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不起来的海尔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提不起来的海尔

                                            2006年4月3日

何必

近日,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办的聚焦绿色家电信息发布会上,海尔不用洗衣粉的“自然洗”双动力洗衣机正式启用了全球新标志。(略。)

这是该节目通常在最后中出现的“资讯速递”板块,内容大多是些个软性广告,给栏目组的主编、记者什么的打打牙祭、捞取点子外快。这种资讯,往往并不是以加强信息密度为原则,更多的是以平衡栏目组内部关系为尺度。从行文上看,基本上都是那些用寥寥数语为某个产品、某个活动、某个企业、某个领域里进行阿谀奉承,所以这类题材老潘很少涉及。

不过,这次是海尔冒了出来。笔者与海尔没有什么瓜葛和纠纷,但提起海尔,却总是打心眼儿里感觉到别扭。

最突出的来由应该是,海尔工业园曾经被各界当作学习的典范,招引得太多的男女老少前往顶礼膜拜。上个世纪末,来自老潘曾经生活并就读中小学的西北青海的一大堆中学生到青岛海尔工业园参观,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一些学生没有经过允许,跳到工业园中的水池试图嬉戏,不想这水池是通了电的,招致6个学生当初触电身亡。而这个重大的事故,却由于海尔是民族工业的骄傲而被压了下来,所有媒体都不得报道此事,死亡的那些孩子就那么白白离我们而去了,成就了旷世冤魂。至于海尔方面为什么要在水池里通电,人们猜测,这是为了防止工人以及游人进入破坏了厂区景致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而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的海尔,为了厂区景致竟然不惜通上足以致人死亡的电流,这种企业的文化也实在让人心惊胆战。

此前,老潘也曾经就海尔的企业文化撰写过些许,并于1999年7月22日在当时中央党校所办《中国市场经济报》上发表。

一切决定于那块黑板

关于海尔,各种报道、传说很多。象其掌门人张瑞敏到应邀美国顶尖学府去讲课、“吃休克鱼”(海尔以自己所“擅长”的管理去与那些硬件条件较好,但经营管理不善而被市场淘汰的企业联合)、“长三只眼”(企业必须有一只眼盯着政府、一只眼盯着员工以保证最高的工作效率、一只眼盯着市场和用户)、“以一变应万变”(规章制度根据人员、组织结构的变化而不时作出调整)、“企业家市场化”、砸电冰箱、星级管理、在德国给洋人发“上岗证”、销售“信誉”而非产品、探索“中国式”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模拟市场、概念营销、建“海尔工业园”的地产项目、进军电脑行业搞产业扩张和多元化经营、扛起“海尔中国造”的大旗加入微软机顶盒联盟……等等。张瑞敏俨然成了一个哲学家和管理学家,提出了一套套的思想和学说;而海尔也在不停地搞出一些能引起业界和各方广为关注的举措了。一时间,海尔成了明星。

同时,张瑞敏也像那些影视文化明星那般,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心得写在纸上拿到公众面前出版,说自己是企业中唯一没有市场化的人,过了一把隐私暴露及出书的瘾。

可是,我们把张瑞敏有关企业管理的各种说法看一下,发现其中有一点令人不解之处。

比如,在谈到人员管理时,张瑞敏说,“我建造的人才机制就是要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象运动比赛一样,赋予各个人参与竞争的可能……海尔设有干部处……我们的干部每年都有调整,有人上来,有人下去……许多到海尔参观的人提出的问题跟企业管理最基础的东西背离得太远……”

据观察,海尔的管理的确有很多让人感到极大压力的地方。如海尔的实行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在企业内部的黑板上,你今天是干部,你就干干部的活,明天把你擦掉,你就到车间里干工人的活,这就是说,一切是决定于那块黑板。

我们知道,现代市场竞争已经到了人才竞争制胜的阶段,对人的尊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许多国外成功企业的成功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企业考虑的首先是让员工满意,其次是让用户满意,第三是让股东满意”,其中,对企业内部员工的重视可见一斑。

而我们的企业,却是“见物不见人”。海尔的“三只眼”中的那只盯着员工的只是为了“保证最高效率”,而不是最大的满意度;“以一变应万变”则容易使得作为企业内部的制度的朝令夕改随意性强,让员工无所适从,产生不稳定感。如果法律也是如此,那么法律的确立、适用、解释和权威在哪里呢?而且,海尔只有“星级管理”却没有内部星级服务,这种星级是否会掺杂水分?另外,海尔那令人几乎令人“窒息”的管理中,仿佛少了一点祥和与真诚。如设立“干部处”,将企业内部资源、权利、收入、观念等级化、差别化,使这里有了森严的分明,而不是蓄意营造一种机会以及在规章制度面前的平等。谁又能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能造就更先进而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使企业进入如今倡导的国际大循环呢?

从管理目标上看,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有安全感、舒适感、稳定感、成就感、归属感、荣誉感、团队感、身份感等,归根结底是要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参与。

“海尔,真诚到永远”,究竟是对谁真诚?能有多大及多久的真诚?那块黑板,带给了我们极大的疑问。

如果有一天,那块黑板上赫然标出“海尔员工彼此真诚到永远”,届时再说什么参与“维纳斯”、多元化、市场化、星级之类,也许会有那么一点实际的意义。

这之后,海尔的前进步伐似乎越来越加快,跑到米国人的底盘上,用海尔的名字给美国街道命名,开启了中国企业登陆美国并改变当地名称的先河。如此壮举,当然值得海尔在国内大书特书,动用所有媒体力量进行渲染鼓吹,将如此英雄捧到偶像的地步,并借助海尔领导人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影响力,为海尔的扩张寻求更多的资源。

2005年12月28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这种点评,有点隔岸观火的味道,对于像海尔这么个庞然大物不敢随意说三道四,在资本面前暴露出中国媒体嫌贫爱富唯唯诺诺的样子。

说到多元化,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题目。老潘的哥们儿、原来在国内进行营销咨询、现在则跑到美国中部“坑蒙拐骗”的张洵在此曾经有过太多的说辞,从专业化、专注、客户至上等若干方面对多元化的企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尖酸刻薄的批评,并自以为是地鼓捣出了个什么“质量营销”理论四处兜售,弄得他的客户像微软、惠普、摩托罗拉等在中国充任“洋奴买办”的俊男靓女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假使让张洵那小子来谈论海尔的多元化,海尔势必又成为必死无疑的倒霉蛋。

2006年2月13日《每日工业快讯》编辑部评论:(何必注,略。)

按照目前中国企业的路数,采用张洵所谓“质量营销”理论,“质量营销”之前的“数量营销”时期的惯常手法,无非就是两板斧:广告和价格。到现在来看,情况依然,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虽然海尔向海外扩张,但是其扩张模式遭到了联想和TCL(后二者的长短于此不赘)等模式的冲击,中国内地对于海尔那种扩张模式的质疑越来越强烈。而通看中国企业,在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下,依然固守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跑马占地的策略,形成了狗熊掰棒子的营销路数,并且招致国际上对于中国企业扩张的新的担忧、排斥甚至阻挠,让人发现,国际上对于中国的反倾销已经从产品和服务上升到了资本和产权层面。在这个过程中,海尔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功不可没。

当然,海尔还会继续沿用国内的潜规则。这不,那资讯速递中又出现了不是?广告和价格战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