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广岛
【德】麦考·帕默 著
郎伦友 译
第一章 第一节
1.1 一个专家目击的广岛毁灭的景象
亚历山大·P·德·塞夫斯基,(图1.1)俄罗斯裔美国人,飞行员,也是一位杰出的航空工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参加了一个官方代表团去调查盟军对德国和日本轰炸行动的结果。在这次出行中,他访问了广岛和长崎。他在著作《空中力量:生存的关键》【5】中记述了这次访问的印象。以下引自他这部著作的第九章:
我第一眼看到一个被轰炸的城市时非常紧张。根据我读到的和听说的感到刺激的描述和建议,我对这种全新的场景还是有心理准备的。但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从空中看到的广岛,与我考察过的所有被烧毁的其他城市一模一样。
在一个轮廓清楚的黑色区域里,未被摧毁的房屋被熟悉的粉色覆盖着,(脚注5)直径大约有两英里。另外,像横滨、大阪或神户一样,仍然有直立的楼房、烧焦的树木、电线杆星罗棋布,还有一些东西。除了一座钢筋水泥的桥梁,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完整无损。在市中心,一群现代的水泥建筑直立着,看上去并没有毁坏。
------
我听说的是楼房瞬间就被前所未有的高温焚毁了,然而这里的建筑物结构是完好的,外表和石头院墙都在原位。不仅如此,我发现它们顶上的旗杆、电灯杆、油漆过的栏杆、空袭警报器和其他易碎的东西还在。显然它们是经过轰炸的洗礼的,不知为什么逃过了地狱之火和声称时速上千英里的超级飓风。
我对广岛考察了两天。我开车去了T形桥(相生桥),那里是原子弹的瞄准点。我在那里四处寻找光秃秃的地点,那里所有的东西想必都已经气化或瞬间液化沸腾了。然而那里没有,这个城市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我寻找着那些可以合理地贴上“不寻常现象”的标签的迹象,但没有能发现。
图1.1 办公桌旁的亚历山大·P·德·塞夫斯基。背景中有一幅照片是他与哈里·杜鲁门在一起。这里引用的就是前景中的那本书【5】。在维基百科德·塞夫斯基的页面上,列有他的几部著作,但这本书未被列入,令人关注。
在接下来的题为《原子狂热和常识》那章里,德·塞夫斯基记录了美国对于这份关于广岛的报告的反应:
在前面那章中概述的情况,显然与当时报纸、广播和科学家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法是不同的。与盛行的说法相反,这个报告听起来肯定比我想象的更加不可思议。但在东京和回到美国后,新闻记者向我提问时,凭良心我只能这样讲。
我并不低估“原子弹”,也不质疑它未来的潜力。肯定地说,我对这次去地狱般恐怖的广岛和长崎的访问一点儿都没有掉以轻心。作为一个工程师,我限定自己用一种特定的方法去分析被特定的炸弹轰毁的状况。我把我个人的观察写进了给国防部长的正式报告中,他向公众发布了这份报告。另外我还写了几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
随之而来的是厄运降临到了我这个异端的头上。我的发现遭到了愤怒的人们在广播、报纸和各种公开论坛上各式各样的攻击;那些都没有到过离原子弹轰炸城市五千英里之内的科学家们,郑重其事地谴责我的异端观点。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几乎是头一次发现自己被“极端分子”攻击为“保守派”。
从德·塞夫斯基的声明中显而易见,他并没有怀疑那两颗原子弹的真实性。他唯一的罪过就是忠实地指出了他们对独特的大灾变的结果缺乏证据;被轰炸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给他的印象,与他以前访问过的许多被常规空袭毁坏的城市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
关于核爆炸应该留下或不应该留下什么可见的痕迹,我将在第十三章回头探讨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只是提请注意,广岛毁灭的可见痕迹与传统的空袭是相符合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相关的、可量化的物理证据。
【脚注】
5,在别的地方,德·赛夫斯基援引“生锈的金属”去解释常见的“粉红色地毯”。然而在广岛以及许多其他被轰炸过的城市,大部分建筑物都是木结构的,最大的可能被保留下来的只是少量的铁,这些铁在火中被氧化了,散落开来。更大的可能性是大火使地下原有的无机铁也氧化了;同样的结果是灰砖经过火烧变成了红色。还有一种说法明确指向凝固汽油弹。见125页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