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月22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资料。全年中国国内生产产值为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加5.2%,超过了年初预定的5%的目标。在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取得这一成绩非常难能可贵。
2023年四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4.5%、6.2%、4.9%和5.2%,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增加了1个百分点。最后一个季度的发力冲刺,为超额实现全年目标功不可没。
按照惯例,仍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大块来具体展开分析。消费无疑成为去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2.5%,比上年增加43.1个百分点。去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1495亿元,增幅为7.2%,超过经济增长幅度2个百分点。其中乡村的增幅更高达8.0%,考虑到目前中国农村人口仅为全国的1/3略多,所以农村消费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去年中国城镇消费额为407490元,而农村仅为64005元,城镇是农村的6.37倍。即便考虑到去年中国城镇的人均收入达51821元,而农村仅为21691元,这一巨大的城乡差距仍待进一步缩小。中国政府正在为此付出巨大努力,去年农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城镇2.8个百分点,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说明。当然,如何进一步通过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带动农民持续增加消费,还只是刚刚破了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破解。
2023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达2679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9.0%,这对支撑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再从细分领域来看,餐饮业的收入增加一马当先,增幅高达20.4%。这充分说明,城乡居民对通过去餐馆用餐来改善伙食、减轻家务劳动强度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有待餐饮业持续发力。另外网上零售额增幅高达11.0%,这说明电商的作用仍是非常巨大的。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电商虽已开始启动,但覆盖面仍相当有限,农民收取快递件仍有诸多不便,这有待电商与邮政和农村公路客运部门进一步整合,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电商服务。
202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了6.4%,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幅是5.9%,制造业投资增加了6.5%,其中高技术投资增幅达到了两位数(增加10.3%),上述领域的投资增长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虽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加4.6%,制造业增幅是5.0%,但其中的装备制造业增幅却高达6.8%,这对拉动制造业整体的增长幅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就具体的产品领域而言,去年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增幅高达54.0%,新能源汽车的增幅也有30.0%,发电机组的同比增幅也达到28.5%之多。中国制造业的“新三样”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的巨大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去年房地产行业未能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全年该行业的投资额下降了9.6%,由此导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了8.5%和6.5%。尽管从前年以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就已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银行也降低了房贷利率,但看来恢复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尚需付出更多努力。
由于全球经济面临强大的下行压力,所以2023年中国的出口也不尽人意。出口微增了0.3%,进口则下降了0.2%,但其中的亮点是民营企业。去年全国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增幅达到6.%,在全国进出口中的占比已达53.5%,超过半壁江山。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如此亮眼的表现,整体的进出口数据显然会更不理想。但去年12月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增加了3.8%和1.6%,预示着今年的中国外贸可望恢复增长态势。
对这份年度成绩单,国内外都高度关注中国的人口增长走势。去年年末中国全国人口总数为190967万,比上年减少208万;出生人口仅为902万,已是连续7年走低。尽管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推动人口增长的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人口惯性下滑的趋势仍然未能得以扭转。根据相关预测,中国新生儿数量今后数年仍将持续下降,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2023年10月的预测,去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1%,日本为2.0%,欧元区仅为0.7%。德国已经公布的数据是下降0.3%。在主要国家中,可望超过中国的只有印度,预计将增长6.3%。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能取得这一增长幅度,无疑是令人欣慰的。
2023年中国顶住强大外部压力、克服国内重重困难,推动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品质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大多得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但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在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今年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今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