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中生的文学课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德国的孩子在小学只呆四年,从六岁读书开始,读到十岁,离开小学,升入中学。

Madeleine Boehme 当年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在她这个年纪,就开始读歌德的《浮士德》,这是很令人注目的。她读啊读的,试着能把它们背诵出来,就好像中国孩子小时候背唐诗的情形。她后来教授人类发展史的课程,研究二百万年前猿人的骨骼。这二门课,看似互不搭界,但是对她的职业大有关系。《浮士德》赋予她人生意义,让她思考人类更深的内涵。长大后,她在这个人类学领域有很多惊人的发现。她说,小时候读《浮士德》,对她帮助很大。

《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发表于1808年,后续部分完成于1832年。《浮士德》中的主人公浮士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将灵魂出卖给魔鬼。这部作品属于德国经典文学,它的语言如同诗歌一样优美,一直是中学生的规定阅读材料,让好几代的中学生们为此脑瓜儿炸裂。中学生要用很多课时,才能完成它,其中还包括去剧场观看戏剧《浮士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undefined

德拉克洛瓦在1827所画《浮士德在书斋》

 

说实在,我没有阅读过小说《浮士德》,只看过歌剧《浮士德》。对于这个故事,我是不能理解的,非常难懂。只是在我信仰了基督教之后,通过阅读《圣经》,才使我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所以,读文学作品,也是需要有异国文化和宗教基础的。

但是,从今年起,这部作品在大多数州的中学课本中消失了,只有三个州还采用它作为教材,它们是萨尔州、黑森州和巴伐利亚州。对此,我为德国孩子们感到遗憾。规定的教学,还是有它的强大作用和意义。在德国学校,低年级学生没有规定的阅读教材,只有推荐教材;到了中学,就有规定的阅读教材,比如《浮士德》。德国的学生们还要学习席勒、莱辛、托马斯兄弟等人的作品。怪不得,我有时同M讨论,惊奇于他的文学知识,这是他们在中学里就打下的底子,同我们这些在中国文革期间成长起来的文盲,不能比拟的。我所有的那些可怜的认知,都是因为自己的喜欢而积累的,不成系统,零星碎片。

但是中学生们的文学课程中,也是重男轻女,他们学习的对象大多数是男性作家,只有战果仅剩的二位女作家:Bettina von Arnim和Irmgard Keum。这二个名字对我们很陌生。给出的理由是,二次大战之后,德国对于男性作家的研究高于女性作家,因而对于教育机构能够挑选的范围作出了限制,所以女性作家的文学材料作为教材的机会大大下降。这只是一种解释,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历来都是对妇女轻视的,这是一个男权世界。

undefined

德国钱币上的Bettina von Arnim,1785-1859

Irmgard Keun - Das literarische Fr?uleinwunder - radioWissen ...

女作家Irmgard Keum,1905-1982

 

专家说:经典文学课是学习德国文化的基础,中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是要了解文学的历史,那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那些被要求学习的对象和材料,都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也是出于当前的立足点,符合今天的思想要求,而作出的决定。

像《浮士德》这样难懂的作品,对于通读一遍的中学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理解的。好在今天有互联网,他们可以去那里寻找帮助理解的解读文章。老师会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每人允许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另有一位德国名作家Theodor Fontane,他的诗歌和小说,都是被收入中学生教材的。有一次参加一个Fontane主题旅游节目,德国人奇怪,我为什么会参加这样的节目? 他们都是在中学时代就学过这些诗歌和阅读过Fontane的小说。白天,我们围绕在一个乡村的梨树前,齐声朗诵他的诗歌《梨树》;晚上,我们一起观看由他的小说改变的电影《Effie Briest》, 看他们之间津津有味的交流,我是多么地羡慕他们。可见,中学时代打下的文学基础,在人生中是多么地重要,它会影响到人的气质,眼界、信仰和对生活的信心。

 

undefined

Theodor Fontane, 1819-1898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这个真好,谢谢分享!
格利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盼有续文。
hyperioneremit 发表评论于
Bettina von Arnim也算浪漫派比较有名的作家了。说政治不正确的话,她的父亲( Achim von Arnim)还有丈夫(Clemens Brentano)也都是著名作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