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木心和他的《上海赋》(上)
木心和他的《上海赋》(上)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这些天文城里《繁花》盛开,一朵又一朵在城头绽放。不由得又想起木心的《上海赋》,于是想与众文友再次分享。
知道木心是九十年代在美国,一位台湾朋友提及他时一脸的仰慕。我在一旁惭愧不已:学中文的,不知道大陆出来这么好的作家啊!直到新世纪,《上海文学》刊载了木心的《上海赋》,再一晃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那时中国知道他的人寥寥,出版社甚至额外加印一本小册子。专门介绍木心。我有幸买到了这第一版。
后来陆续又买了他的散文集。但是,没有一本比得上第一本《哥伦比亚的倒影》,也没有一篇比得上《哥伦比亚倒影》里的《上海赋》。
读了《上海赋》的上海作家陈村感觉是“如遭雷击”。
咱还能说啥?只有拜读再拜读。
《上海赋》分六章。<从前的从前>,<繁华巅峰期>,<弄堂风光>,<亭子间才情>,<吃出名堂来>,<只认衣衫不认人>。
先说第一章<从前的从前>。
这一章讲上海的历史,篇幅最短。也许因为相关史料太多,木心懒得赘述。但是也有读了让人心头一惊的句子。如这段——
“一提起‘迪昔辰光格上海呀的’,好比撬破了芝麻门,珠光宝气就此冲出来。。。。直使小辈的上海人憾叹无缘亲预其盛。尚有不少在上海度过童年的目前的中年者,惯不怪自己年纪小,明明衣食住行在上海,扑朔迷离,记忆不到要害处。想沾沾自喜而沾沾不起来。这批副牌的上海人最乐于为正牌的上海人做旁证,正给不知‘迪昔辰光格上海呀的’年轻人听,以表示比老辈不足比小辈有余”。
木心怎么想得出“副牌的”“正牌的”上海人这样的分类啊?木心说的“正牌” 应该不是在淮海路就是复兴中路,不是静安寺就是徐汇区。“副牌”则是闸北、南市,或者金宇澄说的普陀“两万间”吧?想想我等外地人连“副牌的”也够不上,不是也津津乐道自己眼里的上海,表示与上海有千丝万缕或者仅仅一丝半缕的瓜葛呢?真是“记忆不到要害处。想沾沾自喜而沾沾不起来。”!
进一步想,大概每个城市都有所谓的“正牌”,“副牌”。往往都是副牌为正牌作证最卖力。再延伸一下,一个国家,大概也有副牌也有正牌。副牌们也是最最“爱国”。最有意思的是,往往正牌都“不响”,眉飞色舞的都是“副牌”。
木心的幽默实在扎心呢!
第二章<繁华巅峰期>
木心写上海的繁华顶峰时期是“整整四年”,是1937年到1941年的抗战时期。因为彼时上海,除了租界全部沦陷。有钱人纷纷投奔租界,“好像赶国难狂欢节,人口从一百万猛增到四百万,外国人非但不走,反而向西方呼朋引类” “只要在租界顶到一个店面,一只电话,无不财源滚滚心宽体胖”。
那时的上海又是怎样的?各国商品充斥市场“所以上海人一向对国际名牌精品背诵如流,借此较量身份之高低”,“好莱坞电影和莫斯科电影同时开映,这边陶乐赛摩娜巧笑,那边夏伯阳怒目,国际间谍高手云集。。。。英国电台、苏联电台、德国电台用中、俄、英德法日等语抢报新闻。。。。上海的行业电台在夹缝中自管自出花头,时而蓬拆蓬拆郎呀妹呀,香槟嗯美酒气呀满场呀飞,忽而铜磬木鱼救苦救难广大灵感白衣观世音菩萨。。。。”
真是妙笔生花呀!
木心还告诉你,要成为“正牌”上海宁,大有讲究:“一牌头,二派头,三噱头”。牌头是靠山,派头是衣着举止,有了派头才能进入噱头。官场商场情场赌场舞场,无一不是噱头世界。印证在市井百姓家,先生噱太太,少爷噱少奶奶,父母噱儿女。。。“巧言令色是噱功好,貌似忠厚是噱功更好。骂年轻人小滑头,他不生气,骂年长者老滑头,他不见怪”。“上海人一字以蔽之:噱”。
这是我见过的对上海人最另类的评价。
1943年,英美放弃了在中国的全部租借权。此后四年这种畸形的繁华“气数是衰了,上海人仍然生活在租界模式的残影余波中”。
日本NHK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陌生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那里面是二十年代的上海,感觉好像参考了木心的上海。
(可以参考我的旧博客。芥川龙之介的上海故事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2001/37955.html)
我想,我们看到的当今民国影视剧里制造的光怪陆离就是这种残影余波吧?
《上海赋》第三章<弄堂风光>真是活色生香市井烟火。
木心先写北京的“胡同”,杭州的“巷”——
北京胡同“两遍垣墙之矮,令人顿悟武侠的飞檐走壁不可不信可以全信,脚下的泥路晴久了就松散如粉,下雨烂做长长的沼泽”,“胡同是寂寞的,西风残照也没了汉家气象”
杭州的巷“早与油壁香车遗簪坠耳的武林韵事不相干。两堵墙墉凛凛对峙。巷子实际是窄的,看起来就更窄”。
比较了北京杭州,木心才展开上海的弄堂。张口就是“发酵的人世间,肮脏,嚣骚,望之黝黑儿蠕动,森然无尽头。这里那里的小便池。。。阴沟泛着秽泡,群英乱飞。参差而紧挨的墙面尽可能地开窗,大小高低是洞就是窗。。。。收音机十足嘹亮“一马离了西凉啊界唉。。。。青嗯的山绿的水欧欧,另一只收音机认为,桃噢花啊江是美哎人窝,桃噢啊花啊千唉万唉朵喔喔喔,比不上美唉人嗯嗯嗯多。老妪们端坐竹椅上好像与竹椅生来就是一体”
额的个娘呀,这歌词一个字一个字不关联,好难敲!关键这笔下风光是阿拉上海吗
是滴!
木心郑重其事告诉你:“大都会的文明只在西区,花园洋房高尚公寓,法国夜总会,林中别墅,俱乐部,精致豪奢直追欧美一流。而南、北、东三区以及中区的部分,大多数人家没有煤气,没有冰箱,没有浴缸抽水马桶。。。。每当天色微明粪车隆隆而来,状如巨大的黑棺材,有一张公差形的阔脸的执役者扬声高喊:咦唉。。。。于是各楼层的张师母李太太赵阿姨,王家姆妈欧阳小姐朱老先生,个个一手把住楼梯的栏杆一手拎着沉重的便桶四楼三楼二楼的下来。”
尤其是在夏天,哪里那么多空调,电风扇是心有余力不足。木心说:“屋里的人蟛蜞出洞那样坐卧在弄堂里,精明着悄然占了风口,一般就株守在自家门前。真富真阔早就庐山莫干山避暑去了。。。。。老太婆每有衣履端正者轻摇羽扇,曼声叫孙女儿把银耳羹拿出来,要加冰糖,小心倒翻;老头子,上穿一百二十支麻纱的细洁汗衫,下系水灰直罗长裤,乌亮的皮拖鞋十年也不走样。。。。从前的上海夏天呀,臭虫多,家家难免,也就不怕丢脸。卧具坐具搬到弄堂里来用滚水浇。。。。。。霓虹灯把天空映得火灾似的,探照灯巨大的光束忽东忽西,忽交叉忽分开。。。。半数市民几百万,这样睡在弄堂里。。。”
这就是3/4个上海市区的生活。
还有三章,再读再写
云霞姐姐 发表评论于
葱葱读的书真多,俺从你这儿知道木心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鹿葱真是位读书人,这个《上海赋》,阿拉倒是没读过,惭愧:),现在读了博文再补课。
XQQ 发表评论于
多谢葱葱介绍木心,有机会也会关注他的作品。从网友评论,我们也看到对木心作品的不同看法,这也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是的。我也喜欢,马上就读到。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我看过《上海赋》,更喜欢里面的弄堂和吃喝:)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逍遥白鹤' 的评论 : 谢谢白鹤鼓励!也祝你新的一年健康安宁快乐!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你对木心作品的介绍和推荐,他的古典文学功底好,字里行间充满诗意的画面感,有时间我也找来拜读一下。
祝你龙年吉祥快乐!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幺六六' 的评论 : 谢谢六六!我也喜欢木心。睿智清高无媚骨。文字没有受过政治污染。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鹿葱好文,把木心文中的上海读了个通透,而且提纲挈领,围绕精华分享。多谢多谢!我也很喜欢木心的文章,也买了一整套他的书。我最初是在陈丹青的作品里认识木心的,后来读了他的作品觉得不错,还去乌镇参观了他的故居和木心美术馆。木心是一个智者,非常幽默。我记得听他在视频里讲文学,其中有两句这样的话:“绘画是坦白从宽,文学是抗拒从严。”笑煞人也,精辟! 我很佩服他这个曾经多次入狱的人,之后一直保持从容不迫的乐观和自省的人生态度。
gee_gee 发表评论于
赞同文取心,木心的文字乍看典雅,本人实则轻佻。我读哥伦比亚的倒影时感受还不那么直接,读了此君的文学回忆录,才知道他几斤几两。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文取心' 的评论 : 不能说不在国内就不知道中国的文学动态,国内多少信息也是“外传内销”呢。再说,过去的故事讲好也是本事,中国抗战八年拿不出一部史诗级巨著,那么多作家都追逐当下,其实只是顺应某种需要,其实也很可怜。。。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xhy' 的评论 : 是啊,那些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叫得最响的往往没有什么政治权利,有权利的都不响,闷头发大财。。。。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木心写的是七十年代以前的上海景象。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性格里的东西是一贯的。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文取心' 的评论 : 作家不见得都写小说啊!何况他也写小说。欧亨利就专攻短篇,美国卡佛也是。加拿大艾丽丝门罗也是,有时一篇即可成名,如索罗的《瓦尔登湖》。何况木心著述广泛,除散文小说外还有诗歌文艺评论,他的小诗《从前慢》也被广泛流传。他的散文编入美国的教程,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无论如何是大家。当然诺贝尔奖的作家也不见得人人叫好。这也是见仁见智吧
mxhy 发表评论于
谢谢鹿葱姐介绍。你的这句话很贴切:副牌们也是最最“爱国”。最有意思的是,往往正牌都“不响”,眉飞色舞的都是“副牌”。我经历过一位副牌的讥讽,当说起她回国而我没回时,她的一句:不是要爱国嘛,噎的我不知如何回答。我虽然不算什么正牌,但不至于不爱国吧。
文取心 发表评论于
木心的文字属于‘老克勒’文字,看到人家戴了只英纳格手表,凑过去讲一句:“从前阿拉屋里佣人也戴罗莱克斯的呀。”说罢扬长而去。人家只看到他脱胶的鞋跟和丝丝缕缕的裤脚。木心的人生价值衡量度是物质的,浮华的,攀比的,酸腐的。而且,木心居住纽约十几年,还是不会讲英语,生活局限在中国人圈子里,眼光也就受限,对于这半世纪的文学倾向和变动全无接触。从而影响到他的文字只限于他以前个人的片面经验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想了解上海,这本木心值得看看,谢谢分享。我对上海的了解太少了。
文取心 发表评论于
金宇澄的繁花讲的是市俗百态,退远看去是真正的大俗至大雅。木心的文字看来堆砌了典雅词语,退远一看却是俗到骨子里去的。木心惯于站在他那养尊处优的个人经验来俯视人间,而且语带讥讽,说明他缺乏全视的视角。何况,真正的作家有营造一个四维世界的能力,这表现在小说创作上。木心从来没有一个长篇小说,连得一篇像样些的短篇小说都拿不出手。他在文学史上注定了是个轻飘飘的影子飘过。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追忆21' 的评论 : 谢谢关注!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没有读过木心。谢谢鹿葱分享。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oClouds' 的评论 : 木心绝对值得读。不过似乎网上找不到可下载的原著。。。。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哈哈!哪里哪里。从来不敢搓衣板的干活!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琴音悦然16' 的评论 : 琴音好!谢谢鼓励。都是自家书橱的旧书重读。高兴与大家分享
ToClouds 发表评论于
还没读过木心的文章,去拜读一下
野性de思维 发表评论于
再读好文。每次来都必读一遍你的题头文字,总有新的心得。偷想,你肯定是一个“搓衣板”大户,估计说成是搓衣板批发商,也不会让你高兴得一定要免费给俺也发一个板板用吧?搓衣板,你懂的。周末找乐,大家开心,别太当回事哈。
琴音悦然16 发表评论于
多谢好文分享,葱姐真是饱读诗书,而且书评读后感深刻。没读过木心的文章,对他的了解都来自陈丹青的文章或采访。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kirn' 的评论 : K妹好!是的,他是八十年代出国吧?他笔下的上海是七十年代以前的。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唐宋韵' 的评论 : 咱就是属于一丝半缕地读上海。皮毛都没有摸透呢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香香好!你说得极是。过去读没注意这句话,这次也是这一句好醒目!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可可好!我这是看人家的书瞎评,写自己的书才更厉害!
kirn 发表评论于
木心是个活在过去的人。这样的人,读起来揪心。不敢读
唐宋韵 发表评论于
上海的儿媳,感情和角度都好啊。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我以前也不知道木心,还是这些年通过陈丹青在网络上介绍木心之后,才知道了木心不仅是大画家,还是大作家,读过他写的一些散文。鹿葱姐读书真多,书评写得精彩!“ 最有意思的是,往往正牌都“不响”,眉飞色舞的都是“副牌”。” 好喜欢这句话!顺祝鹿葱姐周末愉快!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好喜欢看花姐写剧评和书评,多谢分享,周末愉快!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好书经得起一读再读,当时读过差不多忘了,再读还是要叫好。
xiaxi 发表评论于
葱姐读书认真深刻!我也曾读过《上海赋》,但只是读过而已,惭愧。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相信你一定喜欢!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彩烟游士' 的评论 : 彩烟谬赞了。只是愿意跟大家分享好书。
寒一凡 发表评论于
谢谢葱葱好分享,没读过木心,这就去找他的《上海赋》!
彩烟游士 发表评论于
你真是饱读诗书啊!佩服!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麦姐,你一定要看啊!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你不像个上海人。”,听说过呀,这是北方人夸奖上海人的常用语^_^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听说过木心,但没读过他的作品。谢谢葱葱姐好分享,把书名记下来。
野性de思维 发表评论于
>>>这是我见过的对上海人最另类的评价。
哈哈,听说过坊间对上海人更另类的评价吗?你不像个上海人。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外传内销啊!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平等好! 很值得好好读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是的,靠近南京路的江西中路还合用厨房呢。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底层啊
山里人家168 发表评论于
是从“从前慢”认识木心的,很喜欢木心,乌镇有木心故居。相貌堂堂多才多艺的极品男没有结婚没有后代有点可惜,但有能留传后世的作品也算是另一种完美。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多谢花姐好分享!俺还没看过木心的文章,今天就去找这一篇《上海赋》来好好读读,补补文化 :)
晓青 发表评论于
没想到黄河路现在还刷马桶,看视频才知道。上海依旧有地方需要改造。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小树好!还有一个“下”。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写一个系列,读起来更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