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堪比基辛格和尼克松当年到访中国
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堪比基辛格和尼克松当年到访中国。这句话谁说的?即将100岁高龄的基辛格自己说的。究竟哪件事? 就是中国最近出手,促使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宿敌,在北京达成历史性和解协议。
外界此前无法想象的难题,美国无法解决的难题(可能也不想解决),中国居然就做成了。对于中国的促谈,沙特和伊朗都明确表示感谢,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也是一片叫好。
但这显然不是三国外交那么简单。《华盛顿邮报》最近在一篇题为“中国如何预示中东多极化的开始”的评论中就感叹,当亨利·基辛格看到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和解时,“他一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基辛格明确告诉文章作者伊格内修斯:“我认为这是中东战略局势的重大变化……沙特人现在正在通过玩弄美国对抗中国来平衡他们的安全。”
他将这一重大外交成果,与上世纪70年代自己和尼克松相继访华作了对比,认为这两段外交进程“非常相似”。他进而指出,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和平缔造者的出现,“改变了国际外交的职权范围”。
基辛格并且认为,“中国近年来宣布,它需要成为创建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现在它已经朝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中国日益增长的作用,也让以色列的决策变得复杂化。考虑到以色列领导层曾明确威胁,要对伊朗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但基辛格认为,现在,“对伊朗的压力现在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利益”。
文章最后,伊格内修斯总结称,一个多极化的中东正在出现,以往长期对峙的中东地区,正在变成一场“平衡游戏”。“正如基辛格所建议的那样,这将是一场有着新规则的新游戏。”
什么意思?
对中东非常熟悉的基辛格,看到了中东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了中国这个和平缔造者和重大变量的出现。
我个人的理解吧,我们必须对沙特和伊朗和解,有一个充分再认识。
1,这可能是改变世界的5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2023年3月6日至3月10日,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秘密会谈了5天,在中方参与下,最终达成了历史性的和解,这将促成中东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要知道,当年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随后的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历史性访华,举世震惊,中美迅速和解,冷战格局彻底改写,这也被称为 “改变世界的一周”。
既然基辛格都这么说了,那我们确实正在见证新的历史。
2,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基辛格看来,以前的中东,美国是无可争议的单极力量。从埃及和以色列和解,到现在力促沙特和以色列媾和,美国确实是唯一一个有能力促成和平协议的国家。
但现在,不是了。中国加入了进来,而且将沙特和伊朗这两个宿敌,戏剧性地实现了和解,所以,基辛格也感叹:中国作为和平缔造者出现了,美国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看到西班牙报纸还有过一个比喻,“中国的这次调解无疑是对美国施压式外交的一记耳光,美国在中东向来是用导弹和制裁来为其大使及和平特使开路。”
中美的不同,世界都看在眼里。
3,美国的酸葡萄心理。
表面上也欢迎沙特和伊朗和解,实际美国心头五味杂陈。即便是《华盛顿邮报》这篇文章,也不乏酸葡萄心理,暗示是美国在默默耕耘,却被中国摘了果子。
对,你没看错,这就是美国人的想法。理由是美国一直在“勤奋(尽管大多是吃力不讨好)”地支持沙特抵抗伊朗;沙特和伊朗的秘密谈判,原先也一直在美国更亲密的盟友阿曼举行。
哪知道,最后达成历史性协议时,沙特和伊朗都跑去了北京……
4,美国人现在很焦虑。
一为以色列和自己焦虑。现在沙特与伊朗和解了,考虑到伊朗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威胁,都“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利益”。
二为可能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文章颇为酸溜溜地说,“阿联酋也在追求(couring)中国”,寻求中国帮助解决与卡塔尔、土耳其、利比亚的地区争吵,尽管阿联酋仍与美国保持着防御关系。以至于阿联酋的角色,已从美国前防长马蒂斯口中的“小斯巴达”变成了现在的“小新加坡”。
什么意思?
人心散了,队伍真不好带了。
在今天的世界,应该再没有比基辛格更资深更传奇的外交家了。但即便大外交家基辛格本人,都由衷地感叹,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的和解,堪比他和尼克松到北京的访问,而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和平缔造者。
什么是外交艺术?
这就是外交艺术。
很简单,没有中国领导人的积极参与和倡导,没有他在沙特和伊朗领导人之间的斡旋,我们肯定不会看到这两个宿敌的历史性和解。
什么是大国担当?
这就是大国担当!
以至于美国人酸葡萄心理,当然,也不排除接下来各种挑拨离间和使坏。
但中国就是中国。
中国外交,确实正在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