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之地与诗和远方___我读苏东坡

我是一个都市里的乡下人,我希望我的文字,充满虫鸟声和稻麦香,还有风的呼吸,花的脉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初见这首小诗,不用细读,单是那扑面而来,漫天飞舞的字面美,就让你惊喜不已,陶醉其中了,于是一读再读,越品越香。

我仿佛看到:在静静的树林深处,青山隐隐,翠竹青青,一间茅屋掩映其中,屋前是如镜的池塘,有白鸟翻飞,有荷花开放,有秋蝉低吟,有秋风轻起,一个竹杖芒鞋的落寞诗人,长久的坐在那里,看秋景,听秋声,闻秋香,感受秋凉,完全融入了这幅大自然的图画中,忘了时间,也忘了自我。

苏东坡写过不少脍至人口的田园诗,比如“簌簌衣巾落枣花,牛衣古柳卖黄瓜”等,可那是一个官员下乡时体察民情时所作,总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之感,不像这一首,充满着野趣,时隐时现的淡淡忧伤,以及和大自然贴心贴肺的交融,因为这是在黄州,一个被无端陷害的才子的流放之地,他被世间所放逐,是大自然接纳了他 ,保护了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一颗孤苦无依的灵魂,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安全,那是苦涩中的甜蜜,是大难不死的庆幸,是绝处逢生后悟出的,更深的人生境界

苏东坡的骨子里是诗人,不是是朝廷官员,位高权重,也意味着公务缠身,精力分散,官场的错综复杂,明强暗箭,都只能窒息一个诗人的性灵,这样的氛围,恐怕是难以孕育出那些流放千古的文字的。

而黄州,天高皇帝远,无官一身轻,政治放逐了他,他也放逐了政治,脱开了世俗的价值体系,从某种意义上,他也得到了身体上的自由,精神上的解放。

当然,流放的日子是凄苦的,在偏远的黄州,他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然而,他诗人的性灵,把他从苦难中一步步解救了出来,看看他的诗: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

诗风越来越明快,心境越来越开朗,村舍边,古城旁,到处都是诗,都是画,他在这里呼朋唤友,月下泛舟,纵情山水,写下了大量流传千古的诗文词赋,而且还颇具生活情趣,发明了东坡肉,东坡肘子等美食,吃的也不错,这个偏远的黄州,真成了他的诗和远方了。

正如他自己所说: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其实,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世俗的挣扎中,也会时时跌入低谷,也会经常需要自我救赎,那就是,寻找一块真正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或者说,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吧,那应该是,一个脱离了世俗价值观的地方,一个安静的,没有喧嚣的地方,一个可以疗伤的地方。

林凡_圣路易 发表评论于
赞,非常喜欢东坡居士的诗词。多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