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韵》19.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宣州谢脁楼(1)饯别校书(2)叔云(3)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4)高楼。

蓬莱文章(5)建安骨(6),中间小谢(7)又清发(8)

俱怀(9)逸兴(10)壮思(11)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12)弄扁舟(13)

 

  1. 谢脁(tiao3)楼: 又名北楼、谢公楼,为南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2. 校书: 即校书郎,负责朝廷的图书整理的九品上小官。
  3. 叔云: 李云,一位朋友。另据考证,李云又名李华,天宝十一载任监察御史。这首诗的题目又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4. 酣:畅饮。
  5. 蓬莱文章:指汉代的文章。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
  6. 建安骨:即“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候的一些文章反映现实,抒发理想,意境宏大,深沉悲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7. 小谢:即谢眺(464年—499年),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此谢氏即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谢家。
  8. 清发:清新勃发的风格。
  9. 俱怀:满怀。
  10.  逸兴(xing1):飘逸豪放的兴致。
  11.  壮思:雄心壮志。
  12.  散发:不束发,即不做官,行为不受限制。
  13.  弄扁(pian1)舟:浪迹、隐匿于江湖。

李白(701 — 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尊为“诗仙”。关于李白的出生地,有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市青莲镇)和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两种说法。李白5岁读书,14岁时便有诗赋多首,受到一些名流的推崇。自开元十二年(724年)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李白多次辞亲远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都城长安。他广交朋友并干谒达官显贵,寻求入仕之路,但一直未果。天宝元年(742年),经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举荐,玄宗召李白进宫任供奉翰林。一年后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厌倦,行为懈怠,玄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第二年(756年),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在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的争斗中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李白于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去世,享年61岁。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神妙,语言飘逸,从立意到表现方式均具有典型的浪漫艺术特征,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李白的诗歌中,乐府歌行体及绝句成就最高,五言律诗也多有佳作。杜甫称赞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黄庭坚说“李白诗如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李白仅有的的几首词虽有真伪之争,但词学家普遍认为李白具有词坛“开山鼻祖”的地位。

李白临终前把毕生作品托付给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李阳冰不负重托,将书稿重新抄录编成《草堂集》20卷。李白现存诗约1000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9

 

 

宋雨:这首《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的一首送别诗,但我们却能从中感觉到几分《蜀道难》和《行路难》的味道。尽管这首诗比较短,但诗人的愁绪与豪情同样是喷涌而出。 

唐风:是的,本诗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与李白的其他送别诗也不一样。诗中未流露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对分别时的情境和谢脁楼本身也不作描绘。诗的主题似乎与客人以及送别毫不相干。诗人只是借着送别而抒发满腔的失意和愤懑。 

宋雨:李白失意难平通常直接或间接与他的仕途不顺有关。这种愤愤不平贯穿于他成年以后的几十年间。李白才华横溢,始终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强烈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 

唐风:从李白人生轨迹来看,他的“官瘾”很大,几十年孜孜以求。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的这种追求其实也很好理解:在那个年代,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想有所作为,不入官场则几乎无从谈起。 

宋雨:由于未曾参加科举考试,李白的仕途比起其他英才则又艰难曲折了许多。有考证认为,李白是商人之子,而且祖上因被治罪而流放西域,所以很可能他根本没有资格参加科考。于是,李白便寻找自己的晋身之策,比如谒见高官和名士、自荐于朝廷、娶侯门女为妻等。 

唐风:这种谒见和自荐对于李白这种没有什么背景的人来说也是困难重重。李白花了20年的时间,包括二入长安。他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靠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妹妹)和诗人、大臣贺知章的举荐,才让玄宗看到诗赋,随后被招进宫。李白听到好消息后,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狂傲而又喜出望外的诗句。 

宋雨:李白任职翰林供奉,职责是给皇上做起草文稿、写诗文。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陪同,让他赋诗纪实。李白赞美杨贵妃的两首《清平调》,就是此间所作。然而,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甚至玄宗呼之不朝。而且据说他在醉酒的情况下有令高力士脱靴这种出格的举动。这种图一时痛快的荒唐事做多了,玄宗的不满和失望可想而知。他随即评价李白“非廊庙器”(即不是做官治国的材料),打消了对李白委以重任的想法,并在李白入长安近两年后“赐金放还”,请李白走人了。 

唐风:李白这次官运的夭折,的确有他自身的原因。刚开始时,唐玄宗其实很欣赏李白的才华。李白没有任何背景,马上就得到六品的翰林供奉,给皇帝做文字秘书,这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李白呢,没过多久把好几个当朝有权势的人都给得罪了。李林甫、高力士这些人,都是唐玄宗身边的红人。 

宋雨:李白情商不高,锋芒毕露,几十年无改变。他20岁时谒见渝州(今重庆)刺史李邕。交谈间李白放言高论,令李邕不悦,当然也就无法得到举荐。他不惑之年终于入朝为官,虽说御用文人的味道重了些,但过于狂妄自大,不能脚踏实地,没有耐心去等待更好的机会,于是很快失宠。 

唐风:离开长安以后,李白再也没有回去。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强烈追求仕途,但继续云游天下,广交朋友,而且写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诗篇,如《行路难》三篇和《将进酒》等。 

宋雨:本诗描写的送别情景发生在天宝十二年(753年)。就在此前一年,李白在游历途中去了一趟幽州,也就是安禄山的大本营。他亲眼目睹了安禄山的飞扬跋扈,离开后写了《幽州胡马客歌》,预感到一场叛乱即将发生。 

唐风:正是由于此前十多年的经历,使得诗人把对国运的担忧和自己人生的苦闷,全都倾述于这首短诗中,使其在送别诗中显得有些异类。 

宋雨:本诗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都是是11个字,不同于一般诗的格式。李白不拘俗套,直抒心结 — 昨日逝去的事情已经远去,今日乱我心绪的事情令人烦忧。当时作者已经年过半百。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深切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不安和对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唐风:接下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看似转移话题:与故人在谢眺楼上凭风而立,看到秋雁乘风归去,内心的苦闷转向开阔宏大的空间,于是顿时心胸开阔,浮想联翩,产生了一醉方休的兴致。我认为,这两句与前两句其实是一个整体,几句合在一起可以作为本诗的第一段,引出后面的主题。而且,如果把两个时间状语去掉,就成七言古诗:“弃我去者不可留,乱我心者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宋雨:你这个思路挺有意思。依此类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可以作为第二段;“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可以认为是第三段。它们的意思似乎也是相对独立的。 

唐风:我的确是这样认为的。本诗的押韵和转韵对这一点也有所暗示。本诗前四句和最后四句都是押平声韵的,但中间四句是押仄声韵的。全诗换了两次韵。 

宋雨:可中间四句是什么韵呢?“骨”,“发”和“月”三个字也不押韵啊。 

唐风:在汉语中古音(大约是隋、唐、宋三代)官话里,上面三个字都是入声字,是押韵的,在平水韵里同属“月韵”部。李白写诗天马行空,主要写古体诗,这样较少受格律诗规则的约束。这首诗中间转韵押仄韵(入声属仄声)。但无论如何,诗须押韵。这对于那个时代的诗人来讲,是铁律,是一定会遵守的。 

宋雨:我对入声字就不敏感了。由于语言的演变,特别是元、清两朝数百年的北族统治,北方官话完全消灭了入声,是很可惜的。这也影响到了我们现代人欣赏古诗词的韵律之美,特别是押入声韵的古诗词。 

唐风:你说得很对。现代汉语普通话丧失了入声,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对于本诗中间押入声韵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你怎么理解? 

宋雨:这两句是用蓬莱文章和建安风骨赞赏李云文章的出众;用谢脁来夸耀自己的诗才。 

唐风:我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这两句是总结他们两人的侃谈,即聊到汉代文章、建安风骨,期间还说到谢脁诗作的清新勃发。 李白自视极高,我读过他写给其他人的多首诗,其中没有一句赞颂别人的才华(他倒是在黄鹤楼上赞过崔颢一句,但心中不服,又到金陵凤凰台写一首去比)。李云的诗文毫无名气,李白再恭维,也不可能把他与蓬莱文章、建安风骨相并列;另一方面,李白非常敬重谢脁,清人王世稹在《论诗绝句》中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所以说李白把自己比作谢脁也不合逻辑。李白的狂妄是有前提的。 

宋雨:嗯,你这样的理解似乎更有道理,这样也让“中间”二字很容易解释,即解释为“闲聊中”。 

唐风:而且,这样的解释能更好地与下句的“逸兴壮思”相呼应。假如是奉承和自诩,那么下句就谈不上什么“逸兴壮思”、“青天揽明月”了。 

宋雨:一番天马行空之后,诗人还是不得不回到现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的精神如此苦闷。忧愁如流水一般不可阻止,借酒浇愁反而更愁。诗人梦想的的解决办法是,世道如不称心满意,就寄情于山水。做不了“策士”就做“隐士”。 

唐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句话我很小就听说过,后来才知道出自李白。这样的句子,道理浅显、语言浅白,却流传千古。除了许多这样的名句之外,李白还创造出许多成语,比如青梅竹马、浪迹天涯、惊天动地、扶摇直上、刻骨铭心等等。他凭一己之力就对中华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雨:但现实中的李白却是那样的纠结与不平。虽然才华出众、诗名远扬,但李白对于未能身居庙堂之上总是心有不甘,放不下那份执念。所以他的一生都是一边在豪情满怀的狂放,一边在仕途不顺的苦闷中度过的。

 

唐宋韵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usic123' 的评论 :
同样是天才,有情商者路要顺很多。
music123 发表评论于
真正的天才不需要情商
唐宋韵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智商是可测量的客观指标,而情商只是一种“说法”,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理解他人的感受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李白的情商可能真是不太高。当然这是我们的一家之言。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天才都很专注,恃才傲物不在乎他人,这好像不能算情商不高吧?
唐宋韵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心之初' 的评论 :
谢谢您临读褒奖!
心之初 发表评论于
好詩詞就是要掰碎揉爛。讚。
唐宋韵 发表评论于
日前一位网友的回帖中用了“唐风宋雨”一词,我们感觉非常好,决定今后以此作为我们的网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