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110)点燃课堂教学的亮点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教育随笔(110)点燃课堂教学的亮点

课堂教学讲清要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而课堂教学的亮点是可遇不可求的,一闪而现,稍纵即逝的,当它突然闪现时,教师不仅要敏锐发现,而且要千方百计点燃,让它发光闪亮。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这样的机遇,最难忘的一个亮点,就是1984年12月17日下午那两节课。那是应华中师大中文系见习生指导老师的要求,讲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六年制重点中学初中语文《阅读》第五册)。当时听课的有二百多见习生,还有来自武昌区及武汉市附近县市的语文老师近百人。因听课人数太多,那时华中师大一附中老校区还在武昌千家街,没有阶梯教室,只好在学校大礼堂上课。

    当教学计划基本完成,准备总结之时,有学生即席举手提问。

    学生(1):文章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教师:是呀,“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够解答她提出的问题。

    学生(2):“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话,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一个词。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说不矛盾。

    学生(1):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还要用“的确”来修饰呢?

    学生(2):我们在《作文·汉语》(与《阅读》课本配套的写作课本)中学过,一句话是不是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听这句话,都觉得是通顺的。(学生笑起来)

    学生(1):鲁迅是一位大文豪,他也懂语法,为什么他要明知故犯呢?

    教师: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学生(1):他不会故意说错的。(哄堂大笑)

    学生(3):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这个词。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所以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了,只能用“大约”这个词来说明。

    这个学生刚说完,下课铃声响了。三百多听课的见习生和老师们站起来长时间热烈鼓掌。他们用掌声赞扬那个学生最后的发言,总结了《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旨。

    那年年底,武汉市中学初中学生作文竞赛,我们实验班的李慧同学写的《见习大学生的掌声》获得二等奖。可见,学生的亲身经历,难忘那节课的亮点。

    1986年9月,我应邀到人教社参加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作文·汉语》的修订工作(修订后名为《写作》),在该社大食堂吃饭时,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一位年轻编辑走过来,亲切地喊我并自我介绍说:“李老师,您好!我是华中师大毕业的张德平,84年听了您讲的公开课《孔已己》。您那节课让我们久久难忘啊!”

谢谢你们还记得那节课!不仅因为那最后几分钟讨论点燃了课堂教学的亮点,更因为那也是我一生从事语文教学的亮点!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可遇不可求、瞬间即逝的。师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反应,应该归属于钱学森先生所论“思维科学”中的“灵感思维”。钱学森说:“如果把非逻辑思维视为形象思维,那么灵感思维就是顿悟……”

所谓“顿悟”,顾名思义就是“突然明白了”,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创造性。

著名钢琴家傅聪说:“我喜欢教学,因为教学不仅是我教学生,而是通过教学,我能学到许多东西,在讲解过程中有很多新的灵感。”如果傅聪先生在天之灵允许的话,我就把“新的灵感”称之为“课堂教学灵感”吧。

“灵感”似乎很玄,“顿悟”又常常一闪而逝,但是,它却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大脑中。正如傅聪先生所言,我自从走上中学语文教学讲台,越来越喜欢语文教学之后,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很多新的灵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灵感”也好,“顿悟”也好,其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孔子说的“教学相长”的结晶。而师生的“教学相长”则源于良好的民主教学氛围,以及学生敢说多说会说的表达能力等多种因素。而对教师来说,其关键则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语文组的孙丽娟老师,要求带她教的那个班的学生,来与我们教材改革实验班学生一起上一节课,让学生感受一下实验班学生是怎样学语文的。

我与孙老师商定讲读王愿坚的小说《党费》。备课时,突发灵感,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这篇课文,回忆上个学期学过的《七根火柴》,进行“口头作文”训练。那篇小说的作者也是王愿坚,那篇小说的主人公卢进勇和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黄新是夫妻,黄新和他们的女儿小妞留在南方根据地,黄新牺牲后,党组织抚养小妞长大。卢进勇在《七根火柴》中长征北上了。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小说的相关情节,以《父女相逢在北京天安门》为题,思考五分钟,开始口头作文。

没有想到,我为自己灵感突发的设计而自得,刚对同学们说完口头作文题,一位名叫卢山的女生举手要求发言:“老师,您这个作文题不好,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能力。”

也许这就是美国旧金山大学心理学教授林格伦在他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的“开窍反应”吧。

“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

于是,我立即鼓励她修改我出的作文题:“是吗?那你就改一改吧!但是时间跨度必须按我的要求来说!”

“好!请您把黑板上题目中后面的五个字擦掉,然后请加上省略号。《父女相逢在……》”

“好的!非常好!五分钟后,请你先说!”

教室里非常安静,大家都在思考自己按卢山的题目该怎么说。

五分钟后,卢山同学站起来说:“我的题目是《父女相逢在朝鲜战场》。卢进勇将军在朝鲜战场与随军护士小妞在防空洞邂逅,……”

她说得非常好,故事内容、时间跨度在情理之中,故事情节在意料之外,学生听完后热烈鼓掌。

思维的闸门一打开,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卢进勇父女相逢的地点随着学生们的想象合理地展现出来了。

教学灵感与“开窍反应”如影随形,经常在师生的热烈讨论中突然降临。当灵感闪现那一瞬间,只要紧紧抓住它,定能达到教学相长之境界。

【附录】学生朱清华的一封信(初二学年作文考试题)

敬爱的李老师:

在我们所学的各门课中,我最喜欢语文课,而在您给我们上的几百堂课中,我们初二上学期学的第二十六课《散文二篇》最为动人,使我很难忘怀。

那时正是十一月,深秋时节,在上课的前一天下午,您在全班宣布明天有人来听语文课,还说这一次研究课规模很大,有二百多个学校的校长,主任要来听课,这不仅是我们平生遇到的场面最大的一次公开课,就是李老师您自己也可能是第一次遇到吧。您又要求我们,事前要好好预习,明天回答问题举手要大胆,说话要大方,吐词要清楚,错也要错得明明白白。

我听了,心里总有点发怵。我想,这次公开课您都可能是第一次碰到,会不会因为紧张而讲不好?我自己回答问题会不会出现错误?就这样,我心事重重地回了家。晚上,我做完作业后,把课文反复朗读几遍,在《提问本》上认真地提了问题,才安下心来。

第二天,我早早赶到学校,把课文反复读了几遍,铃就响了。我们赶到物理实验室一看,啊!坐着这么多人呀!不仅座位后面坐满了人,走道上坐着人,而且讲台周围的一点点地方也坐满了人,我们进去都很困难,是挤进去的。就这样,我们在一个水泄不通的人堆里开始上课了。

您满面红光地走了进来,整个脸庞都充满了信心,看不出一丝一毫畏惧,但脸上却挂着一丝疲倦。你一上课就点了包括我在内的四个同学把《牵牛花》朗读一遍。我朗读的是第三段。我镇定地用清晰的声音把第三段朗读了一遍,接着,其他同学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很高兴,又要同学们提出对这篇文的疑问。同学们一看您那么冷静,都一个个大胆地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了,分析结构时,也象平常上课那样,讨论十分热烈,连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都能畅所欲言。你的讲课,思路十分清晰,重点十分突出,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讲起来有条不紊,得心应手,那生动的讲解,清晰的思路,好象把同学们带入了叶圣陶爷爷的家,和他见了面,看到他种的生机勃勃的牵牛花一样。这时,同学们的积极性真正被激发起来,好象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完全忘记了课文以外的事情。铃声响了,好象把我们从梦乡中拖出来一样,下课了。不知为什么,这节课过得那么快。

你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功(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这与您平常每堂课都认真准备,严格要求同学,成功地去掉我们各种不好的心理因素分不开的,这样,您讲起课也就得心应手,使同学配合默契,课讲得十分成功。我从这堂课,看到了您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强大的自制能力,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这堂课,使我更加信服您,敬佩您!我将永不忘记这堂课。

此   致

敬礼

你的学生:朱清华

李培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mithmaella' 的评论 : 谢谢你的持续关注!
李培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墨' 的评论 :谢谢你的持续关注!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李老师又一篇好文。只有羡慕您那些学生的份儿。
寒墨 发表评论于
名师出高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