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听杨立华聊《道德经》
2021-06-03 由 琐事小栈 發表于文化
https://kknews.cc/culture/zoklexp.html
上篇简单比较了中西方的此世和彼岸,提到了西方最接近解决上帝之死的是尼采。他解决上帝之死的思路是,不依靠上帝赋予生命以意义,而是靠我们自己找到生命意义,创造艺术,享受生命。所以,才写下了那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这些观点和中国文化的此世性格是一致的,本篇聊一聊杨立华老师如何看待《老子》中的此世之道。
老子,《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本书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能说老子写了《老子》这本书,也不能说《老子》这本书完整地包含了老子的思想。由于老子这个人的资料,现在已经不太能看到,能够确定无疑是老子写的东西,也看不大到了,我们看到的《老子》基本上应该是老子的后学所作。所以,提到“老子”的思想,实际是在讲《老子》这本书的思想。
《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这样的命名源自书的结构。现在的《老子》通行本,即魏晋王弼本《老子注》,共5000字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第1-37章,下篇为第38-81章。分别取第1章第1句“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和第38章第1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德”,命名上下两篇为道经和德经,合称道德经。
相对于通行本,还有一个流传较广的版本,是来自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道德经》帛书甲乙本,成书于西汉前。内容上,除了不避皇帝的名讳,上下篇的顺序也变为德经和道经,即《德道经》。
《老子》的核心概念--“用”
按照《道德经》和《德道经》两种读法,读出来的会是两个《老子》。所以关键在于《老子》在关注什么样的问题,《老子》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
通常核心概念是高频词汇,《老子》里高频词汇有很多,道、德、无、玄、一、大……好像有一组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模模糊糊的又有一些关联,反复按照道德经的顺序读,恐怕一直确定不了哪个是关键词。因为有一个隐含着的容易被忽略的被人们认为不太重要的关键词,这个字是“用”。
王弼在《老子注》中把整个《老子》概括为“以无为用”。《老子》共81章,以“用”为关键词的共5章,比例非常高,而且出现“用”的章节,也往往在论述最关键的场景。
什么叫做“用”?提到“用”,立马就能和另一个概念“器”连在一起。器和物是不一样的,不能说一个东西是物,就一定是器。比如,粉笔是物,没有在写字的那个上下文当中用它的时候,它就不是器;它之所以能变成器,变成用具,一定是在一个“用”关联的整体当中,这个整体包括黑板、粉笔和用粉笔的人。
无欲与有欲
古文一直存在断句标点的问题,比如《老子》第1章第1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两种断法: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单独拎出来都能解释,但放到文章中,会发现第二种断法既不符合整篇行文的习惯,内容表达也不对。这种断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第1章第3句的标点问题却是争议了上千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种断法: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一种断法来自《庄子 · 天下篇》,里面提到老聃、关尹的思想,叫“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所以常无、常有是有道理的。直到马王堆帛书出土,才结束了争议。帛书甲乙本都加了“也”,断句确定为:
- 故恒(常)无欲也,以观其妙;恒(常)有欲也,以观其徼。
之所以一直存在这个争议,关键原因在于我们对《老子》的整体哲学的判断,认为老子讲清净无为,就不应该讲欲。但是这句话的无欲有欲是“观”的两种主体状态,无欲之时能观物的一种状态,观物之妙,有欲之时观物的一种状态,观物之徼。妙,是万物之始生;徼,是万物之归终,一件事物最终的结果,它所能达到的边界,就是徼,归终和成有关。天地生物,人能够成物,使物成为器。
再进一步引申,中国哲学讲无欲吗?任何一家都不讲,中国没有那种极端的哲学思考。人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保持一种基本的本能,就是自我保存。所有事物都有自我保存的冲动。所以斯宾诺莎提出欲望的界定就是自我保存的冲动,所有事物都有保持自己现在状态的倾向,而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自我保存的过程中,生命体之为生命体,就在于不断地主动地去选择什么、排斥什么,保存对自我延续有利的东西,维持自己的生存。这种冲动本身就有欲望,所以,怎么能说无欲呢。所以儒家道家都不讲无欲,在这一气质上,可以叫孔老同根。
人不得不有欲,那么为什么不欲以观万物之生。在万物生长的时候,只要有人的欲望掺杂其中,生长的过程就会被改变,而且一旦被改变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这个事物本身品质的败坏(偃苗助长)。经常看大厨说,现在的肉,肉味少了,没有以前的香;现在吃的苹果比以前大了很多,但是没有当年的香,放几个月也不见坏的。所以无欲才能观万物之生,否则都是对万物自然之生的破坏。
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子》讲辅万物之自然,《中庸》讲赞天地之化育,赞就是助。这是人对天地化育最恰当的态度,一个是辅,一个是赞,帮帮忙而已。相比而言,西方技术主义,是代天地之化育,认为用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这个道理当年的道教徒都尝试过的,道教是典型的技术主义宗教,基本态度就是我只要掌握了技术,我就能永生,所以道教徒的信念叫“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中国古代很多伟大的技术都与炼丹有关,因为追求永生,才会去追求那么高的持续高温,因此瓷器产生,黑火药的发明百分百是炼丹的副产品,各种矿物质放在一起加热就是这个结果。
这个道路我们都试过,结果是徒劳无功,所以儒家道家都说,人不能代天地之化育,只能辅和赞。
想观万物之成,要有欲,万物之成落在“器用”这个层面。对一个事物无欲,就不知道它是怎么使用的,它就不能成为器。比如,中国的汽车制造,从前是追赶,现在渐渐赶上,未来一定会更好。因为用车的人越来越多,在用的过程中,才能对车各个方面的需求有真正的了解。所有的工具都是在用当中成就其自身的。
从万物之生看无
无欲,以观万物之生;有欲,以观万物之成。“万物之生”,所有的事物是怎么来的,可以看《老子》的另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比如,粉笔是有,为什么是有,因为它是有限的。有限就意味着它是有限定的,有规定的,就意味着它是有属性的。凡“有”一定是有属性的,属性就是规定性、限定性,属性表示一种肯定。比如,白色的粉笔,当我说出它是白色的时候,不仅说出了一个有限的肯定,同时说出了无限多个否定,它不是黄色的,不是黑色的……无限多的否定给出了一个有限的肯定。所有的属性,它有限的肯定都来自于无限的否定。
进一步思考,温度有温度的无限的否定性,颜色有颜色的无限的否定性,作为温度、颜色的来源的那个无限的否定性,仍然是有内容有规定的,又变成了一个有限的东西,这个有限必然来自于更深层的无限的否定性,推到最后,会发现所有事物都来自于一个统一的无限的否定性。这个统一的、唯一的无限的否定性被称为“无”。
这个无限的否定性,由于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具体的属性,具体的内容,所以看不见,摸不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这个东西不能用感官去把握,所以被称为“玄”。
所有事物都根源于它,没有任何事物在它之外,所以它是“大”。这个世界,只要是有统一性的,就必有统一的原则、统一的原理,这种统一性在远处和在近处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用到10万光年以外去找这个根本的原则,在自己的心灵,离你最近的地方就能找到统一的原则、统一的原理。
所以,要想认识世界最根本的原则,不能走经验认知世界的道路,哪都有真正的普遍性。所以,《老子》才会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用看窗户,就知道天道,而且《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沿着感官的道路向外走得越远,对真正本质的东西了解的就越少。
由于所有的事物都是经过统一的无限的否定性,成为有,那么无到有的这个路,就是“道”。以上5个标红的关键词,讲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哲学的困境
老子第1章讲的不是一个哲学的洞见,讲的是一个根本的哲学困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来就说哲学的困境在于表达的困境。表达的困境并不是说,表达是不可能的,而是要注意用名言或概念来表达终极实在的时候,是有局限性的。可以言说的规律,并非宇宙的根本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低速、宏观),所有言说都是来自经验的;可以命名称述的事物,都是经验事物,不是恒常存在的事物(命名使人可以分辨世界,但是也打破了混沌中完备,比如一棵高的、绿色的植物,中国人叫树,英国人叫tree,都不具备普遍性)。但是哲学思考和表达无论如何还是要在语言当中,所以,才有了《老子》后面5000字的超越,靠的是“名之”和“谓之”的不同,不能“名之”,但可以“谓之”。所以《老子》才说有、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刚一说异名马上说,“同谓之玄”,有和无都来自道,不是同一概念,但都可以借助玄(一团微小的丝,相互缠绕,往复变换)来理解,还不能仅仅有一重的玄,还要“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从成的角度看无
《老子》中一段著名的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换言之,“无”是万物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所有的“有”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离开“无”,任何事物都不能够发挥作用。例,矿泉水瓶中间有空,才能装水,如果是实心的,就没法用。
另一句话“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中的“至柔”是什么?并非是水,水自身并不能穿过矿泉水瓶,至柔是“无”,“无”是所有“有”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都是在讲无的重要性。做事情要留有余地,不留余地,意味着这个事情是难以为继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着脚尖更高,但站不了多久,劈着叉跨一步很大,但是没法再迈出下一步。“以无为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的哲学一定是指向人生智慧的,这种留余地对于个体和国家都是适用的。“穷一家之量,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不能成国”,竭尽全力能管理好一个世家,给你一个世家,是管理不好的,刚刚能治理一个国家,给你一个邦国,也是治理不了的。“穷力举重,不能为用”,竭尽全力举起一个重的东西,这个东西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关键在于,人要度德量力,有多大格局,去追求多大的事儿。能力太强的人,忙忙碌碌,每天连轴转,“其能久乎?”,所以人要方方面面留这个余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首先不是道德,是智慧。
从治国的角度上讲,“无”也是重要的,“无为而治”讲的就是君主和群臣的关系,无为是君无为而臣有为,君之无为是臣子有为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一个好的领导,按照《老子》和往下延续的《韩非子》的理想,叫“不自用其智而用人之智,不自用其力而用人之力,不自用其勇而用人之勇”,这是道家的无为精神在治理方面的作用。
《老子》的漏洞
《老子》是肯定权威秩序的,所以一提就是“侯王若能守之”,只要有人群,就一定有等级秩序。
但是等级秩序根源于无,无就是没内容,这样一个没内容的东西,怎么能够推出一个有的标准,从无中推出真正的有效的标准?例,官僚等级分几层合理,三层、五层还是十层?《老子》的结论是“以用证体”,只能通过用的有效性来证明体的合理性,只要用还有效,就证明体是合理的。换言之,没有标准。
《老子》的这一思路和孔子的“明体达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子的哲学中“用”是从“体”中出来的。下一篇接着聊一聊孔子哲学的一部分--《论语》。
相關文章
道德经|至誉无誉
至誉无誉文 / 归雁2017-04-14星期五《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中的三句话,读完让你成为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
为老子过函谷关时所作,经后世流传,形成了多个版本,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根据现在很多出土的文献材料,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老子在写这本书时可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应当叫做《德道经》。
退躬老师|《老子慧通》之一:《道德经》非老子一时偶然之作
优秀论文《文化的反思》入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入编《改革开放30年——四川百位改革之星》人物个性化邮票。
冷知识:《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该书又名《老子》,分为上下两册,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第三十八章以下属德经,全文约五千字。老子还认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的统一,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中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局限性
中国自有文字的历史开始就有哲学了,确切地说是哲学思想的萌芽。商周时期产生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萌芽,其代表作《易经》、《洪范》、《国语》,距今已三千多年。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文学博士,我要对你解读的《道德经》说不
尊敬的舍得先生:非常感谢你昨天发了我关于《风流去》的读后感。我原本是不任何抱希望的。我对现在一些学人以油滑的态度做学问感到十分不满。做学问当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当我们企图judge历史的时候必定要立足于当时历史环境——外在的和内在矛盾,而不能情绪化的、概念化。
《道德经》有个四字真经,能让你醍醐灌顶,可惜知道的没几个
我们先把整段话都翻译一下,我们知道老子所说的“道”,是无声无息、无形无色、无处不在却涵盖宇宙万物且恒久不变的,这样才方便翻译:道,是没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也一样,对于那个大道的本质属性,是不可能用一个确切的概念名称来指称它的。
道德经|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文 / 归雁2017-03-20星期一《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老子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智慧指导我们现实的生活
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有三种分法:一:“道,可道,非常道”;如果人道说不清,道不明,则是我们人自己的错误。
道德经|清静为天下正
文 / 归雁2017-04-24星期一《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有无之辨:《道德经》首章句读破解
研究古代经典,首要问题在于弄清句读,否则,将误解古人的思想。自然,以“有”观照世界而非“有欲”去观看世界,更契合老子之道。
《道德经》: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存在于无形之中。在这一章节中就出现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很多人都听过,叫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道德经|道常无為而无不為
道常无為而无不為文 / 归雁2017-04-10星期一《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中华经典名著《老子道德经》全文解释(下篇 第四十三章)
2018-06-12
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百万英雄1月13日15点场 是不是被张学友那首歌给迷惑了 道可道
2018-01-13
哈哈,看过《倩女幽魂》吗?里面那首张学友唱得歌是不是就有这两句话啊,道可道,非常道?哈哈,道道道。而这句话处在哪个作品呢?对,就是答案里的《道德经》了,那我们来科普一下呗。
道,在可道与不可道之间
作者简介:天岸腾龙,自由撰稿人,精研儒释道,热爱思与诗,志于融会中西之伟大思想。赵孟頫书法《道德经》的第一章就提出了一个命题: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zokle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