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指导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老兵登讲台,一拨乌云开。

思想先开窍,枪支可用哉。

史仰绍和史大胆从原来的联防队员中挑选出一百个年青力壮的人来,进行集体训练。

史仰绍站到队伍前面说:“今天我们请来一位老兵指导我们训练。教我们如何作战,如何排兵布阵。这个老兵不是别人,是我们村史钦龙四爷。现在请四爷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一阵“吧吧吧”以后,四爷点着腿,走到队伍前面说:“各位乡亲,我已经年近七十了,身体又不好。本想安度晚年,争取多过两年就算了。可是鬼子来了,不让我们过太平日子。听说他们到处杀人放火,强奸妇女。据维新家姜二舅从南京回来说,日本鬼子在南京十几天就杀死了几十万人,大多是平民百姓。近来又听说,我们县酒都,北辛集也遭到日本鬼子轰炸,抢掠,焚烧,死伤百把人,这离我们很近啊,就在身边啊。你们想,我们还能平平安安生活吗?所以,我坐不住了,与其在家等鬼子来屠杀,还不如出来拼一拼。坐着等死,不如起来奋斗。”

“前天校长和王先生请我出来帮忙,其实,我一个大字不识,讲不出什么理论,也想不出什么妙计。本不想来,怕耽误了大家。但俗话说,放个屁也能添一点风,打个喷嚏,也能增几滴雨。就当增点风雨吧,所以我就来了。”

“早年,我当过几年兵。但那不是自愿的,是被强抓去的。而且差不多没有打过胜仗。说经验没有,说教训却不少。”

“你们现在不是正规军。主要为了保土保家保民。我想既然都是拿枪打仗,道理大体是相通的。”

“我想一支队伍要想打胜仗,必须要做到三点。第一,要有组织,有纪律,要听长官指挥。一盘散沙,乌合之众,是不会打胜仗的。第二,要抱气成团。为什么人家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因为团结一心,生死与共。一支筷子容易折断,十双筷子放在一起就折不断,团结才有力量。战场上就要互相支援,共同进退。不能丢下伙伴,只身逃跑。第三,要有明确目的。要知道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我当时当的是孙传芳兵,他们打仗是为抢地盘,是替军阀卖命。所以士兵在战场上都不愿意拼命,因此老打败仗。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种地,养家活口。因为日本鬼子不让我们过安稳日子啊!人家都打到你的院子里了,粮食被抢了,房子被烧了,老婆孩子都不保了,你说怎么办?只有拿起武器打啊!把豺狼魔鬼赶出家园,我们才能生存,才能保住我们后代子孙。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你们说对不对!”

“四爷说得对,我双手拥护。”大胆站起来大声喊。

一百多人都大喊:“打鬼子,打鬼子,打鬼子!”

史金玉对身旁王伟说:“老爷子讲得太好了,效果这么好,把大家情绪都调动起来了。”

“讲的都是朴实道理,都是亲身体会,都是许多人所见所想。我们请他出山,请对了,记住,聪明人多在民间。”王伟说。

史仰绍也说:“四爷一番话,超过我们上十堂课,讲到人们心里去了。”

接着四爷又讲了怎么把队伍分成班排,怎样使用各种枪支,采取什么办法训练,怎么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训练时,四爷拿过一支枪说:“不管哪种枪,我们都得先学会瞄准。你们看这枪头上有个小山尖,这枪樘上面有个倒三角的小缺口,顺着这缺口、山尖,对准目标。只要三点成一线,就能击中。瞄时,枪的后屁股抵着右肩窝,靠稳,左手搭在枪身上,推子弹上膛,待瞄准后,用右手指扣动板机击发。瞄准时,枪在右肩时则闭左眼,睁右眼,两眼都睁着则瞄不准。”

四爷讲得很细。讲完了钢枪,又讲土炮。“这土炮和钢枪,最大不同,是土炮枪膛装的是火药铁砂。缺点是麻烦,打一枪,装一次药,太慢,而且打的距离不远。优点是火药出膛是片状的,覆盖面积大。在现在,这种枪已经落后了,但没有先进的傢伙时,我们只能用它。毕竟它也算远程武器,不像长矛大刀,只能在近距离贴身搏斗。”

四爷又对子母炮作了解说,“这种东西和土炮差不多。只是它个子大,比鸟枪打得远,威力大,但用起来也很麻烦。你看,它有个长枪管叫母管,还有个尺把长的小药筒,叫子筒,母筒装药和铁砂,子筒只装炸药。把子筒装在后膛上,点上导火索,子筒药先点着,而后催动大筒里的药,喷发出去,可以打几百步以外目标。只是太重,力气小一个人扛不动。

“不管什么枪,要想打得准,必先瞄得准。还有拼刺刀,可惜我们这些枪大多数都没有刺刀,像猎枪,土炮也无法上刺刀。但方法要掌握住,当敌方把刺刀刺过来时,你要眼尖手快,先避让,而后用枪身或刺刀把对方手中武器拨开,顺手极快的反刺过去,这叫守和攻结合,不能只让不攻,那就被动挨打了。这个方法也可用到长矛、棍棒、大刀上。没有刺刀,我们先用木棍练习。傢伙没有,但方法技巧要学会。自己不会,就要吃败仗。我们这里史大胆会武术,可以多练练拳术、刀术、棍术,凡是能打击敌人的都可以学。”

四爷倾其所学,尽其所能,手把手地作了传授。

大家在四爷指导下进行了认真刻苦地训练。人们也送给了四爷一个外号:“史教头。”

吹鼓手史仰如还立刻编了一段快板叫“古稀老人史教头。”

古稀老者当教头,倾尽所知毫不留。

名利不图图救国,欲为百姓解忧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