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北京,一个字,冷,白天最高温度1度就是幸福温暖的指数了。所以逛书店和美术馆成了我室内活动的最佳选择。
我逛了三间书店,都在西城区,其中两家,故事满满,模范书局的故事充满着凄凉。
模范书局在北京一共有六间(2014年杨梅斜街,2017年天桥,2018年金融街,2019年佟麟阁路...),同是一个创办人。天桥和金融街两间寿命极短,在三年疫情中倒闭。
创办人姜寻最爱的是佟麟阁路的书局,他把百年前华北最大的教堂中华圣公会救主堂改建成书局,成为中国唯一的教堂书局,烘托着姜寻的理想意境:“天堂书店”和“诗空间“。
疫情期间,模范书局成了孤岛,那些咖啡、酒吧、讲座、学习空间等活动都嘎然而止,没有了收入,导致债务累累,创办人不得不卖掉自己2007年购置的住房抵债,同时直播带货。
2022年一月,姜寻意外身亡,年51岁(这几年太多意外身亡了),提前与天堂上的诗空间永驻。
佟麟阁路的北口与西长安街交叉,对着民族文化宫,十分好找。
沿着佟麟阁路往南,路过大名鼎鼎的北京实验二小,就到了:佟麟阁街85号,模范书局
教堂是灰墙建造的,外表极朴实,掀开棉门帘,可以感受到,整个教堂的架构仍然保留,给人一种安静的气氛。
一个开朗的长厅一直通向书店的尽头,长厅分三部分。
靠大门部分空荡着,凸显了地板的斑驳老旧,任年代流失的感觉。
中间部分摆有会客桌椅,沙发(图上)。在这里遇到三个外国宁。久违了,除了在首都机场和朝阳区CBD偶见几枚外国宁,北京根本看不到大汉以外的人了。
最后部分是书厅(下图)。
长厅两侧是书廊,书架,咖啡站。透过书或架可以感受到阳光从色彩玻璃射进来的柔和光线。
长厅最后部分
买咖啡的柜台。她家咖啡不便宜,black coffee 43元,拿铁45元。
我要了一杯black coffee, 给小姐姐45元现金,她说没有两元零钱找,我说那就来一杯拿铁吧,45元,正好。
疫情后回国几次,我仍然只使用现金。
书店内到处可以找到阅读和喝咖啡喝茶的桌椅。上午10多,有两对闺蜜,一对情侣拿着书,静静地读着。
大厅内三个外国宁和旁边两个女士在聊天,声音都很轻。
回家后,又翻阅了创办人的经历,唏嘘啊。
姜寻是70后,赶上了最好的年代,上学免费,分配工作。他中央美院毕业后,接的都是政府机构的大项目,为国务院国管局、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协和医科大学、中华书局等单位设计图书封面及相关产品千余种。
2007年,年仅37岁,就在国子监买了200多平米的住宅。
从2014起,举债扩展业务/爱好,连续在寸土如金的西城区开设4间书局...直到疫情爆发,一切都嘎然而止,连同自己的生命。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卖掉国子监的房子...她的妻子后来说,我们是举债前行(寅吃卯粮)。
其实疫情间,疫情后,很多人都象姜寻,或精神上的,或肉体上的,或经济上的。他们的机遇和遭遇好像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