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中国道路.杂思录 第十二章 理想中国(2)

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评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2.5  旧文化思想无法承载新时代
无论如何评价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文化与思想,包括作为两极的马克思主义与自由民主意识形态,都是近代人类思想的灯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财富的累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似乎都走到一个关口。近代而言是工业革命时代以来重要的变局与关口,就人类历史而言则是所谓轴心时代,两者都是新时代的关口。处於关口时代的社会,往往是新思想的累积与爆发的社会时代,而人类的思想累积与爆发都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手段有着密切的关联。
 
轴心时代可以说是人类由采集与狩猎逐步转化为稳定的农业生产,标识是稳定的农业生产带来财富的剩余,人类走出以往食物不足与受困於自然环境的生存困境,稳定的农业生产与食物的富余使人类可以定居,由群体部落进而组成复杂的社会。农业生产与食物的富余就是轴心时代的社会物质基础,而社会新的形态的发展过程与成熟都需要新的文化与思想积累与衬托。思想成熟的表现是人类第一次出现系统的思想理论,哲学的以及宗教的思想理论。而近代工业化则带来人类手臂的延长与社会财富的暴增,工业革命也自然需要一个文化思想与技术的相适应以及累积过程,标识是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社会流通暴涨,人类由小社会走向大社会。大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资讯与人员流动的加速,社会各群体与阶层,以及过去相对隔离的区域与群体被捆绑成为有机的整体,结果就是文化思想的交流,触发新思想的产生,加速社会的变革甚至革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许多人可以脱离物质生产的活动,社会出现专门从事思想与文化生产的群体,也出现分门别科种类繁多的关於思想与自然知识各种学科。这也是文化思想成为引领社会的根本力量的社会环境。
 
复杂的思想意识是人类区别於动物的根本,而从事文化思想生产由社会的个体行为成为社会的群体行为,也是人类由自然人物质人走向精神人或哲学人的标识。在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许多社会现象,包括文化思想法律都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依据,这些哲学思想通过种种文化宣导也影响与引导了社会大众个体的行为模式。思想是文化文明的基础,哲学思想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西方哲学思想追究事物或物质的本质本源,从而产生严谨的理论系统,而中国传统思想或哲学注重於事物的表现或表征,结果多以表像关联为基础的术的运用,研读经典固守成规成为传统文化思想习性,知识的积累也只能停留在割裂与碎片化的阶段,或走向虚无,缺乏形成系统的理论因素,这是中国传统思想停滞的一个内在原因。无论是自然还是精神,物质还是意识,哲学理论或文化思想,物质与自然都是生命最根本的底线,而思想却是人类进步进化的台阶。走向高科技的时代,人类社会竞争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开发能力,也是产生新思想的文化能力。
 
站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人类,无论是三百年来的工业化进程,还是三千年轴心时代的关口,新思想的引导都是唯一向前的台阶,也是唯一可能的路径,对於人类如此,中国更是如此。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中国梦是萦绕每个中国人内心的祈盼,然而现代社会任何的社会事件或活动都有其内在的文化动因与思想基础,何况一个民族复兴与新文明之梦。如果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是改革开放走向工业化,以及物质财富与知识经验的积累,这个物质基础也许使中华民族与各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同一平台,那麽未来社会的目标与思想基础又是什麽,这里指的是社会的发展形态与以为基础的的思想理论,人文哲学依据。
 
在人类这个大家庭中,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中国的现代化也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所谓不同也是以西方社会为现代社会模板的比较,然而其不同的特殊原因是什麽,为什麽中国成果硕然却备受质疑或疑虑,这都关乎一系列的的思想与理论问题。纵观几千年中华民族走过的道路,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经历的艰辛历程,其根本原因都是传统文化与思想的痼疾。思想作为人类进步进化的台阶与文明的基础,以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文化历史,思想却是中华文化文明的短板,甚至是致命的短板,窒息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国人常说扬长避短,然而思想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现代文明的根本,是避不开的短。如果认为中国社会完全依靠中华的文化思想走出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是非常危险与无知的,这将使中国忽略自身思想的缺陷而陷入危境。中国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在西方文化思想理论的舞台上演绎了民族复兴的大戏,即使撇开二十世纪末幡然成为潮流的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作为体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样是来自西方的思想理论。旧中国是在外力的胁迫下为救亡图存,不得不吸取西方思想以为救亡之道。中国是在西方社会先进发达的社会镜像对比引导下,一步一趋完成社会工业化的历程。
 
中国所做就是对西方思想已不仅是取长补短,取西方思想之长补中国之短,而是以西方现代思想革中国旧文化之命,洗心革面以治病救人,取西方思想之长成就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基础。而实现工业化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仍然要依靠西方社会思想的拐杖继续前行,而将与西方社会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中国依靠西方思想的拐杖还能走多远。
然而客观地说,西方思想之长,不论是自由民主还是马克思的理论在社会现实实践中都遭遇瓶颈。这些意识形态遭遇的社会瓶颈都制肘着相应社会的发展,所谓中国特色仅是绕开意识形态瓶颈的权宜的解释,以社会最大利益,也即是社会发展为根本,绕开意识形态教条捆绑的解释。不同国家与地区都各有特色,为什麽仅有中国强调特色,而中国特色既不符合作为主流的思想意识,也不符合所谓普世价值,似乎?π?Θ?特色?π?Ι?并不具有让人信服与经得起批判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也是中国特色受质疑的主要原因。
 
全球走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也必然站在世界文化与科技的前沿,现有的西方意识形态理论面对东西方社会现实都是捉襟见肘,中国特色的权宜解释,仅是使中国避开僵化的意识形态理论捆绑的说词,难於引领中国走向未来,这也是为什麽中国面对西方舆论的攻击总是回应乏术,思想理论的缺乏是根本原因。中国需要新思想,新思想是中国持续发展绕不过的关卡,却是中华文化短板与痛。中国当代社会由於中国社会现实的种种弊端,变革与进步中的中国社会需要思想的引领,中国传统文化也出现回潮,这也是对社会发展需要思想引导的一种回应。然而传统文化思想回潮,观其种种不过是以现代文化思想的新概念解释旧思想,换了药引子的药仍是旧药,贴新标签的老酒依然是老酒,新观念解释旧文化思想仍然是旧思想,用新概念新内涵包装传统的旧文化思想以引领新时代,不是无知就是昧於自欺。毫无疑问,旧文化思想没有引领中国的工业化,同样也无法承载新时代。中国需要新思想,呼唤新思想,引领时代的新思想。
 
12.6  理想中国首先是思想中国
大一统中国与中华共同传统文化是理想中国的物质与文化思想基础,理想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强国,更应该是社会文化与科技大国,而文化与科技大国的根本基础就是思想。人类社会,思想是一切社会文化文明的根基,即使原始社会也有其相应的原始思想文化,而现代高度发达与文明社会更是各种文化思想激荡的成果。人类历史不存在没有思想基础的社会文化文明,曾经的苏联,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科技军事能力,以及文化都是世界超强。然而强大却是表面的,社会文化与精神的基础就是思想,苏联对内是革命与威权建立的国家,各民族缺乏坚实的社会统一文化思想,以意识形态革命理论作为国家与社会的基础,当国家无法达成社会大众的利益,威权统治甚至恐怖专制就成为维系政权的必然手段,意识形态与威权也必然阻碍社会新思想的产生,社会物质生产与文化思想受到人为的阻碍,社会危机不可避免。苏联一夕坍塌,其根本原因就是作为社会思想基础的意识形态思想的僵化,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最终是社会思想空洞化,无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受外来文化价值诱导而亡国,本身就是思想僵化与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教条化空洞化的必然结果。没有文化思想基础的社会繁荣或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或者说经济带来的文化繁荣,如果不能催发出新思想新文化,从而建立以新思想新文化为基础的文明,这种繁荣将是不可持续的,原因在於新文化新思想是新文明的台阶,在新台阶之上就必然带来社会思想进步与提升,如果未能产生新文化与思想,社会文明就不会有任何实质改变。中国历史上新皇朝也会带来盛世与繁荣,然而往往都是前皇朝崩溃与战乱后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恢复,这种恢复由於未能产生新思想新文化以成为社会进步的新台阶,也就无法避免皇朝走向颓废与腐败,周期性兴替依然如故,这即是社会固有文化思想的弊病,而社会本身也无法产生新的思想以阻止周期性颠覆。
 
一个有几千年人治文化历史的中国社会,社会大众普遍存在跟着权威走的文化心理习性,而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作为执政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在长期的舆论引导与教育宣导下也必然成为社会文化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准则,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意识形态教条的不切实际,改革开放前的经验教训,都是中国走出意识形态与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思想过程,中国特色与初级阶段就是对意识形态教条的切割与防火墙。坚持意识形态思想理论,当改革或社会发展出现问题或阻滞,就可能走回意识形态原教旨的老路,或走向相反的意识形态之路,即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的道路,这是一条自我否定自我毁灭之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日益富有,中国必挟於强大的经济力量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将不仅是经济大国,政治中国,还应该是文化大国与思想大国,而思想大国则是一切最根本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思想的文化社会,一个没有新思想的民族文化复兴,一个站在旧有思想理论基础上的民族文化复兴,或思想萎缩猥琐与停滞的文化大国,而一个没有思想的经济大国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土豪。历史上曾经几度经济强盛的中国就是一个经济土豪,由於自身文化无法产生新文化思想只能在不断的坍塌与重建中轮回,最终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文化文明竞争中,被工业化的西方所打败,几遭灭顶。面对船坚炮利的西方,古老华夏对作为工业化基础的科学技术知识,社会文化思想诸多人文概念与基础更是一无所知,这一切都是文化思想的缺失。没有思想的大国,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的军事的强权,都将是不可持续的,前苏联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前苏联的坍塌不仅是经济的坍塌,首先是思想的坍塌,思想的禁锢与贫乏,无法解释解决所遭遇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最终引发对体制及其思想体系的质疑,对思想体系的质疑使党与国家失去精神基础与正当性,国家领袖与社会精英失去方向,受外力诱导而拆解国家。中华民族的复兴应该是一个理想的中国,理想中国必然是具有新文化新文明的中国,而新思想是唯一的基础。
 
12.7  思想 中华复兴必须克服的瓶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中国也必然站在世界经济,以及文化与科技思想发展的前沿。这就意味着西方原有文化思想适合中国国情的已几为所用,不尽适合中国国情的也以中国特色敬而远之,再者世界处於走向全球化的时代,而现有社会思想理论框架是以人类工业化物质生产为基础,这些社会思想理论具有强烈的工业化与资本积累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不论是赞成还是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相关政治体制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理论偏见与色彩。人类社会正走向后工业化与全球化时代,现有的意识形态理论未必仍然还具有思想引领作用,至少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困境已说明,各种意识形态的理论对社会问题分析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细化与拆解,追求事物的本质与根源,提出新的理论思考,使思想理论成为活理论,而不是死教条。站在发展的前沿决定中国不再仅是模仿与追随者,而将成为可能的开拓者之一。这就意味着西方文化思想所具有的台阶与舞台的基础,以及引导作用在某些方面将随之消失,或不在具台阶与根本的指导的作用,就如同所谓的后发优势亦不复存在,东西方都同样面对新的环境与前沿,不再有现成或成熟的技术与理论包括社会人文思想理论可以借鉴。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累现佳绩,却频频遭受西方媒体与政客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帜,肆意抹黑攻击。相对於经济增长乏力的西方社会,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中国无疑挑动西方沙文主义脆弱的神经,然而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围殴背后其实就是国家利益与文化的冲突,面对西方舆论攻击中国回手乏力,这都说明无论东西方在思想上都停留在冷战时期,攻击者与回应者都以旧思维或原有意识形态思想面对全球化的新世纪。新世纪需要新思想,中国的持续发展需要新思想的引导,这不仅是科学技术众多学科,也包括社会文化理论的发展。发展需要新思想,中国需要新思想,全球化需要新思想。新思想是未来发展的瓶颈与灯塔,掌握正确的新思想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引领者。
 
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古老文化,然而新思想贫乏的大中国,是否随经济与社会发展就必然产生出新的社会思想,恐怕未必,新思想的产生需要社会的文化底蕴与氛围,中国历史与文化表明新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短板。思想是文明的根基,社会文明的依附,没有新思想无以建立新文化新文明。日本社会或许是一个例证,曾经经济迅猛发展的日本,经济力量让人惊异,最后证明其仅是常青藤而没有长成大树,而大树就是社会文化与思想的引领者支撑者,日本最终依然是西方社会文化思想的依附者,而不是新潮流的引领者,这也许与其国家体量有关,也与本身社会文化思想有关,与其社会所处时代也有关系。法国与德国经济体量都不如日本,却通过联合成为欧盟领袖而影响世界,这就是文化与思想的引领,这如果不是全球化的开端,也应该是全球化进程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对欧洲社会文化与思想同样是新里程的标杆。反观同样是做为西方与欧洲大国的英国,从加入欧盟,在欧盟中扮演的角色与作用,直至退出欧盟,处处以自身国家利益为优先,思想模式仍然停留在二十世纪中上叶,对欧盟的伤害远多於助益,罪责将被时代淘汰成为三流国家。
 
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缺乏对社会现实与历史本质的追问或哲学思考,成为社会思想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这有社会文化的习性传承,也有社会思想自我禁锢的因素。历史文化上中国社会对社会历史与事件多有详细记载,然而对历史与社会的研究都注重於相关人物对社会与事件的过程与影响,或注重於现象忽略背后的本质因素。中华传统文化深受道教浸淫,注重於表像关联,追求术或技巧的运用,而忽略事物本质,这是文化的思想根源。而传统的人治社会,社会思想文化活动受威权禁锢,也必然影响对历史与社会的研究,更不会追究所谓社会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原因。缺乏对社会历史事件的本质追究,也就无所谓从历史吸取经验与教训,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周期性颠覆的根源所在。中国的历史就是对历史的记载与陈述,缺乏思想的批判,也就不会有历史的总结与进步。现代社会,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体制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思想也局促於意识形态的框框,不断地解放思想就是为了解脱意识形态的束缚。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复兴首先是思想的复兴,经济的发展不过是文化复兴的物质基础与社会环境的必要铺垫。没有思想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仅是社会新文化与文明的灯塔,也是新文化的基础,文化复兴离不开新思想,旧文化思想无法承载引领新时代,中华民族要实现文化的复兴,首先必须突破社会思想的瓶颈。
要突破思想瓶颈就要突破传统文化思想的窠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面客观理解消化西方哲学思想是突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窠臼的最根本方法。西方人文思想引领人类走向近代化与现代化,中国就是沿着西方近代人为思想的道路实现了工业化与现代化,西方文化思想也必然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思想源泉之一,即要借鉴西方文化思想,又不能让思想理论特别是西方思想理论概念遮蔽或阻碍中国社会新思想的萌芽,思想理论仅是工具,可能的真理,不是上帝,更不是不可逾越的戒律。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长於表象观察归纳,重於技巧与术的运用,灵活而不拘於陈腐,偏於实用而忽略本质,缺乏形成系统理论的文化传统与自觉。不形成系统的理论,也就不会建立新的社会思想批判平台,社会思想的进步就是不断的思想理论平台的建立与批判拆解,在新思想的创建与批判,以及不断拆解中进步。
 
揭示事物本质的理论系统与中国传统文化术的运用也并非截然分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理论上是基於社会现实分析的手段谋略理论的运用,也即是术的运用,社会工具性,技术性的阐述与理论,而不是社会哲学本质性的阐述,这也许是受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遮蔽或对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规避。注重运用,忽略社会本质,本质涉及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这是原教旨主义不能接受的,这也是对不争论最佳的注解。然而改革开放有了正确的结果,就是做了对的事,就必然有其背后契合事物本质的依据,最根本的不论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都是以最大利益为出发点。革命时期敌强我弱,生存是最大利益,生存就是到农村去,到适合革命力量生存的地方去,经济建设时期就是发展,就是打破意识形态思想框框,给社会大众带来最大最实惠的利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利益,大众利益。利益是生命的本质,是检验社会思想理论的根本,也必然是催生新思想的根本。克服社会的思想瓶颈,不仅要打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框框,也要打破自由民主意识形态作为普世价值的思想框框。
 
思想需要自由的空气。人文新思想的产生并非简单的知识与经验的累积,更非空穴来风,而是社会发展本质的观察与分析,从而得出社会发展的新的思想理论。观察与分析不仅是一个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不受任何框框约束的思想激荡,这些思想激荡不受任何思想清规戒律的约束,包括宗教的文化的,以及意识形态清规戒律的约束。思想仅受所研究事物物质现象与物质规律,以及物质本质的约束,物质存在是一切思想意识的根本与基础,离开物质的根本与基础,思想将成为不切实际虚无缥缈的空想。所以思想唯一的限制就是物质的基础,除去物质基础的限制,思想的任何活动,思考观察分析与激荡或批判都是不受限制的,包括任何精神意识,以及现有意识形态理论的限制,也即是自由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的限制,否则思想必然受到压抑而失去健康生长的空间,犹如将思想装到了框框甚至笼子里,最后使思想失去激发新思想的活力。思想需要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空间,思想生命的源泉就是物质存在与现实社会的坚实大地,除此之外思想的天空是自由的,没有自由的天空思想就会窒息,就不会产生新的思想。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文化思想深受皇权暴力胁迫与文化思想界的自我禁锢,致使社会思想窒息是最好的例证。自由的思想环境是一切新思想产生最根本的基础,没有自由思想就不会有新思想的产生,没有新思想的产生,所谓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无本之木,将失去方向,失去依托。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寄托於传统文化,或儒家思想学说是缘木求鱼,痴人说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儒家学说未能引领中国走向工业化,也不可能引领走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应该是思想的振兴,思想的振兴犹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崭新的生命,而不受限制的自由思想与思想自由是思想振兴的根本。
 
 
大鱼 谷歌博客
大鱼 - YouTube
华夏文摘
中国文化与社会的过去,今生与未来, 电子书 中国道路.杂思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