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科大下迁合肥始末
柯资能(865)丁兆君(0324)
自 1958 年创建,至“文化大革命”之前,8 年间,学 校共招收本科新生 7666 名(平均 958.25 人/年)。至 1965 年,全校教职工总数达 1890 人,其中教师 822 人,教授 9 人,副教授 13 人;在校学生总数达 3034 人,其中本科生 3006 人,此外还有研究生 28 人。短短几年间,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在科技、教育界声 名鹊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前 3 届学生毕业时(1963~ 1965),陈毅、聂荣臻、谭震林、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分别参加了毕业典礼,并与全体学生合影,一时传为佳 话。
全院办校,大师云集,生源优秀,领导关怀……,中 国科大盛极一时。但在“文革”爆发后,历史发生了转折。
遭遇“文革”,全校陷入混乱
1966 年 5 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爆发,高 等学校首当其冲地遭到破坏,学校停止招生,教学、科研 工作被迫停顿。1961 级学生在校长达 6 年半之久,至 1967 年 12 月方毕业分配,走上工作岗位。研究生至 1968 年才派 遣完毕。
1966 年 6 月,根据中共北京市委要求,中国科学院向 中国科大派驻工作组。6 月 17 日,工作组宣布了科大党委 书记刘达停职反省的决定,从此学校的“无产阶级文化大 革命”工作由工作组来领导。此后,揭发会、批斗会、大 字报、大辩论持续不断,掀起了全校文化大革命的高潮。 至 7 月 29 日,驻校工作组才根据上级决定,撤离科大。
1968 年 3 月 5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革命委员会正式成 立,次日开始办公,在革委会各办事机构健全之前,统管一 切有关革委会事宜。
1968 年 8 月,解放军驻京部队“毛泽东思想宣传 队”200 余人、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两批 300 人 进驻科大,领导学校“斗、批、改”运动。(每个军、工 宣队成员管 3.78 个教职工)
成立教育革命组,进行教育革命探索
毛泽东于 1966 年 5 月 7 日在给林彪的信(即著名的纲 领性文件《五七指示》)中,要求党、政、军、民、学等 各行各业都要学工、学农、学军、学文和批判资产阶级, 都要成为一个大学校,即所谓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五 七指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要深入农 村、厂矿,要与工农结合。
围绕《五七指示》的教育革命理念,全国上上下下都 运动起来,进行研究、学习和实践。1969 年 2 月 27 日,学 校成立教育革命组,成员共 84 人,其中宣传队 9 人(占 11%),本校工人 1 人(占 1.2%),教员 44 人(占 52%), 学生30人(占36%)。教育革命组提出要狠抓接受再教育, 改造世界观,站稳一个立场(即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把 立足点移到工农一方来,急工人之所急,想工人之所想, 与工农兵交朋友;摆好一个位置(即把自己摆到接受再教 育的位置上),眼睛向下,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老老 实实、恭恭敬敬的向工农学习(科大的老师不服);狠抓 一个学习(即学习毛泽东著作),并围绕狠抓突出政治和 接受再教育问题,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主席著作讲用会。
教革组成立后,学校陆续派出了 11 支教育革命探索小 分队,共 77 人分赴部队、农村、工厂进行教育革命探索, 并到上海取经。其中去铁道兵 8729 部队 11 人,主要任务是 学习人民解放军“四个第一”、“四好运动”、“三八作 风”等一整套政治建军的方针政策和经验;去农村的分队 共 8 人先到八宝山大队,后到顺义县,主要任务是接受贫下 中农的再教育,征求贫下中农对教改的意见和要求;去工 厂 8 人,主要任务是调查工人对教改的意见,接受再教育, 并做试点准备工作;去上海“取经”5 人,主要任务是学习 上海教育革命经验。
创办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设想的产生
早在 1958 年(在科大建立的同时),在毛泽东的建议 下,借鉴苏联办劳动大学的经验,中央警卫局汪东兴少将 领衔创办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这是一 所半工半读的新型学校。 “共大”得到中央和地方的极大 关注,在“文革”中毫无疑义地成为教育革命的最佳样板。 1968 年,“共大”112 个分校全部下放到各个县,由县革委 会领导,与所在地中学合并,一时开风气之先。
1968 年 5 月 7 日,黑龙江省在纪念毛泽东的《五七指 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在庆安县 柳河开办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为了解决大批 干部下岗、大学停办、中学停课造成巨大的闲置人员压力, 实践毛泽东《五七指示》的战略设想,在中央的支持下, 这种被称之为“五•七”基地的新型模式在短期内得到大范 围普及。此外,苏军在成功突袭并颠覆捷克政府之后,接 连在中苏边境挑起流血事件,为避免苏军突袭,全国不动 声色地展开了全面的战备工作,大中城市开始大规模地战 备疏散。这几方面的因素汇集起来,使中国在 1969 年出现 一个空前的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的高潮。
在这个背景下,1969 年 3 月,工宣队、军宣队取得中 国科大领导权之后,积极开展以落实《五七指示》为目标 的教育革命准备工作,并确立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 榜样,重建新科大的基本方针。前述到上海“取经”的 5 人 调查小分队自 4 月 14 日赴沪 2 个月后,又转赴江西共大和 清华、北大在江西创办的教育革命基地学习取经,很为共 大办校 11 年的经验及清华、北大向共大学习创办教育革命 基地的行动所触动,产生了“科大也要到江西创办教育革 命基地”的设想。当调查小分队到达江西九江休整时,他 们起草了创办科大教育革命基地的报告草稿。
《关于走共大道路,重建无产阶级新科大的初步意见》的 出台
1969 年 7 月 9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革命调查组草 拟出《关于走共大道路,重建无产阶级新科大的初步意见》 一稿,其主要精神是:以共大为榜样,向清华、北大学习, 到江西创办教育革命基地。并建议:①在一、二年内逐步 地,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把科大的主要部分移到农 村,移到山区,至于城内要否留一部分,有两种不同意见; ②在二、三年内逐步建设起自己的农业基地和工厂科研基 地,争取做到粮菜与副食品自给,经费部分自给;③在创 建基地的过程中有计划地招收工农兵学员,改变学校的成 分,彻底废除年龄、学历、文化程度的入学限制,以“政 治就是条件,劳动就是资格”为标准,为千百万工农兵进 大学开辟道路;④把为工业国防服务和为农业服务作为科 大的两大任务,彻底改变本校专业没有一个为农业服务的 现象;⑤“彻底批判‘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资产阶级 办校方向”,“彻底改革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 的不合理的为资产阶级需要服务的系科、专业设置”,要 按三大革命运动和工农兵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系科、专业; ⑥走政治建校道路等。文中要求立即向中央及有关部门打 报告,立即筹建农业基地。
7 月 15 日~23 日,学校派出多人分批去湖北、江西、 东北等地选点办“五•七”干校,以便干部轮流下放劳动锻 炼。此后,调查小分队于 8 月 2 日正式向驻校工、军宣队、 校革委会常委汇报。会议以《人民日报》1969 年 7 月关于 清华创办教育革命基地经验的报道为根据,原则上同意了 筹办科大教育革命基地的设想。
《创办“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的请示报告》的初拟
创办“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的设想经工、军宣队 和常委通过后,未经校革委会讨论,亦未经全校师生员工 讨论,便由教育革命组起草了《创办“五•七教育革命试验 基地”的请示报告》,先后修改四次,于 8 月 12 日初步定 稿。主要精神是离开大城市,到江西山区去劳动建校,创 办工厂科研基地和农业基地,进行教育革命。“旧科大必 须脱胎换骨,彻底革命,从头建设,不搞改良。因而必须 以‘五七’指示为纲,坚决走共大道路,创办中国式、抗 大式的无产阶级新科大。”为此首先创办一个“五七教育 革命试验基地”,作为重建无产阶级新科大的过渡形式和 基础。《报告》对基地的初步设想是:
①设立工厂科研基地和农业基地两部分,学生“以学 为主,兼学别样”,基地既是学校又是工厂,又是农场, 同时也是科学研究单位,逐步实现学校的社会化;②坚决 离开大城市,把教育革命试验基地办到最艰苦、最偏僻的 农村、山区和三线;③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白手起 家,劳动建校的道路,逐步做到粮食自给和经费部分自给, 使工农及其子女进大学“不要国家一分钱”,不要家庭一 分钱;④组织学校原有干部、教师、职员首先到基地劳动、 锻炼,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实现思想革命化;⑤基地师 生要以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为主体,在创建基地的过程中 有计划的招收工农兵学员,逐步改变学校的基本成分,为 千百万工农兵进大学开辟道路,使他们成为掌握科学文化 的主人,成为我国科学技术队伍的主力军、先锋队;⑥基 地要为工业、国防服务,也要为农业服务;⑦体制上逐步 发展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并采用多种学制, 分级办学的灵活制度,大、中、小学都有;⑧保证工人阶 级的坚强领导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走无产阶级政治建校 的道路,把“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办成一个“红彤彤 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为创建中国式、抗大式无产阶级 新科大创造条件。
①设立工厂科研基地和农业基地两部分,学生“以学 为主,兼学别样”,基地既是学校又是工厂,又是农场, 同时也是科学研究单位,逐步实现学校的社会化;
②坚决 离开大城市,把教育革命试验基地办到最艰苦、最偏僻的 农村、山区和三线;
③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白手起 家,劳动建校的道路,逐步做到粮食自给和经费部分自给, 使工农及其子女进大学“不要国家一分钱”,不要家庭一 分钱;
④组织学校原有干部、教师、职员首先到基地劳动、 锻炼,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实现思想革命化;
⑤基地师 生要以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为主体,在创建基地的过程中 有计划的招收工农兵学员,逐步改变学校的基本成分,为 千百万工农兵进大学开辟道路,使他们成为掌握科学文化 的主人,成为我国科学技术队伍的主力军、先锋队;
⑥基 地要为工业、国防服务,也要为农业服务;
⑦体制上逐步 发展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并采用多种学制, 分级办学的灵活制度,大、中、小学都有;
⑧保证工人阶 级的坚强领导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走无产阶级政治建校 的道路,把“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办成一个“红彤彤 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为创建中国式、抗大式无产阶级 新科大创造条件。
为实现以上设想,《报告》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① 首先组织学校大部分教师、干部到最艰苦、最偏僻的农村、 山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建“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学 校留下部分师生继续进行教育革命的各项探索。②考虑到 江西是老革命根据地,地广人稀,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建 议基地设在江西。③争取在 1969 年冬至 1970 年春把“五• 七教育革命试验基地”(首先是农业基地)逐步筹建起来。
《报告》的修改与上报
1969 年 8 月初,校革委会常委在听取赴江西共大调查 的几人汇报后,原则上同意他们关于创办“五•七”基地的 报告,地点定在江西。《报告》原拟分别报送给周恩来总 理、中央文革各首长、北京市革委会、中国科学院,并由 教育革命组带领工、军宣队负责人和校革委会常委找到在 北京开会的江西共大负责人黎超,要求他帮助转送《报 告》,黎超表示欢迎。
8 月下旬,科大有关负责人将《报告》上报国务院科教 组组长、驻中国科学院联络员刘西尧。为此,刘西尧召开 了院革委会常委会议,讨论科大的报告。校工、军宣队的 指挥与政委靖树生等负责人以及黄英达、胡洪亮、李曙光、 余翔林等人参加了会议。经刘西尧点名发言,科学院革委 会副主任王锡鹏提出科大“体制未定”的问题。刘西尧表 示:“下去本身就是体制改革,我看支持他们吧。”在讨 论基地的具体问题时,刘西尧又表示:“可到河南去看看, 科学院也准备在河南”,建议基地设在豫西,月底即派人 去南阳看点。会议还决定以院、校宣传队、革委会四家名 义向中央报告。8 月底,《报告》经修改后报送科学院再修 改。
10 月 6 日上午,刘西尧、王锡鹏、石煌等科学院负责 人来校,召开了校宣传队、校革委会常委会议,重新讨论 《报告》。会上由刘西尧提出修改意见,石灿兴、李曙光 等人记录,中午修改,下午再次开会讨论通过,并决定铅 印,以四家名义正式上报。修改后的《报告》增加了如下 几点内容:①体制上逐步发展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使 用“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理工科学校,并尽量与科学院的 体制改革和布局相结合,成为科学院基地的一部分。②河 南南阳地区,地处三线,水电交通方便,具备发展工农业 生产的有利条件,基地最好能设在河南南阳专区,其次也 可考虑江西。③计划 1971 年做到粮食自给,并完成教学、 科研、校办厂的重要基建任务,在二、三年中完成整个基 地筹建工作,并把学校逐步迁到基地。④学校保持 3000 人 左右的规模。⑤拟先请审批 70 万元经费。
10 月 9 日,最终定稿的《创办“五•七教育革命试验基 地”的请示报告》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级 宣传队、革委会名义上报国务院业务组。
突如其来的战备疏散
1969 年 10 月 17 日,根据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有可能突 然恶化的估计,林彪作出“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 击的紧急指示”,要求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次日,黄 永胜等以“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正式下达这个“紧急指 示”,引起了各方面的极大震动。10 月 21 日,驻科大军宣 队副指挥赵湘濮召开革委会全委紧急会议。会前,赵告诉 校革委会副主任黄英达:“我们的报告谢富治副总理和李 先念已经批了,不过不是二、三年,而是立即搬走”。在 会上,赵湘濮传达了“紧张形势” : “苏军几个小时能打 到首都,导弹三分钟能落到北京”。在公布《报告》已批 后,他要求学校“立即搬,全部搬,立即运行”;“马上 开会,马上研究,今天确定列出前面去的人,同时就动 员”;“没房子就插队,刻不容缓,立即行动”;“夫妇 双方一方在外单位已走的,可同意这一方跟着走,其余在 京的一家不留,科大物资、器材都带走”;“清华北大已 走光了,我们落后了”。会议决定派出以军宣队李玉林为 首的先遣队带着刘西尧给河南省革委会主任刘建勋的亲笔 信前往河南联系下迁地址。在次日召开的革委会常委扩大 会议上,军宣队副指挥温风莲等提出了“分四批走,自 11 月 5 日至 20 日走完,家属都要走,包装自行解决”等具体 方案。10 月 23 日,召开全校大会,赵湘濮再次作了动员: “让你们搬迁是最大的爱护和照顾,走也得走,不走也得 走,要防止敌人从中破坏”。但由校宣传队带队,校革委 会分别派往湖北沙市和河南选点的两组人员都遇到了困难。 沙市已有科学院的干校,但不再有合适的地方给科大;河 南组虽带有刘西尧的亲笔信,受到了河南省生产指挥组组 长的接待,在南阳山区和邓县看了不少地方,但河南省只 同意在平汉路以西的南阳专区的唐河、新野一带山区、丘 陵地带临时战备疏散,若在河南建校他们表示有困难。两 组选址人员回到北京,都表示这两个地方没有条件,不能 去。
10 月 26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 通知》,决定国务院各部门所属的高等院校,凡设在外地 或迁往外地的,交由当地省、市、自治区领导;与厂矿结 合办校的,交由厂矿领导。教育部所属的高等院校,全部 交给所在省、市、自治区领导。此后,中央所属的高等院 校全部下放地方管理,部分高等院校被撤销或合并。当晚, 中科院革委会领导石煌召集科大宣传队、革委会有关人员 开会,传达国务院业务组关于学校下迁的《十条意见》, 表示“主要精神是高校战备疏散问题”。次日,科大向在 校常委传达了《十条意见》,并派 2 人当即去河南南阳,向 到南阳选点的校革委会常委贾志斌、黄英达、蔡有智、张秀峰等传达。在得到传达后,几位常委很快返校,根据 《十条意见》和河南情况,提出我校应进行疏散的意见。 科学院同意这个意见,校革委会也通过了先在京疏散后选 点的二步走方案。
11 月 1 日,刘西尧亲自到校传达中央《关于高等院校 下放问题的通知》及《十条意见》。针对很多人对于疏散 与搬迁异同的疑虑,刘西尧表示:“搬迁就是疏散,疏散 就是搬迁”,要求学校分两步走:先疏散,第二步再选点 搬迁,家属、仪器、设备、工厂、有科研任务的人员暂时 不动。据此,校宣传队指定李玉等人负责就地疏散。李玉 等找到钱逸泰、张景田等相关人员研究“自找门路,就地 疏散”的办法,决定每个系出 1 人联系疏散地点,每晚汇总 一次。此后张景田等联系好到门头沟煤矿疏散劳动 1000人; 李元列到北郊毛纺厂联系好疏散近 1000 人,谢宪臣等联系 好在北京二轻局所属密云山区厂房安排 500 人。六系与广西 电子技术工业局负责联系好到广西各无线电厂疏散 500 人等。 就地疏散工作很快安排妥当,并征得了科学院领导同意。 但由于在如何疏散问题上学校内部意见分歧较大,作为当 时学校领导层的宣传队、革委会认识也不一致,因此就地 疏散也迟迟未能落实。
暂居安庆
在安排在京就地疏散的同时,学校经请示刘西尧同意, 又派出 2 个小分队分赴江西、安徽选点。江西省明确表示不 能接收科大;而赴安徽的小分队在考察宣城等地后也未能 找到合适的地方。学校后派李从珠等人到安徽安庆选点, 安庆方面表示欢迎。李从珠通过电话通知了学校,说该地 能住 3000 人。宣传队吕副指挥将此情况反映到了科学院。 11 月底,刘西尧找到钱逸泰、杨秀清、张景田、刘军等人, 通知他们:“已同李德生同志商量好了,去安徽安庆,没 征求你们意见,同李德生同志没有说死,没最后答复”。 12 月 1 日,在校革委会副主任杨秀清向刘西尧、王锡鹏及 其他院革委会负责人汇报情况之时,刘西尧下达了疏散到 安徽省安庆市的指示,并说:“其它学校都下去了,科大 没动,开头早,走的晚……”;“安徽欢迎去,条件不 错……领导上支持你们,国务院业务组的都表了态,同意 去,纪登魁和李德生同志同意去,李先念同志也表了态同 意去”;“校址定不下来,先在安庆疏散”;“校址不一 定在一块,科学院将来也不会在中关村一个地方呆下 来……”;“地震专业可以不去,可到邢台去办分校…… 学生都去,就地分配”;“干部可以办五七干校或插队, 学生主要是插队……,教改是长期的,要打持久战”。12 月 12 日,在科学院负责人尚可、王锡鹏等到科大召开座谈 会时再次表示:“疏散是革命的需要,是战备的需要,备 战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是大方向……”。根据上述精神, 科大宣传队、革委会成立了指挥组,研究了疏散计划并派 出了 90 人的先遣队。
12 月初,先遣人员 90 人赶赴安庆。12 月 17 日至 30 日 接连而来的两批 900 人也随后到达该市,被安置在安庆市委 党校的一栋仅能容纳 300 人的三层小楼里。那里条件艰苦, 根本无法支撑近千人的基本生活。该小楼位于郊外的一个 小山上,没有公路与外面相连,交通很不便利,总共只有 七、八十个房间与一个小食堂,而且自来水不通,生活用 水要越过一条沟到对面的山上去挑。房子门窗在“文革” 的武斗中被全部拆除,有的用砖石堵死。一场大雪使天气 骤冷,连睡地铺的垫草也难以购买。条件如此困难,致使 局面非常混乱。
带队到安庆的,宣传队有 2 名副总指挥,各系也都有 1 名宣传队负责人,在安庆的总人数已达 900 多人。后又接北 京通知,第三批人员即将由北京启程到皖。这时,已到安 庆的四位校革委会常委认为,由于安庆的条件困难,应急 速回北京汇报。而宣传队主张第三批人员可以下来,利用 食堂住宿,还可再找安庆市借房。在意见没有统一的情况 下,四位常委决定回北京汇报安庆的实际情况,稳妥做好 人员下迁工作。他们当即动身回北京,制止第三批人员动 身。后来此事被安徽驻校宣传队定为反对下迁的“四常委 回京反革命事件”。同一时期,曾有一、二十名学生到合 肥火车站等候科学院领导和学校领导,想要告诉他们安庆 不适合办校,希望不要把学校迁下来,但他们因被警察阻 拦而未能见到院、校领导,此事也被宣传队说成是反搬迁 的反革命行动。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向安庆的搬迁很 快停止。
定址合肥
1970 年 1 月 6 日,校军宣队政委贺魁民等接通知到科学 院开会,刘西尧指示科大有关负责人到合肥向安徽省革委 会主任李德生汇报情况,并办理下放移交手续。按此指示, 1 月 8 日,科学院负责人尚可、王锡鹏与科大军宣队政委贺 魁民、革委会副主任杨秀清等乘车赴肥。途中,尚可表示, 此行主要目的是解决领导关系问题,办理正式移交手续, 由安徽省革委会专门机构领导科大;人员、设备搬迁直接 由安徽省负责,给予做好安排;斗、批、改由安徽省全盘 考虑;一个是运动,一个是体制,体制问题由省里负责提 出计划,报计委批准;领导权问题,业务、党政、人事都 由安徽省主管。
1 月 9 日晚,尚可和王锡鹏在科大有关负责人不在场的 情况下会见了李德生,协商科大搬迁合肥的若干事宜。次 日,尚可等人又向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娄学政等人具体汇 报科大情况。对于科大迁皖,李德生指示:“安徽来了一、 二十个单位,但都是找个基点,领导关系还在原上级机关; 我们原来以为科大也是如此,现在情况更具体了,关系下 放了;经过研究,安徽有困难,可考虑在合师院……”由 此,科大正式迁至合肥,在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办学;全 校人员分散到淮南、马鞍山、铜陵、合肥等地厂矿、农场 进行“斗、批、改”,半天劳动,半天搞“运动”。原北 京玉泉路科大校址很快被铁道兵与海军部队占用,教室、 实验室等也被改成了招待所、宿舍。
科大自 1969 年 12 月开始迁入安徽,至 1970 年 10 月基 本完成搬迁。总计组织货运装车 70 余次,运货量 865 吨, 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 35000 箱;迁出家属 470 多 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 20 多批,约 6000 人次,用 火车皮 510 多节,搬迁费达 77 万元。
学校迁入合肥时,仪器设备损失 2/3,教师流失 50%以 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校舍面积不到 6 万平方米。 1972 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王9015 | 林菁 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