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一场暴雪,醒来一片阳光。蓝天白雪,美景如画。美篇发不出去评论,不如去看美景。边走边拍,心情十分舒畅。手机不时地震动着,似乎跟着凑热闹。其实不是,几个群的话题多是跟ChatGPT有关。
近来,ChatGPT(下称“小蔡”)的确出了些风头,引领一时风尚,似乎人人都想给“小蔡”发个指令,试试其能耐。然后,不是写文章,就是开座谈会,发尽议论。先是把话往高里说,小蔡如何不得了,要替代各类人手啦。然后又把小蔡往低处拉,说是小儿科啦,这个不行,那个也无所谓啦。基本是人类历来对科技创新反应的老套路。
讨论最多的是小蔡能否创作文学作品,替代作家。好多人都在试探,结论是尚无可能,理由是缺乏个性。不说“替代作家”这个概念很空洞,世上那么多名作家,那么多平庸作家,谁替代谁呢?小蔡来了,又会替代谁呢?这类探讨测试没多少意义,所以,结论也没有多大意义。理由呢?纵观当今人类的文学作品,缺乏个性的比比皆是,不见得比小蔡的好,一样可以四处发表。那么,小蔡的缘何不可以发布呢?现在的世界,讲求的是多样性,读者的口味也极其多样,没准就有喜欢小蔡的作品的。从多样性的角度讲,没有哪个名作家取代了那个无名作家的,就算小蔡可以成为名作家,它又能取代谁呢?
更给小蔡添堵的是,国内还要把作家分成什么农民作家,工人作家,军人作家,还有什么学者型作家,类别五花八门。有些人还搞出个理工科出身的作家,好像作家专属文科,理工科天生与文学无关,一旦学理工的人创作了诗歌或小说,常常是欢声动地,自己也嗨得很高。这些莫名其妙的类别小蔡怎么去取代?大可放心好了。
还有一个常见的说法,就是既然小蔡还不成熟,但又比人类的信息处理力强大,那就建立人机往来,携手合作。这自然是必然的,而且早已发生,不是我们想不想的问题,当然也用不着我们来做这个结论。由此引出的对著作权/版权的思考,按我的想法,其实也无必要。人机写的归人,机器写的也归人。道理很简单,你要是在公司或工厂搞出创新,那得归你老板的公司的。除非机器独立自主,无主人也无需人的指令,露宿街头,哪天半夜被冻醒了自动想起来要搞创作。那时,得先修改著作权法,因为现时的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是人。
似乎各行各业的人都对小蔡的到来过敏。作为曾经的媒体人,对媒体人的反应比较关注。媒体界普遍认为小蔡还太嫩,尚不构成威胁。理由之一是小蔡接受的信息训练都是以往的,而新闻是针对刚发生的,特别强调所谓的“时效性”。听起来蛮有道理,其实不然。实时新闻仅仅是新闻的一小部分,比如,当年在日报社做新闻(消息报道)时,新闻通稿及全国性重大新闻来自加通社(CBC,有统一报道口径),即时或突发新闻来自警方和电视台。第二天报纸发行时,哪里还有什么“时效性”,大家早已通过电台、电视台(后来还有网络)知道了。小蔡经过训练,完全可以做到纸质新闻的时效速度。
至于专题新闻、深度报道、新闻特写,包括追踪报道等,都没有那么严格的时效问题。说新闻报道个性化也是虚无的,当年大陆媒体集体性跟风港台媒体,哪有个性?后来又集体采用西方媒体的人物导向采访模式,抓住一个对象展开叙事,哪里有个性?包括五个W,包括倒金字塔格式,哪个不是模仿西方模版?多伦多的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教新闻稿写作,千篇一律的模式。本来国内的新闻有自己的特色,现在做完了西方媒体,再去看国内的媒体稿子,就很难看下去。所以,小蔡能否挑战媒体人不在时效性上,也不在个性化上,而在于是否有采访的能力,是否有根据报道需要选择采访对象的能力。即便实时报道,也需要采访。模仿西式报道,更需要采访。要知道,哪个记者手上没有几十上百的名片或社区人物信息,还要加上临时搜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小蔡即使搞得到信息,也不会去采访,毕竟小蔡只是个软件,而不是个独立的可以自由行动的机器人。媒体人跟风试探小蔡,虽说多此一举,但不试似乎心里又不踏实。就像看到大家都低头看着路面,好像在看着什么,自己不凑上前去,也低头看一看,总觉得不对劲一样。尽管看了才知道地上什么也没有,但总有人会说,不看怎么知道有没有。
说到这,突然想到近来美国有些媒体追究小蔡娘家(OpenAI),指责其利用媒体的文章训练自己的儿子,有些不地道,要求人家付费。照这个说法,各大学校(包括中小学)及培训机构利用媒体文章教学或搞培训,是不是也得给那些媒体付费呢?这就不单单是担心小蔡取代媒体人的问题了,而是要群起扼杀小蔡于出道之际。微软已因类似情况而被起诉,那么,是不是所有自己作品被用来训练人工智能写手的作家们也群起起诉呢?
那我在这里写下的文字会不会被用来训练小蔡呢?用就用呗,我巴不得小蔡们能快点学得像我一样地写作,并富有我的写作风格。人机往来交流势不可挡,促进技术进步本来就是地球人应该做的,为什么要学一些美国人那套千方百计扼杀别人技术进步的霸道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