中营位于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处,由纳粹德国建于1940年4月27日。约110万人在此遭遇屠杀,百分之九十遇害者为犹太人,1945年苏军抵达时,仅有7650名幸存者,期间逃跑成功的生还者寥寥无几。纳粹德国统治者在此建立了三座集中营——奥斯威辛,比克瑙和莫诺维茨用于收容关押犹太人、波兰知识分子、苏军战俘、同性恋者等等,迫使其进行高强度的劳动,进行生化实验和大规模的屠杀,以此实施惨无人道的种族大清洗。今天看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只有当年的十分之一,德国纳粹灭亡前为销毁罪证,炸毁了大部分杀人设施。
集中营入口处高挂着讽刺至极的德语标志“Arbeit macht frei”——劳动带来自由。进入集中营的“犯人”要经过筛选分类,没收个人物品,剪掉头发,清洗、消毒,编号,从此不再被视作为“人”。犯人们每天根据自己的分类进行高强度的劳作,铺设铁路、开采沙石,有些拥有专业技术的犯人则会被要求做一些专门工作。犯人的生活条件极度苛刻,狭窄而倾斜的床板上铺着零星的稻草,每日提供的食物不足以果腹。集中营的管理者对于这些犯人肆意羞辱、施以暴行。每天都有受虐至死或耗尽体力饿死的人。
所有的展示品都触目惊心:女人的辫子、孩子的玩偶、堆成山的行李箱,逼仄倾斜的床铺,毒气室、刑讯室、档案室,以及营区周围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田野和令人倍感压迫的铁丝网,让人难以想象当时的惨状。馆内陈列着的照片中犯人一个个双眼无神、形销骨立,令人不忍直视。能够去除辛德勒的工厂去做工的犯人是其中极少数人。
我凝望着集中营双层通电铁丝网上的白色电瓶,上面有一个个已经锈迹斑斑的螺丝,想象着当年把它拧上去的犯人当时是怎样的绝望心情,竖起电网把自己禁锢起来,失去人格和自由。
英国历史学家伊恩·肖克说:“通往奥兹维辛的道路,为之开道的是仇恨,为之铺路的是冷漠”,当年的受害者己无法发声,而那些施害者,狂欢者,赞同者,旁观者会如何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个问题更使人深思。
八十年己过,岁月无痕,但愿往事不如烟!
奥斯维辛集中营入口处“Arbeit macht frei”劳动带来自由
运送犹太人的货车,一辆装近百人,到达奥斯维辛时,百分之七十己经死亡
遇难者遗物
奥斯维辛集中营毒气室
部分遇难者照片
集中营牢房
一望无际的比克瑙集中营,它的面积比奥斯维辛大十倍
被炸毁的比克瑙集中营毒气室的残垣断壁
集中营通电铁丝网上的白色电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