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 谈话记录:谈锡永:九乘次第略说(四)

时间:2018年5月1日
[url=https://mp.weixin.qq.com/s/bdosqYzQPkVSl5YTpn371Qhttps://mp.weixin.qq.com/s/bdosqYzQPkVSl5YTpn371Q]https://mp.weixin.qq.com/s/bdosqYzQPkVSl5YTpn371Qhttps://mp.weixin.qq.com/s/bdosqYzQPkVSl5YTpn371Q[/url]
谈师谈佛 || 谈锡永:九乘次第略说(四)
内容:谈师谈佛 || 谈锡永:九乘次第略说(四)

谈锡永
外密三乘的意趣
甲、事续部
事部的修习,可以说主要是身与语的修习。从胜义来说,事部的根不异于密乘的根,但从世俗来说,其方便却可以建立于实有,亦即以小乘经量部的见地,作为修道的方便。
也即是说,他们为了修道的方便,可以将如来藏以及覆盖于其上的污垢,视为实有(但却不是实体有),因此他们便可以由种种“事”(修道的行为)来清洗覆盖于如来藏上的污垢——如此即跟毗婆沙部及经量部所建立“有”的见地无异。
但这样做,并不等于落在此二部的层次,因为道上的方便并不等于修道的基。以基而言,事乘行人依然了知空性。他们于事相上有取舍,但对所证的境界则无取舍,亦离“四边”(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
因此在修道上,他们观想对生的本尊(即将本尊及坛城观想生起于自己面前),本尊是清净的有情,坛城是清净的器世间,由是作种种修习,如灌洗、清净、供养等等,而且着重手印和咒语。手印是身的修习,咒语是语的修习。由此修习即能清除如来藏上的贪嗔痴等污染。这即是基于“行相”而作修习。
本尊跟行者的关系,有如主仆。仆人作种种承事的行径,由是取得与主人相应。因为主人清净,所以久作承事的仆人便亦得到清净。可是关键在于仍必须了知,本尊与自我虽为真实的存在,但却绝非实体的存在。此即与经部所许——心的行相亦成为真实存在的见地相同。
本部的基、道、果,可简说如下——
1. 基,此即见地,可由其建立的二谛而知。吉祥积(sKa ba dpal brtsegs)的《见次第》(lTa ba’i rim pa bshad pa)说:
事部见胜义法性 见俗谛自证功德
于三部坛城显现 许无众生之迷乱
这即是说,事部将一切显现的事物都看成胜义,而一切不成显现的概念,则视为世俗,由于三部佛(佛部、莲花部、金刚部)坛城是想象出来的形象,因此也就被视为世俗。这建立完全跟经量部相顺。
不过,在胜义中,他们则将“本智”(mūlajñāna)视为实有(这就是如来藏的理趣了),所以亦将抽象的心性,视为即是“明空双运”的本智,由是在胜义中行者即能离有无、显现与空性的相对。这亦即是如来藏的理趣。
所以,事续部的见地,可以说是基于经量部见地而成的如来藏思想,故已超越经部,而未达至如来藏的究竟。
2. 道,该部之所修,分“有相”、“无相”二种。有相者是依真实六本尊而修,即:1.空性本尊;2.文字本尊;3.声音本尊;4.色本尊;5.手印本尊;6.相本尊。由迎请、供赞、念诵承事本尊。本尊与行者的关系有如主仆。
无相者,不观本尊坛城,唯交替观修二谛。是即“显现空性次第”。此有如大中观之修“现空”,但却将“现分”与“空分”分离而交替修习。如是观修二谛,即是将“现分”视为胜义,反而将“空分”视为世俗。
3. 果,谓能于七世中证三佛部金刚持地,具佛三身、五智德性。 
乙、行续部
行乘是建立在事乘与瑜伽乘之间的桥梁。在行径上接近事乘,在观点上则接近瑜伽乘。但他的基,却仍然是密乘的基,即如来藏思想。
从修道方便来说,行乘毕竟仍着重于止,即用内心去缘外境。但由于内心与外境对立,因此有能所——能缘的内心,所缘的外境。这样,便类似唯识的观点了。
由于有能所,因此对生的本尊,跟行者便对立起来。那么,二者如何沟通呢?行者只能行本尊之行,因为行为相似,即能清净污染。这种修习,也可以说是基于唯识宗的自证分。
然而恰如事部同经部的观点一样,行部亦只是在修行方便上同唯识宗,在基上则依然以如来藏为依归。
跟事乘不同的是,事乘视外境为实,因此本尊与坛城便只能是不实的心行相。行乘则视观想所成的外境只是一个概念,因此是假有,而行者则非概念,是实有,所以在修道时,对生本尊虽在自己对面,却可于持咒时观想本尊化光,融入自己心中的咒轮。这种方便,亦依唯识宗的二谛为方便,即以心识的假有,来清净外境(行相)的实有见(凡夫之所见)。
然则,为什么说行乘的观点近于瑜伽乘呢?因为行乘的修道毕竟已着重内在的心识,是故便同瑜伽。行者跟本尊的关系,也不像事乘那样是主仆的关系了,因为其修道只是用清净的外境来清洁内心的污垢。这时,外境便有如解毒剂,能除内心贪嗔痴等毒。本尊与行者的关系,即成为能对治与所对治。
行续部的基、道、果如下——
1. 基,于见地,如《见次第》所言:
两俱续之所行者 见行随顺于前后
这即是说,见地取瑜伽密续部,而修行则依事续部。是故其见地当于说瑜伽乘时始说。
他们的见与修皆导向四佛部:即佛部、莲花部、金刚部、宝部。是故可说为较事续部超胜。
2. 道,大体随顺事续。此不赘述。
3. 果,谓于五世内,能证四佛部中金刚持位。
丙、瑜伽乘
瑜伽乘的基,仍然不离密乘的基,但其修道的方便,却同瑜伽行(不全同唯识今学)。
他们修自生的本尊,亦即于修道时,行者将自己观成本尊。这种观想是非真实的,属于遍计执性,然而行者本人却属依他起性(依自心识而显现外境),但由于观想本尊以及坛城清净,于是便能令内在的心识清净,由是得以认知圆成实性。
在这阶段,依然有能所的分别。即能清洗内识的外境,与被外境所清洗的内识。这种清洗的机理,即所谓“相应”(yoga“瑜伽”便是相应的意思)。因此果的获得实基于取舍,即取其清净而舍其污染。
由于强调相应,所以行者于自己修成本尊之后,仍须修一对生本尊。行者心中的咒轮放光,跟对生本尊心中的咒轮光沟通,如是即可作相应的修习。这时,自生与对生本尊可以说是友伴的关系。同时,于修法完毕,亦须遣送本尊,因为本尊无非只是内识所生的幻境。
因此瑜伽乘的修习,依然偏重于止,只是观的程度则已比行乘深入了一步,行乘的观空毕竟着重于外境,而瑜伽密的观空则已在内识。
从胜义而言,所修的内光明、空性等等,都是真实的,因为他们的本质并不由概念形成(所以非遍计执),而是本来就有的法尔存在。从世俗而言,外境一切名言施设,如本尊、坛城等等,本非真实(是遍计执,如将绳当作蛇),但当我们集中心识作种种观想,由观想生成的境界,却可视为世俗的真实(依他起),此时作者便恰如从一个世界,跳到另一个世界,即从我们的现实世界,跳到一个观想所成的世界。在现实世界非真实的存在,在观想所成的世界中,却属世俗的真实存在。此犹如电视观众视电视画面所呈现的世界非真,但电视中人却视自己的世界为真实。因此,在定境时(或在止观时),观想所成的世俗真实,便能引发胜义的真实,如是相应而得修行道上的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知道,这已经跟如来藏思想十分接近了。差别只在于:大中观只引导荧光幕中人的心识离开荧光幕,而瑜伽续行人则不在荧光幕内,一开始就在其外而成观众。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事乘和行乘的修习者,仍然坐在我们这现实世界来修习,观想的世界跟自己隔离,但瑜伽密的修习者,当修习时,实已进入由观想所成的世界,即本尊的坛城刹土。若不能这样做,即不能将自己观成本尊,将自己周围的环境观成本尊的宫殿,那么,内识既非胜义的真谛,外境亦非世俗的真实,因此也就失去相应的基础。
瑜伽乘特别强调定境,强调止观,理由即在于此。
顺便说一句,将一切修道方便(层次不同的止观),统称为“瑜伽行”,其理由亦正在于此,因一切修道都无非次第不同的相应而已。
瑜伽密续部的基、道、果如下——
1. 基,该部主张,以胜义无相法相加持,成为世俗显现之金刚界本尊,行者于中与本尊相应,由是取善舍恶。
所以他们的二谛便这样安立:胜义谛者,一切法皆是光明(空性),自性离戏论(所以说之为空),世俗谛亦分正倒二者,其正世俗,则谓由证悟法性(胜义),故得加持一切处显现诸法。这即同于瑜伽行之所说,由心识变现外境,若将心性等同法性,即知二者相顺。但此中却需注意,对于外境,二者却不相同。瑜伽行派视外境为凡夫自心相续所分别之种种显现,而瑜伽密续则谓一切法悉皆显现于金刚坛城。这就是密乘的基,如来藏的理趣,因说为金刚坛城,便已等于说,一切法于佛内自证智境中自显现。
2. 道,亦分有相与无相二种。
有相者,以“五现证”、“四神变”而行“四印”之父母双尊瑜伽观修。此中五现证,即空性、月轮、种子字、标帜、尊身圆满现证。由是生起誓句尊(自成本尊),复迎请智慧尊,且视之如亲眷。
四神变者,指行者修等持、灌顶、加持及供养,由是与本尊相应。
所观双尊,行“四印”:一者,佛身为“大印”,令行者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二者,佛语为“法印”,令行者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三者,佛意为“三昧耶印”,令行者第七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四者,佛事业为“事业印”,令行者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转成成所作智。此即瑜伽行派所说之“转依”,亦即“转识成智”。于此,更以法界体性智视为上来四智之自性。
无相者,行者于等持时抉择,无相之胜义自性与由其加持而成显现之本尊,无二无别。此已具如来藏理趣,因其所抉择,已为本智与本智(加持)所显现者无二,由是已为“现空”。跟大中观的分别,只在于未将现分抉择为生机。
3. 果,三世中能于广严刹土证得佛果。具足三身五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