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毒害了谁

从小到大听了太多的陈词滥调,现在不仅言犹在耳,还有又向荒唐演大荒的倾向。今早本着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听了一段某高校讲师的《金瓶梅》课程片段,准确说是开场白片段,没几句话就说到《金瓶梅》对青少年的毒害。作为曾经的青少年,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是义愤填膺。
大约十一二岁,潘金莲学会展示女性魅力那个年龄,我像个色中饿鬼一样找字看。之所以不说找书,因为书凭努力找不到,那个要靠运气。当时比西门庆还执着,西门庆走到哪里都盯着女人,我是连女人剪掉的指甲都不放过,眼睛如同长了钩子,见到字就搭住不放。
一天不知在哪里看到个青少年身体发育的文章片段,跑回家对团团围坐准备吃饭的大人们嚷道:“我要开始发育了!”大人们都不吭声。以为他们不信,打算复述下那段文字,刚开个头,就遭到了母亲的呵斥。
刚用饭压下心中的委屈,大人们说到谁家新生个儿子,又多话说儿子不如女儿。母亲向来不惮以最坏的结果预估我的未来,说:“就你这样谁跟你结婚。”我硬气道:“我不结婚!”“不结婚怎么能有孩子?”我满心困惑:“得结婚才能有孩子?”他们一起笑起来。笑我傻。谁也不想想这么傻的孩子大人该负什么责任。
一直不太懂那些遮遮掩掩的逻辑。家里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个个都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倒先从老人嘴里知道人最终都会死,从生到死中间将会有什么却闭口不谈。不止一家这样,一代人都这样。唯一的好处是大家都活得原汁原味:青春的躁动真的懵懂,恋爱年纪的荷尔蒙放出最魅惑的光芒,然后呢?多数人都仅仅因为对方是个顺眼的男人或女人就定下终身,用一辈子去搞懂为什么内心总有那么一点不满足。
人仅凭自己的眼睛而非先贤的著述去认识人生,是惨烈的不幸,绝对算得上虚耗生命、浪费光阴。如果我的同龄人在青少年时期读过《金瓶梅》,认识那些没被各种光环遮掩的男男女女,相信没谁会立志成为他们。古老的启蒙读物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就算相反的观点人之初性本恶成立,那是天生也不是教化之功。
至于《金瓶梅》里那命途多舛的一万多字,其实危害有限,懂的人不用教,不懂的教不会,半懂不懂也就是满足下好奇心。至于说看了什么失控引发了犯罪,恰恰暴露了教育的不足。如果男孩女孩连原始的冲动都不知是咋回事,怎么会有更高一层的追求呢。
要认识灵魂,得先认识身体。
《金瓶梅》的毒害作用不在书本身,恰恰在于不肯坦诚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的讳莫如深。

了解《金瓶梅》的世界,辨析成因以求改变,世界会因此更美好一点。

小贴士:系列叢書《漸行漸遠金瓶梅》和《日日雜談》已在亞馬遜上架,搜索一窗青山即可找到,後續預計將陸續上架《金瓶梅》賞析文章二百多篇,《日日雜談》小品文五百篇和《紅樓夢》賞析多篇,供大家消磨時間、佐茶佐酒,敬請關注。

登录后才可评论.