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大学生做保姆不再新鲜?
2004年2月2日
何必
13名大学生到上海做保姆,并在上海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略。)
这批来自河北的大学生保姆在上海引起异乎寻常的市场反响,在不经意间给人们提了个醒。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998年高考扩招政策实施后入校的学生,在去年开始步入社会,又赶上非典,212万毕业生的出路成为了麻烦,有人甚至惊呼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如何能够在就业竞争中顺利谋取到岗位、并因此而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甚至成为党政最高机关的议题。虽然到后来有消息说这些大学生就业状况基本令人满意,但问题并没有因为高层的关注和力度加大取得阶段性成效而得到根本解决。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增加到28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会随着扩招的继续而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长期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
再把视野拓展开来,自从国有企业开始体制转轨产生了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下岗”现象以来,再就业就成为社会面临的一大顽症。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由于不少下岗职工不愿意从事类似保姆、服务员之类的社区服务工作,使得人们总是纠缠在“改变就业观念”上老生常谈却没有使局面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2002年,党政方面召开了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再就业工作会议,可见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也反映出解决问题难度之大。其中,传统观念里等级森严造成眼高手低鄙视服务产业的习俗仍然左右着太多的民众;而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这种负担的分量。
人们都对于菲律宾女佣在世界上广受好评耳熟能详。其实,菲佣能有今天如此良好的国际口碑,是有其历史、文化积淀的。在本土,菲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为当地所肯定、推崇、维护乃至膜拜。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品牌的(劳务)产品,受到过严格的训练,而且在形体、美学、生理、营养、时事等不拘于家务料理专项课程方面都有过熏陶和领教,不少都是具有相当于我国大学本科甚至更高水平的教育培训后才能进入工作岗位。
联想起春节前北京曾经从四川找来了一些川籍保姆风光无限登堂入室被媒体炒得不亦乐乎,但没几天人们却发现这些川妹子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太差,而且对于薪酬的期望值又太高,形成了家庭保姆供需双方无法寻求到平衡点,最后不得不悄无声息地走人了事,迅即成为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闹剧和些许惨痛的回忆;四川方面希望借这些女娃儿塑造品牌的愿望也由是成了一枕黄粱。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中的比重比我国要高得多,但人们却并没有那种按照学历来规定工种的习惯与成规。那里不少干粗重体力活计的人都接受过大学里甚或硕士、博士程度的教育,也没有我们这里为就业而读书的极端功利色彩下的学非所用等以职业衡量知识价值观念附带的抱怨,而对自己所干的工作却乐不可支,认为这仅仅是工作,与个人兴趣和社会地位无关:你可以在学校攻读天体物理博士课程,放学后在工地上挖土、到人家去打扫卫生、或走街串巷给孩子们讲故事。
事实上,经济学的产生,就是来自于家庭。最原始的经济学就是家政学。如何打理家庭财产、安排家庭收入与支出、实现家庭效益理想化,就是那时经济学的全部内涵与使命。即使到了现在,特别是对于不同于西方追求个人价值的中国,家庭依然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家庭生活安排处理的好与坏,关系到社会安定。在现实情况下,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工作压力日趋繁重、竞争逐渐激烈,人们对于家庭的重视和依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不可或缺。这样,就形成了对于家政服务的广泛而日趋扩大的有效需求。这也是这次大学生保姆在上海甫一出现就引起争抢形成6个用户夺取1个保姆奇观的背景因素所在。
家庭及其所属的社区一直被就业人口所看低。事实上,家庭和社区中还有大量潜在的工作机会等待开发。从商业角度看,凡是能够给人带来便利的机会都自然带有可赢利的性质,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的不便还是存在于家庭生活当中:购物、子女照管接送(包括一直为各方议论纷纷有灰色收入之累却屡禁不止的“家教”)、家务整理、老人陪护、宠物饲养等,基本上还都属于空白。应该说,家庭以及周遍社区服务领域,是尚待大规模开发的价值空间,有着太多的商业机会。
于是,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形成着就业市场的压力,而家政领域本已存在并不断增长的劳务需求也是客观事实。如何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雇佣双方、以及社会多赢局面,大概这次河北保姆冲入上海就是个有益的开端。希望这不仅对于缓解就业矛盾、提供家庭服务有所助益,而且能够起到让类似不愿意从是低人一等工作的下岗者等那样的群体、按照市场状况有效调节自我行为方式的示范作用。
如此,现在河北大学生到上海做保姆成为新闻,而真到了大学生做服务员、清洁工都已经见怪不怪时,也许我们才可以说进入全面小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