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隋唐征高句丽赞

孤城玉碎月如霜。烽烟散尽处,策马别咸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七绝】隋唐征高句丽赞
人生不过此从容,鸭绿江边血染红。
折戟沉沙千载后,忠魂依旧守辽东。

按诗坛规矩,发贴应该有诗,特口占七绝一首,纪念一下隋唐征高句丽牺牲的中华儿女。这里顺便提一下东北亚对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杨广在千年前已看到。

此贴之后,这个问题就此打住,如苏牧兄所说“这里是诗坛,就先打住吧。希望看到兄的好诗。”恕不再奉陪。谢谢!

今天随便聊了聊隋炀帝杨广,把他跟汉武帝刘彻作了一比。此为在下的原文:

“杨广应该是个文武全才的人,不输李世民(小李正经得叫他一声 表叔 的),可能更接近汉武帝一点,两人都造,但是汉武帝造,有文景两代打下的基础,所以还好。扬广就差一点了,很快把老爹打下的那点家底造没了,自己还没明白(这点刘彻略强,晚年已经比较收敛了)。”

下面是唐名相马周给太宗李世民的上疏(见《旧唐书》卷七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臣历观前代,自夏、殷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固当思隆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然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宽猛随时,而大要唯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故其下爱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此其所以卜祚遐长而祸乱不作也。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嗟怨之言,以为陛下不存养之。昔唐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可复行于今。汉文帝惜百金之费,辍露台之役,集上书囊以为殿帷,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至景帝以锦绣纂组妨害女功,特诏除之,所以百姓安乐。至孝武帝虽穷奢极侈,而承文、景遗德,故人心不动。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此于时代差近,事迹可见。今京师及益州诸处,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议者皆不以为俭。臣闻昧旦丕显,后世犹怠;作法于理,其弊犹乱。陛下少处人间,知百姓辛苦,前代成败,目所亲见,尚犹如此。而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即万岁之后,固圣虑所当忧也。臣寻往代以来之事,但有黎庶怨叛,聚为盗贼,其国无不即灭,人主虽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教,当修于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则无益者也。故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失。是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幽、厉亦笑殷纣之灭;隋炀帝大业之初又笑齐、魏之失国。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齐、魏也。故京房谓汉元帝云,"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此言不可不诫也。往者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米,而天下帖然。百姓知陛下甚爱怜之,故人人自安,曾无谤讟。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粟十余石,而百姓皆以为陛下不忧怜之,咸有怨言。又今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故也。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畜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粟帛,则世充、李密未能必聚大众。但贮积者固是有国之常事,要当人有余力而后收之,岂人劳而强敛之?更以资寇,积之无益也。”

这里面与在下所讲的意思基本一致。同时,还谈到了汉隋两代积累财富的方式的差别,汉乃藏富于民,隋乃用商鞅之法。这其中的差别,我想在国家苦难时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 人和。

下面是在下原帖里剩余的部分:

“我想杨广最大的失误是不应该同时修大运河(“都说隋亡因水利”)和征高句丽(“长白山前浴血”),尤其是征高句丽,损兵折将,关键是把关陇武勋集团的“红二代”甚至“红三代”们都折进去了,导致该集团的勋贵老人的集体反对,最后众叛亲离。如果仅仅修大运河,估计隋不至于二世而亡。

高句丽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啃的骨头,从汉代立国,到三国时逐渐强势,从属辽东公孙氏,曹魏及孙吴,到隋初,已历五百余年。常游走于中原各势力之间,彪悍善战。英明神武如唐太宗亦折戟沉沙,直到高宗朝才平定。这两位的前仆后继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杨广事业的继续,也证了明杨广当初的战略眼光不差。李世民当年曾摧毁高句丽用隋军尸体筑的京观,并矢言复仇。我中华倾注几代人百万牺牲才征服高句丽,如今亦离我而去。一声叹息!”

注解:《通鉴》壹玖柒纪唐太宗伐高丽事略云:

"丁亥(十九日)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