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管理的法规
《鞍钢宪法》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管理的法规,即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坚持干部参加劳动,群众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鞍钢宪法》诞生于60年代初,是由鞍山钢铁公司所总结的一套管理经验。在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有着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当家做主的意识。
但是,新中国建立后,进行城市与工业建设的经验并不成熟,同时因为与苏联的关系密切,因此很大采用了苏联的企业管理制度,即马钢宪法。这个“宪法”就是指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其特点是实行一长制、搞物质刺激、依靠少数专家和一套繁琐的规章制度、冷冷清清地办企业、不搞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这一制度造成了管理层与工人间的对立激化,有把人异化为“物”的压抑性倾向。
因此,为了更好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贯彻毛泽东思想,反对修正主义及帝国主义,对管理及劳动分工的变革是很重要的。这是现实层面的需要,又有对建国前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要求实行有民主管理及人文关怀色彩的“三湾改编”、“延安经验”的继承,又离不开鞍钢劳动模范孟泰、王崇伦和马宾总工程师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实践。
在坚持政治挂帅,大搞技术革命和群众运动中,六十年代初总结出了 “鞍钢宪法”的管理法规。其基本内容是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坚持干部参加劳动,群众参加管理,“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这一管理方式受到毛主席的高度重视,认为它是社会上义企业管理的好方式,号召普遍推广。“鞍钢宪法”对于建立企业的民主制度,打破领导管理上的“一长制”,即管理决策只为少数领导干部和专家所专有、工人阶级只是干活而不参与管理的旧制度具有革命性意义。是迄今最先进的管理制度。当时很多企业还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初步形成扩大企业民主,工人参加管理、监督行政,克服官僚主义的良好风气。
毛泽东在观察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特点中清楚地看到,执政党的变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是决定性的因素。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地位的变化,由于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侵蚀、影响以及党的领导层的更新换代等,必然使执政党发生“和平演变”的趋势,并因此而改变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性质。
无产阶级执政党如果变成修正主义,产生官僚体制和特权集团,那么公有财产和计划经济被少数官僚权贵利用起来将十分直接和方便,“搞资本主义很容易”。那就必然变成他们的既得利益,变成剥削广大工人农民阶级的工具,使旧社会那种富人与穷人、权贵阶层与平民相对立的现象重演。如果领导集团不是大公无私的,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正确地驾驭和调控经济,更不敢和不能放手发动群众,从而失去了各项事业发展的生机和动力源泉。
毛泽东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危险来自共产党内部,尤其是掌握领导大权的干部。要防止他们通过改变党的马列主义路线、方针政策的办法来改变工人农民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改变公有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为此,他创造了通过发动群众整党整风的办法,来不断揭发和批判党内的腐败和黑暗面。差不多是三、五年一次地搞“政治运动”,积极开展思想、路钱上的批判和斗争。此外对各级领导干部还实行每年深入工厂农村参加劳动的制度、与群众实行“三同”、打成一片的制度,废除一切党政机关的特权待遇,实行干部与工人相当的工资制度等。当时的干部真正能坐在机关的时间很少,基本上是经常自带铺盖卷在下面蹲点、搞运动。的确把干部整治得很苦,使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脱离群众、搞特权的非份之想。以至于有些人宁可在工厂当工人,也不热衷于去机关工作。尤其是毛泽东当时还给予群众“四大”的权力,以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的作用;实行从工农群众中提拔干部的制度;在党内积极开展批评斗争、实行相互监督的制度等。这一切措施都有效地制止了和平演变趋势的蔓延和领导阶层向旧官僚体制的蜕变。那时问题虽然也不少,但各级领导机关基本上是廉洁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搞腐败和特权的很少。
看起来毛泽东时代共产党的主要精力都是在政治和思想上,有人说那是政治运动的时代,有人说那是阶级斗争的时代、继续革命的时代。但是,政治斗争和革命最终都不过是一种手段,实质上它正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保障工人农民利益和地位、制止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措施。
可想而知,在一个官僚特权集团或“走资派”把持的集体里,即使实行的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但对于工人农民来说还有其真正的意义吗?还能长期保持得住吗?走资派邓小平取消政治运动和继续革命,利用和平改变的方式,就把大量劳动人民的公共资产转移给少数人和国外资本,这岂不是最清楚的说明吗!
无疑,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劳动人民实现自身利益和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计划经济是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手段,能够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地健康发展。
然而,这里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其领导管理者的动机也必须是“公共”的而不是自私的,否则是不可能的。——这本来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题中应有之意,而并非过高的要求。——这就是说,领导决策核心及其所把持的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党的建设等上层建筑领域是否继续保持其先进性和群众性、不搞以权谋私以及发生向旧官僚体制演变,这才是根本的、实质性问题所在。正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成为毛泽东晚年所探索、力图解决的课题文革,形成毛泽东模式的一个突出特色。
这里清楚说明,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决不是仅仅由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构成的,而是加之领导机构的革命化(反对以权谋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多种要素共同架构起来的,是经济基础与其上层建筑相统一的模式。如果离开后者,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不会孤立地发挥优势和长期保持得住的,因而更有其决定意义。
只有在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情况下,真正做到以公心执政,才能在决策和管理中真正从民众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出发,使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从而造福于人民。在这种条件下,即使保留某些私有经济和市场经济成份,也会得到正确地调控,不会出现两极分化。
相反,一旦领导集团出了象戈尔巴乔夫、走资派邓小平式的修正主义人物,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公有财产便成了任人瓜分、抢夺的蛋糕。要知道任何经济制度和机制本身都没有自动保护的能力。那样,即使经济再发展、物质财富再丰厚,但广大工人农民却享用不到,又有什么意义!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真正科学、进步的发展观念。在现代社会,它不但没有过时,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伟大和光辉。中国只有遵循毛泽东的道路,才能通向光明的未来;而听信任何修正主义的漂亮谎言,只能走向穷途末路!
毛泽东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推进抓革命,促生产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政治与技术不是对立的、脱离的,政治是可以推进业务发展的。政治挂帅为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提供了精神指引,为无产阶级与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提供了可靠保证。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上海异形钢管厂,工人们把各项生产任务同国家的革命与建设紧密结合,胸怀全局,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他们大力生产新品种,尽管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有时本厂也会亏本,但有助于使用单位配套上马,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广大工人们勇挑重担,发扬大庆精神,不断学习实践新技术。工厂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矛盾论》、《实践论》等,他们运用创新方法用小水压机代替大水压机,解决设备问题。在三结合的小组下,他们开展“一专多能”活动,操作与制造设备两不误,实现了产品设备与品种的成倍极大增长(1973产量比66年前最高产量增加4倍,品种规格则比66年前增长近4倍)。
三湾改编的原则之一就是支部建在连上,毛泽东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要保持党的革命性,进行思想整风。共产党员要争取成为共产党人,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者,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于共产党来说,要加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队伍的建设,要加强理论学习及思想建设工作,发挥先锋队作用,同时党员也要参与一定的群众活动,但党内活动也不能松懈。在学习中,既要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又要学习马列原著,例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等。
同时,在培养新党员时,要注意从一线劳动者中选拔,培养工农理论队伍,做好工农群众知识化与知识分子劳动化。同时党内要注意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作风,要做好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发挥党委作用的同时不要搞一言堂。要既在党内开展,又发动群众打击贪污腐败与奢靡行为。
在开展群众参与时,可以采用工人管理小组与职工代表大会的方式进行。这种形式与三湾改编后红军的士兵委员会有相似之处,是一种扁平化管理。这是将权力下放给广大工人,培养工人的主人公意识,对党进行群众监督的有效方法。
工人管理小组的选举在工厂、车间和班组三个层面组织,并接受班组成员的监督,每个小组成员都是群众评议每年选举产生的。小组的成员要注意进行社会主义学习,学习政治经济学,学习维护自身权利并在受损时进行维权。这有利于各个小组之间、小组内部之间、小组与广大工人之间开展活动,也有利于军事训练及培养民兵。
将工人组织起来可以监督干部的决策,并对干部提出批评(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协助党的管理,这有助于工人参与生产计划及财务工作,对项目规划及产品质量与多样性有知情权,有助于工人广泛参与技术创造。
此外,从班组开始经过三上三下最终形成全国计划,群众参与国家计划制定过程,社会需要能够及时反映到计划之中。
要调动起广大工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习社会主义政治,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进行参政议政。这体现了反包办替代,反对恩赐的思想。
同时要注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要搞帮派与小团体、以我为中心,要做好团结—批评—团结。
如毛泽东所说:要发动群众,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
这种方式在上世纪文革中的七十年代初的北京针织总厂得到有效推广,这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有助于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如毛泽东所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到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
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