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移民必修课,看病和看急诊
移民必修课,看病和看急诊
2022-09-03 12:21:43
我是个好养的人,记事以来,很少发生头疼脑热的不适,更不要说进医院了。有了女儿之后,情况大翻转,几乎没有一个冬天,女儿不生病的。从那时起,我们成了医院的常客,输液退烧是家常便饭,控制不住了还得住院。重复几次有了惯性,女儿每次生病,都是抱着她直奔医院。到了美国之后,老习惯老观念一时改不了,因此引发了不少矛盾,甚至还闹过笑话。
网图,国内医院的输液景象。
刚来时,医疗保险还没有办好,听说美国看病贵,我小心翼翼看护着女儿,生怕出现任何闪失。那一段时间,唯一一次看医生,是为了女儿公立学校的入学体检。我在《世界日报》上找了一个附近的儿科医生,王医生。王医生来自台湾,五十岁的样子,他的诊所设在自住房中,占用底层一个有独立入口的小套间。我之所以选他。主要考虑讲国语容易沟通,还期望有一定的亲近感,遗憾的是,王医生面对我们时,摆出了一张公事公办的扑克脸。他在体检表上填了我女儿的身高体重等基本指标,并帮着把女儿国内的疫苗记录翻译成英文。按照之前的约定,我给了王医生一百美元的现金,想想换成人民币超过八百了,够我在国内旅行一趟了,我对美国看病贵有了切身的体会。
医疗保险终于在秋天的时候办好了,保险的基本规则是,家庭医生是我们的健康主管,要看专科或者去急诊,必须得到他的首肯。我只认识王医生,顺理成章选他为我女儿的家庭医生。保险来的真及时,随着天气转凉,我女儿又开始生病了。
女儿发烧咳嗽,我带着她去看王医生。王医生看过之后,让我去药店买些over the counter的退烧药,按着上面建议的剂量和间隔吃。我质疑他,你怎么不给我女儿开消炎药呢?她烧得这么高,为了尽快退烧,应该输液把药物直接送到血管中。你能帮我女儿输液吗?
王医生有点口吃,他的国语带着浓重的台湾口音,他被我的质疑激怒了,语调升高的同时,口吃也变得严重了:你们大陆都是赤脚医生,什么都不懂,就会给病人输液!我忍了忍,没有反驳他,照着他的指示给女儿买药吃药。
也许是我女儿在国内时用药太多太猛了,美国的药对她效力不够,她的病一直不见好,一会发烧,一会腹泻。我不停的带她看王医生,王医生给的药,从over the counter变成了处方药,但效果都不显著。我接着请求王医生给我女儿输液,王医生每次都要骂大陆的赤脚医生,但语气缓和了不少。
女儿的腹泻延续了多天,看着女儿发青的小脸,我真的愤怒了。这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吗,孩子病成这样,居然毫无办法。我给王医生打电话,要求他同意我去急诊。王医生说,你以为急诊会管你吗?他们什么都不会做的。等了两天,女儿的情况不见起色,我再给王医生打电话,语气激烈了许多。王医生拗不过我,同意了,挂电话的时候,又把赤脚医生拎出来骂了一顿。
带着女儿赶到急诊室,填了一大叠表格,才被安排在候诊室里干等。等了几个小时,终于轮到我们了。大夫听了我们的陈述,又检查了一下女儿,说她没有脱水的症状,等抽了血取了大便样本,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我和老公无法接受,我们来急诊室,不是来做化验的,是来做治疗的,你什么治疗都没做,就让我们走。医生解释,我现在不知道她有没有感染细菌,感染了什么细菌,你让我怎么治疗。我们争辩,你至少可以给她输液补充营养,让她快点恢复吧。医生说,我检查了你们的女儿,她没有脱水,不需要输液。也许是为了平复我们的情绪,医生拿来了一罐雪碧,让我女儿喝下去。他说,你看,她进食没有问题,回去多喝水,再买些补充电解质的饮料,保证她不脱水,就会慢慢好起来的。当然,如果检验结果有问题需要治疗,我们会立即通知你们。灰溜溜地打道回府,果然如王医生所说,急诊室什么都没做。
几年之后,女儿又一次发烧,退烧后口腔溃疡,胃口恢复,却不敢吃东西。王医生的诊断是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只能等着慢慢恢复。女儿吃东西时痛苦不堪,我家带儿子的保姆看不过去了,逼着我们带女儿去医院。王医生早已不骂赤脚医生了,他依旧说急诊没有用,但没有阻止我们。
同样的填表和漫长等待,同样的无计可施。我们不愿意就这么回家,据理力争。医生说,我教你一个让她进食的办法吧。她给我女儿服用了Motrin,让我们等一个小时,然后拿来一盒果冻,让我女儿吃下去。效果立竿见影,女儿进食的时候,痛苦的表情消失了。这次急诊,小有助益,解决了女儿的吃饭问题。
渐渐的总结出,中美两国,无论是医疗系统还是医疗理念,不同到了有些对立的地步。在中国,生病是一定要看医生的;而医生,是不能啥都不做的。而美国,强调有的放矢,不吃疗效不对的药,也不做无谓的治疗,
在中国,生病去不去医院,去哪家医院,完全是个人的决定。因此,很多小病占用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容易发生医疗挤兑。国内新冠之后坚持清零,政治因素之外,担心疫情失控,引发医疗系统崩溃,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而美国,病人的轻重缓急,是由医生评估的。真正的急症,急诊室的反应是迅速的。我之前那种不该急诊处理的病例,尽管不被拒之门外,漫长的等待会让患者接受教训,日后望而却步。感染了新冠在家隔离,有了危急症状再去急诊,是医患的共识,也保证了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医疗系统仍然可以运转。
在这里生活超过二十年了,入乡随俗,渐渐习惯并且接受了这边的医疗理念。几年前,我们见识了一次美国急诊室的专业和高效。那一次,我老公胃疼,吃了一天胃药不见好转,第二天早起依旧表情痛苦无精打采。以往他胃不舒服,吃点药注意一下饮食就缓解了,这次有点不同寻常。关键时刻,我的直觉或者说是医学常帮了忙。我让他平躺,在他的腹部轻轻按压,发现痛点在右腹部。我感觉他得了阑尾炎,之前的急诊经历,让我不敢直接过去了,先带他去了Urgent Care。
Urgent Care的大夫问了一下病程,做了一个简单检查,基本确定是阑尾炎发作。他马上和急诊室联系,要求我们立即赶过去。这一次,老公直接进了检查室。急诊医生一边联系手术医生,一边安排CT等术前检查。很快,手术医生来到病床前,告诉我们炎症严重,幸运的是还没有穿孔,为了阻止炎症恶化,必须马上手术。午饭之前,老公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可见,危急的状况,急诊是不会耽误的。
今天醒的早,特地去了海边的渔夫市场。回来的时候,逛了路边的一家农夫蔬果摊。我一眼看上了红艳艳的樱桃番茄,幻想着阳光下成熟的美味。回到家迫不及待尝了一颗,小时候的味道,久违久违了,惊喜不已,拿它们当了早餐。这个周末是劳工节,祝辛劳的朋友们节日快乐。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20 09:11:52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谢谢夏溪鼓励,想尝试的事情很多,等日后心静下来再说吧。
xiaxi 发表评论于
2022-09-19 19:54:19
迪儿可以出书了,纽约系列和移民系列都写得很好!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17 17:39:13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谢谢小小。我的洋姜也开花了,我去油管上搜了一下,应该快要收获了,好期待的。
小声音 发表评论于
2022-09-16 22:12:24
迪儿亲,今天傍晚回家后,到后院转了一圈,发现地里的洋姜开花了,赶快来告诉迪儿,你的洋姜如何?如果开花了,就快要到收获的季节了:))
迪儿周末愉快!:))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11 16:40:33
回复 '心中之城' 的评论 : 好开心见到心城,我们都想你,多回来玩呀。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11 16:37:20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好羡慕你在台湾的中秋聚会,祝秋安,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11 16:36:05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谢谢小小,希望这秋天的热浪早点褪去。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11 16:33:56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子,秋日安康。
心中之城 发表评论于
2022-09-10 20:29:42
趁这趟进城不易,祝迪儿阖家中秋节快乐!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2022-09-10 20:20:38
迪儿好!祝迪儿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
小声音 发表评论于
2022-09-10 09:13:57
问好迪儿,祝迪儿阖家团圆、中秋快乐!:))
麦姐 发表评论于
2022-09-10 02:04:57
祝迪儿阖家中秋快乐,吉祥如意!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8 16:46:51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亮妈再次留言。有个网友说得很对:
国外就怕生不大不小的病。小病,问题不大,一般自己扛过去了。真是急症大病,他们也真是利索。
普通老百姓,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吃不准的,有时小病拖成了大病,或者大病当成了小病。因此,美国的医疗理念,适合美国的医疗制度,但也不是完美的。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2022-09-07 16:34:19
嗯,美国急诊就是这样。如果没有要命的情况且叫你等着呢。但是一旦情况紧急,比谁都快。谢谢迪儿好分享。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6 11:02:02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麦子幽默。家有蒙古大夫,也是聊胜于无呀:-)
麦姐 发表评论于
2022-09-05 06:14:16
谢谢迪儿经历好分享。土澳也是一样,孩子发烧基本就是喝水,少穿衣。中西差距太大了,有好有坏,最后逼得只好把自己练成了蒙古大夫。:)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18:39:29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哈哈水沫,我们都深受大陆医疗观念的影响,不碰几次壁,怕是不会改变的。祝劳工节快乐!
我也是跟迪儿一样,开始有病就往急诊室泡,然后在急诊室等上好几个小时,到后来才明白要去医生办公室看病~~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18:36:56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思韵,你给我讲过你家小宝的故事,可以想见你婆婆当时的焦虑和无助。对病人和家属来说,医生积极作为,可能希望的信号,是一种心理安慰。习惯了大陆医疗理念的人,更加依赖积极这个信号。
好在小宝有惊无险,没有什么更值得当妈妈的欣慰和感恩了。
迪儿的经历我特别理解。我家小宝害病的时候,我婆婆就对这里医生的“不作为”非常愤怒。同意,每种医疗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18:29:50
回复 '漂亮姑娘' 的评论 : 谢谢漂亮姑娘留言。我刚来美国时,英语交流有一定的困难,不知道许多医学名词的说法,倾向于找说国语的医生。当时大陆来的执业医生不多,我家附近更不好找。王医生医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不了解大陆,对大陆人有偏见。渐渐的,我也看到了他的改变。
美国的医生对待一般病情比较保守,不会随便开抗生素的。我们碰到过急诊室的医生还好,没有敷衍了事的,开的药都比较对症。你说的那种庸医家庭医生,我们也遇到一个,后来果断换掉他。你们一得知他对大陆医生的那种偏见就应该换医生了,至少也可以get second opinions.
水沫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17:25:13
我也是跟迪儿一样,开始有病就往急诊室泡,然后在急诊室等上好几个小时,到后来才明白要去医生办公室看病~~
思韵如蓝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16:43:28
迪儿的经历我特别理解。我家小宝害病的时候,我婆婆就对这里医生的“不作为”非常愤怒。同意,每种医疗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
漂亮姑娘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13:17:12
美国的医生对待一般病情比较保守,不会随便开抗生素的。我们碰到过急诊室的医生还好,没有敷衍了事的,开的药都比较对症。你说的那种庸医家庭医生,我们也遇到一个,后来果断换掉他。你们一得知他对大陆医生的那种偏见就应该换医生了,至少也可以get second opinions.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13:02:32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海风节日好。不少朋友提到美国对小病不作为的弊端,有可能拖成大病。做为消费者,我们要多掌握一些医疗常识,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11:27:22
迪儿好分享,这里的大夫相对“淡定”哈:)遇到急病是当机立断,刻不容缓,一般的病不小题大做,跟国内一概五十大棒有点儿不同。喜欢你的移民系列,劳工节快乐!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9:24:47
回复 'elfie' 的评论 : 谢谢朋友再次留言。你是对美国医疗系统比较熟悉的,知道怎么合理利用它。我习惯于另一套系统,需要一个学习过程。谢谢你,长周末快乐。
I'd never go to ER unless it's a life/death situation or something beyond what the family care doctor can treat. So every time I got there I was wheeled by an ambulance. Once it was a car accident, another time was after I passed out at the plasma center. My son went there after a bout of vomit and acute abdominal pain. He got the IV immediately. We didn't need to sit in the waiting room because the ambulance went straight to the hospital.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9:19:33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谢谢禾儿夸奖。我本事不大,好为人医,还是蒙古大夫的水平。
哈,以后谁再说“迪儿是蒙古大夫”,我跟谁急。:)迪儿很棒啊,一年的白大褂没白穿,给老公的诊断很准确。:)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9:17:31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问好才女亮妈。我出来之后常回国,运气比较好,没有进过医院。国内的确在与时俱进,我妈说,药店很多药不能随便买了。国内社区医院,单位的医院和医务室,起到了家庭医生的保健作用。但很多人不相信这些小单位的水准,有病还是跑医院。我妈妈大学的校医院,我妈妈都不信任它,说那些医生什么都不会。我想,医生在这种没有压力的环境呆久了,业务也会荒废了。
迪儿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不过现在国内医生也与时俱进了。亮2010年跟我们回国时最后几天高烧。朋友带他去她们公司的医务室看医生,那位医生也没有给他输液,就是说稍微吃点退烧药过两天就好了。 亮亮都觉得和国内以前给输液的做法不一样。国内如果像美国一样有家庭医生把关是不是更好?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9:09:08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山里在这方面,比我省心多了。这边输液是个大事,规矩很多。我老公阑尾炎后,一直不排气,因而不能进食。输液只有消炎药和电解质,熬了好几天,熬的人虚弱不堪。我问护士长能不能加点葡萄糖增加能量,她说,加葡萄糖可能引发其它问题。如果老公无法进食超过一个星期,才会考虑补充能量。幸亏他只做了一个小手术,如果是伤元气的大手术,有不补充营养,太影响恢复了。
迪儿好文,我女儿小时上托儿所,全托幼儿班,冬季一两个月就生一次病,起初也老跑医院,到美后我自己没买保险,给女儿买了,到美后她就不生病了,因为国内老生病,已经有了免疫力。儿子小时发高烧中耳炎,医生也就给口服抗菌素、退烧药就回家了,儿子初中毕业与老公回国看爷爷奶奶,蚊子咬了好多包,姑姑带他去医院想给他配点药擦,结果医院给挂了吊针。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8:59:19
回复 '翩翩叶子' 的评论 : 叶子说得对。这边的医生,不会乱开药。他如果认为不需要随访了,也会告诉你,不会接着让你来看病挣钱。
迪儿早上好,看病配药,这里与国内真大不同,国内医生在推销药品,创利润,把它当成一个生意来做。。这里真正是治病。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8:57:14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一凡不愧是小说家,前瞻性让人佩服。我儿子就差点小病扛成大病,去看病的时候,已经是支气管炎了。可见,每种医疗制度,都有它的利弊。
谢谢迪儿好文分享。中外看病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国内大病小病习惯打针吃药,有时见效是快,但可能对提高自身免疫力不好?国外一般的病基本上是让你硬抗,人体自身有免疫力,小病扛扛就好了,但是也有的就抗成大病了!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8:54:06
回复 '家有好宝-夏静子' 的评论 : 你的体验让人心疼。肺炎这么严重的状况,居然只给退烧药。好在你爱子心切,打动了医生。
是啊。这里的医生一般不会轻易给输液,乱用抗生素的。记得我女儿小时候肺炎,一到晚上就高烧去急诊。医生只是给计量翻倍的泰诺退烧。第三次去急诊,我开始大哭,说孩子脑子要烧坏了。医生商量一下给挂水,输液不到半瓶,烧就退了。折腾了近10天的肺炎,至此次慢慢变好。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8:52:05
回复 '竹风_如火' 的评论 : 很精辟的总结。有些朋友留言,小病扛成了大病,我也有相似的体验。所以在这边,要学习一些医学常识,要保持一定的警觉性才行。谢谢来访留评。
国外就怕生不大不小的病。小病,问题不大,一般自己扛过去了。真是急症大病,他们也真是利索,感冒发烧之类的,就只能自己抗,没人理你的。
elfie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8:29:35
I'd never go to ER unless it's a life/death situation or something beyond what the family care doctor can treat. So every time I got there I was wheeled by an ambulance. Once it was a car accident, another time was after I passed out at the plasma center. My son went there after a bout of vomit and acute abdominal pain. He got the IV immediately. We didn't need to sit in the waiting room because the ambulance went straight to the hospital.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7:44:16
哈,以后谁再说“迪儿是蒙古大夫”,我跟谁急。:)迪儿很棒啊,一年的白大褂没白穿,给老公的诊断很准确。:)
山里人家168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7:37:13
迪儿好文,我女儿小时上托儿所,全托幼儿班,冬季一两个月就生一次病,起初也老跑医院,到美后我自己没买保险,给女儿买了,到美后她就不生病了,因为国内老生病,已经有了免疫力。儿子小时发高烧中耳炎,医生也就给口服抗菌素、退烧药就回家了,儿子初中毕业与老公回国看爷爷奶奶,蚊子咬了好多包,姑姑带他去医院想给他配点药擦,结果医院给挂了吊针。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6:01:34
迪儿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不过现在国内医生也与时俱进了。亮2010年跟我们回国时最后几天高烧。朋友带他去她们公司的医务室看医生,那位医生也没有给他输液,就是说稍微吃点退烧药过两天就好了。 亮亮都觉得和国内以前给输液的做法不一样。国内如果像美国一样有家庭医生把关是不是更好?
翩翩叶子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6:00:51
迪儿早上好,看病配药,这里与国内真大不同,国内医生在推销药品,创利润,把它当成一个生意来做。。这里真正是治病。
寒一凡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5:33:01
谢谢迪儿好文分享。中外看病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国内大病小病习惯打针吃药,有时见效是快,但可能对提高自身免疫力不好?国外一般的病基本上是让你硬抗,人体自身有免疫力,小病扛扛就好了,但是也有的就抗成大病了!
家有好宝-夏静子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4:23:38
是啊。这里的医生一般不会轻易给输液,乱用抗生素的。记得我女儿小时候肺炎,一到晚上就高烧去急诊。医生只是给计量翻倍的泰诺退烧。第三次去急诊,我开始大哭,说孩子脑子要烧坏了。医生商量一下给挂水,输液不到半瓶,烧就退了。折腾了近10天的肺炎,至此次慢慢变好。
竹风_如火 发表评论于
2022-09-04 00:43:35
国外就怕生不大不小的病。小病,问题不大,一般自己扛过去了。真是急症大病,他们也真是利索,感冒发烧之类的,就只能自己抗,没人理你的。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2:34:28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谢谢弄弄留言。英国也是这种医学理念呀,我们爱子心切,总想药到病除。转变需要事实和时间。
我们都有这经历!我就是带着孩子直接进emergency, 一次在emergency 还是我们的GP接待的我。原来英国的GP,平时在社区诊所,有时在医院值班,躲半天也躲不过,还是他。他就不给我药,小孩发烧39度,急死我了,他说多喝水,少穿衣服就行了。其实后来我就那样做了,人家没错:)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2:32:17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冬妹妹。我跟风忆旧。一写就收不住了。
冬妹妹你提到保险,你在这行工作过,知道更多细节。我个人感觉,现在的保险费用很高,保险的条款越来越复杂,普通的消费者,很难搞清其中的门道。和医疗保险打交道,也是移民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我还没有修好,就不写了。
美国的医生良莠不齐的,水平差好多,急诊医生也一样,有好有差的。我还比较运气,刚来的前几年孩子也不太生病,虽然体质也不是特别好。我自己前几年才进过两次ER, 第一次的医生很好,很快诊断出来了是肾结石,第二次也因为结石还没有排出,痛的不行再进,第二个医生没有第一个医生好。总体来说,有保险,ER的诊断治疗比较快捷,安排手术也很快,否则走常规会拖很久的。迪儿最近文思泉涌,佳作连连,赞!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2:15:21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看的出来,松松对国内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近两年,国内的药店有些药不能随便买了,大概也是为了解决药物滥用的问题。国内小病去医院的问题,不知有没有得到改善。
迪儿把两国看医生的对比写得好。国内小病也看医生,确实容易发生医疗挤兑,而且国内的抗生素也是用得过多了。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2:08:56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小小劳工节快乐。我在国内的时候,觉得生病去医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花了一段时间,才渐渐认可和接受这边的医疗理念。国内的一些做法,的确有点大炮打蚊子。
你种了这种番茄呀,只要是自然成熟,味道一定好。我吃水果没有度,不得不担心摄入糖分过高。这种番茄味道浓郁,甜度却不高,是少有的健康水果。
也曾有自身的体会,中美医生在处理感冒上的不同,一次回国,上呼吸道感染,去医院看病,立马就给吊瓶子,一直也没好,回来后继续在这边看医生,医生说我在国内的治疗是“大炮打蚊子”:))
见迪儿说这种小西红柿好吃,我赶快去后院摘了几个吃吃,平时不觉得呢:))
迪儿长周末快乐!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1:59:27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王医生的处置方式,美国的符合美国的治疗标准。是我自以为是质疑他,惹恼了他。
我住的地方不是华人区,大陆人不多,因此王医生对大陆和大陆人都缺乏了解。我想,他大概以为大陆医生都是赤脚医生,看病都是野路子。不过,他的态度也在转变,渐渐不骂赤脚医生了:-)
这个番茄是成熟后采摘的,真的是太好吃了。
迪儿的这个系列写得好!很真实。在美国看病和看急诊的确比较困难一些,尤其看急诊,不等两三个小时根本看不到医生。那位王医生的医疗理念是对的,不过他骂中国赤脚医生的态度不好。我在纽约看病的几个台湾人医生都非常好,说话态度和看病认真负责都给病人很多的温暖。
谢谢迪儿移民经历分享!樱桃番茄好可爱!迪儿长周末愉快!劳工节快乐!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1:47:23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王妃说得对。美国的医疗系统并不完美,而且价格昂贵。处在这个系统中,为了有效地利用它,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它。
医疗服务太重要了,好的系统到了关键时刻是救命的根本。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1:44:30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我也有佳园的体验。到儿子的时候,我不不那么紧张了,他发烧的时候,想着看医生也没用,就自己给他吃退烧药。结果有一次,他得了支气管炎,差点耽误了。正如你说的,家里有位懂医的比较好。
谢谢迪儿分享! 我家小朋友小时候发高烧被误诊过几次(当作普通流感处理), 后来都是换了医生, 做了检测才发现得了肺炎, Strep Throat, 中美的医疗手段相差很大, 家里有个懂医的就好很多。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1:39:00
回复 'irisin2021' 的评论 : 你说得对。观念转变需要时间。王大夫做得对,我是该感谢他。
知道抗生素对你女儿的坏处吗?你应该感谢王大夫的。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20:46:19
我们都有这经历!我就是带着孩子直接进emergency, 一次在emergency 还是我们的GP接待的我。原来英国的GP,平时在社区诊所,有时在医院值班,躲半天也躲不过,还是他。他就不给我药,小孩发烧39度,急死我了,他说多喝水,少穿衣服就行了。其实后来我就那样做了,人家没错:)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9:37:34
美国的医生良莠不齐的,水平差好多,急诊医生也一样,有好有差的。我还比较运气,刚来的前几年孩子也不太生病,虽然体质也不是特别好。我自己前几年才进过两次ER, 第一次的医生很好,很快诊断出来了是肾结石,第二次也因为结石还没有排出,痛的不行再进,第二个医生没有第一个医生好。总体来说,有保险,ER的诊断治疗比较快捷,安排手术也很快,否则走常规会拖很久的。迪儿最近文思泉涌,佳作连连,赞!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8:42:00
迪儿把两国看医生的对比写得好。国内小病也看医生,确实容易发生医疗挤兑,而且国内的抗生素也是用得过多了。
小声音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8:40:09
也曾有自身的体会,中美医生在处理感冒上的不同,一次回国,上呼吸道感染,去医院看病,立马就给吊瓶子,一直也没好,回来后继续在这边看医生,医生说我在国内的治疗是“大炮打蚊子”:))
见迪儿说这种小西红柿好吃,我赶快去后院摘了几个吃吃,平时不觉得呢:))
迪儿长周末快乐!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8:31:59
迪儿的这个系列写得好!很真实。在美国看病和看急诊的确比较困难一些,尤其看急诊,不等两三个小时根本看不到医生。那位王医生的医疗理念是对的,不过他骂中国赤脚医生的态度不好。我在纽约看病的几个台湾人医生都非常好,说话态度和看病认真负责都给病人很多的温暖。
谢谢迪儿移民经历分享!樱桃番茄好可爱!迪儿长周末愉快!劳工节快乐!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8:22:40
医疗服务太重要了,好的系统到了关键时刻是救命的根本。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7:51:41
回复 'elfie' 的评论 : 感谢你的分享。我不是很清楚你的状况,不便发表意见。
个人认为,美国急诊室的定位是救治紧急和严重疾病,轻症不会被拒绝,但被排在很低的优先级,等待时间很长。除非需要,医生是不主张随便输液的,而且对患者没有益处。
关于家庭医生的referral,如果是HMO保险,是需要的; 如果是PPO保险,就没有这个规定。
In our hospital or any other hospital, anytime you got to ER, it's IV first, then all kinds of tests following. And you don't need a,referral from the primary care doctor to go to the ER. I got there twice by ambulance, the procedure was the same. My son got the same treatment when his stomach was upset for a few days. It's mostly psychological for children. Going to ER and got an IV means it's done.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7:45:37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羡慕你呀,孩子好带,妈妈省很多心。
Urgent Care挺有用的,它不需要预约,而且几乎每天都开。如果有紧急但不严重的状况,Urgent Care是最适合的地方。
好分享。 我小孩小时从来不怎么生病, 每年去儿科检查都特健康,所以没什么体会。不过美国医生不给乱吃药确实,感冒什么的都是 over counter medicine, 觉得挺好。 Urgent care 这么方便, 迪儿的分享让我学到一招。 药店里有, 以前都没注意过。 谢谢啦!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7:42:45
回复 'Firefox01' 的评论 : 你说得对,我也是渐渐才意识到这一点。
抗生素滥用,是个世界问题,尤以中国大陆和印度为重。这两个国家出来的人,移民也好,游客也好,如果患病,在治疗上会有很大问题,因为其他国家的医生必须遵守本国的规定。
迪儿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7:41:49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你来的时候年轻,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现代医学对于慢性病,的确办法不多。
菲儿,这樱桃番茄不是很甜,却有浓郁的番茄味道,是我在美国吃到的最好吃的番茄了。
一边吃迪儿红艳艳的樱桃番茄,一边读移民系列。我到了美国,完全都是按美国医生的做法,不过,也觉得他们是哪里痛看哪里,动不动就是手术,有些慢性病没啥特技,哈哈哈。:)
雅佳园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7:25:31
谢谢迪儿分享! 我家小朋友小时候发高烧被误诊过几次(当作普通流感处理), 后来都是换了医生, 做了检测才发现得了肺炎, Strep Throat, 中美的医疗手段相差很大, 家里有个懂医的就好很多。
irisin2021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7:24:28
知道抗生素对你女儿的坏处吗?你应该感谢王大夫的。
elfie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6:11:45
In our hospital or any other hospital, anytime you got to ER, it's IV first, then all kinds of tests following. And you don't need a,referral from the primary care doctor to go to the ER. I got there twice by ambulance, the procedure was the same. My son got the same treatment when his stomach was upset for a few days. It's mostly psychological for children. Going to ER and got an IV means it's done.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4:04:12
好分享。 我小孩小时从来不怎么生病, 每年去儿科检查都特健康,所以没什么体会。不过美国医生不给乱吃药确实,感冒什么的都是 over counter medicine, 觉得挺好。 Urgent care 这么方便, 迪儿的分享让我学到一招。 药店里有, 以前都没注意过。 谢谢啦!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3:47:18
抗生素滥用,是个世界问题,尤以中国大陆和印度为重。这两个国家出来的人,移民也好,游客也好,如果患病,在治疗上会有很大问题,因为其他国家的医生必须遵守本国的规定。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2:42:14
一边吃迪儿红艳艳的樱桃番茄,一边读移民系列。我到了美国,完全都是按美国医生的做法,不过,也觉得他们是哪里痛看哪里,动不动就是手术,有些慢性病没啥特技,哈哈哈。:)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2022-09-03 12:34:55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