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跟著父親和祖父在屋後的湖裏泛舟,捕魚。湖水在南邊注入一條河,河水悠悠,把他們帶往海灣。海灣遼闊如大海,他們的船太小,不敢往海灣裡去,只是偶爾停泊在岸邊或橋下,玩水嬉戲,實在是燦爛童年。
五十歲那年,下班回家問妻子銀行有沒有多餘的錢,妻子知道他從不問錢財的事,問怎麼呢?說:「想起小時候,可不可以買條船?」妻子說:「想買就買吧。」過了幾個月,看中了一條30年的舊船,23呎長,單引擎,問妻子「一萬塊行吧?」然後找停船碼頭,買釘子,買鑿子每個禮拜去修東補西,慢慢的會換水泵了,裡裡外外也都弄乾淨了,該買的各式各樣的儀器都買了。找一條河,逆流而上,找個小水灣練習泊船,以停船碼頭做中心,上下巡索,往南到安纳波利斯,往北到巴爾的摩,從六月到十月,每個適合出海的週末都馳航在乞沙比克灣,有時追逐黑色的水鳥,有時嬉耍淺水裡的魚群,遠處蘆葦裏有紅嘴鴨和優雅的白天鵝。游泳,日曬,幾年下來,終於成為業餘船家。
男人是天生的理工男,做事總是追求精益求精,幾年間勤讀油管上職業船家的視頻,捐了小船,買了一艘36呎長,雙引擎,帶兩間睡艙的中型船。添了精密儀器,換了錨,窗,照明,檔風雨的透明罩,重新裝潢內部,更做了引擎修護。這時候當然不能只在附近晃蕩,就買了自動導航儀,準備擴大範圍,到海灣的另一邊探幽。
研究了氣象報告,確定了風向和風速,在一個風和日暖的初夏,船長一聲令下,駕駛鳳凰號,船速每小時10海浬,費時約三小時,橫渡乞沙比克灣來到麥河(Miles River)的出海口—聖麥可鎮(Saint Michaels)。這是一個寬闊的河口,找了一個安靜的角落,把船泊在碼頭外側的河灣上。休息一會兒後,就把小橡皮艇充氣,因為等會兒要搖著它上岸吃晚餐。
聖麥可是一個古鎮,建在17世紀早期,幾百年來,這裏一直保持原來的殖民地風貌,沒有建高樓,沒有設麥當勞等連鎖店。一個公共圖書館,一條普通的街道上開著富有當地風味的飯館,兩座歷時五百年的教堂,還有一個小小的博物館。穿梭在鎮上的巷道,到處可見門前貼著一片小銅板,寫著建屋的年代,很顯然,這是一個以古意為傲的小鎮。
飯後回到鳳凰號,坐在船頭享受清風,欣賞日落。過了一會兒,附近的船友紛紛走出船艙欣賞夕陽,淡青色的樹林照映著天邊一抹嫣紅,偶爾鷗鳥翩翩、水波蕩漾。漸漸的遠方的地平線被紫色吞沒,幾個星子在蒼白的天空閃爍,這是萬籟俱寂的夏夜!
灰暗的天空漸漸泛白,遠處的地平線出現一道金黃,兩寸,三寸,突然間躍出一顆耀眼的太陽,沒有雲彩遮蔽,只能闔上雙眼,迎接一個夏日清晨。起錨,繼續航向外河(Wye River)的出海口瀟灣(Shaw Bay)。瀟灣的西邊屬於私人島嶼,東邊則是公共水域。小小的海灣被綠樹環抱,島嶼上有少許私人住宅,建築豪奢,像中世紀的屋群,頗有古風。水邊有私人碼頭、船屋,船屋旁有別緻的尖頂小建築,像個童話世界。
生活在船上,像擁有一個自己的島。四周是遼闊的海天,島上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也是合作無間的船長/大副。鎖定方向往南再往南,我們緩緩而行,迎接更多的日落日出,航向童年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